发信人: hpzhpzhpzhpz(大虾黄)
整理人: fslts2(2003-11-09 19:02:15), 站内信件
|
其文开始用写这篇文章是否多余的问题来引导全文,仔细想来,世间已有《三国志》,再来一个《三国志通俗演义》好象的确是多余的。但听了罗贯中的话,人们的心思便跟着他走了“史事所志……思困睡”,点明《三国志》虽然好但不通俗,知者寥寥,故而出书《三国志通俗演义》事“何病其赘耶?”
事至此,人们已能肯定罗氏三国是需要的。但到底什么是罗氏三国呢?下面就说了“余不揣谫劣……重轻哉!”厉害!好一个“牛溲马勃”,好一个“稗官小说”,既谦虚又不失自信,罗贯中的文采在此亦可见一斑了。
文第二段就是用诗的形式概括了悠悠三国近百年的战事。起首四句点题,拉出一个《通俗演义》篇来,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啊!不过姓罗的也有资本去自夸,这倒是事实。然后四句“忠烈……亿万年”写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主旨,意在教育人生,妙哉!精哉!“献帝……种祸胎”写得是三国的开端,“渤海”句则涌出了刘关张桃院结义的情景。后面的王司徒使连环计、曹操入汉室、衣带诏、官渡大战都不见刘备的影子,让人怀疑罗氏的用意。就在此时,一句“明良遭际”出现了,人们立时扶须长吟“哦——”。
写完了曹操和刘备,罗氏自然想到了孙权,正好火烧赤壁开始,孙权也就客串了一回主角。“假使……灭刘公”说明周瑜同别人一样,都只为自己的主子效命,心中并没有匡扶汉室的概念,其实刘备又和曾有过呢?后面几句有写姜维九犯中原,诸葛亮七擒孟获,司马懿智取曹爽,都是三国中智谋的展示。发了几句牢骚,有了几句感叹之后,罗贯中终于还是忍不住喊出了他的心声——“此编……复振”,希望《三国志通俗演义》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最后是写引的时间、地点、人物,罗贯中用了修髯子一名,有深意乎?吾未知也!
---- 三国神话需要有人来创造,那个人相信就是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