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520nuhuold(真~幻★想~爱)
整理人: becky_lang(2002-03-31 22:22:34), 站内信件
|
韩国的六种传统舞蹈包括萨满教、佛教和儒教仪式、宫廷娱乐、乡村或民间舞蹈和假面舞剧。韩国舞蹈的特有动作是:用脚跟行走和在脚跟上转动;身体下蹲以后轻柔地抬起;从臀部向上微微抖动;肩部颤动;动作干净利落,并善于临时发挥。韩国舞蹈中的最富于特色的动作是身体的一部分悬空,身体在一只脚上保持平衡,另一条空着的腿伸直,同时肩膀上下颤动。这显示一种强烈的心醉神迷的意识。所有种类的舞蹈都充分显示心醉神迷意识棗不仅萨满教和农民的民间舞蹈,而且连极其隆重的、有限的宫廷舞蹈也有肩膀颤动的动作。
像一般亚洲舞蹈一样,韩国舞蹈的表现形式不同于西方舞蹈。西方舞蹈表现舞蹈家的个性、性征和躯体。韩国舞蹈家不带个人感情色彩,抑制性征。西方舞蹈家喜欢使全场瞩目于自己,利用光、声谐和统一感和力度变化,而韩国舞蹈家对身体的特技动作的外部表现不感兴趣,只喜欢表现高度抽象的喜悦。韩国舞蹈家的身体隐藏在带有长袖的宽大的丝绸衣服里,成了生活在一个纯净、抽象的世界上的某种花或鸟的形象,反映了几千年来周围文化的影响 舞蹈就其起源来说,具有神圣、神奇和仪式的性质。韩国的仪式形式有三种,这就是萨满教、佛教和儒教,其中萨满教是最发达的,并且渗入其他所有仪式形式中。在儒教中,舞蹈是最少的,仪式就是一切。在成均馆大学,学生们每年两次举行纪念孔子和另外几位中国和韩国学者的活动,一次是在阴历9月2日孔子诞辰,一次是在阴历3月21日,他们每八人站成一排,一共站成八排,有节奏地向左边、向右边和向中间鞠躬。在第一部分活动中,他们一只手里拿着长笛,另一只手里拿着龙头杖。在第二部分活动中,他们用木槌敲木盾。高低成排的硬玉石磬和黄铜钟是古老的伴奏乐器的一部分,恭敬、缓慢的鞠躬、诵诗的仪式和用“神酒”进行的祭奠就是在这些乐器的伴奏声是进行的。没有人会轻率地在中间的过道上行走,这个过道是空出来迎接神灵的。现在中国已没有这种仪式。只有韩国才保持这种庆祝活动。
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参加在宗庙(王室家族祠堂)举行的隆重仪式,纪念朝鲜王朝的20位国王和王后的时候,表演韩国政府定为第一号国家无形文化财产的歌舞。宫廷要人在20个单独的神位前面主持宗教仪式,场面非常壮观。世宗创作的特殊音乐使用形状相同而厚度不同的玉石磬、钟和其他古老的乐器,这种音乐的音质比儒教仪式音乐圆润而洪亮。佾舞(行列舞)比较精致一些,也是每八个学生站成一排,一共八排,穿着有紫色衬里的大红袍,戴着侍臣帽。除了一再朝着神位、西方和东方鞠躬以外,他们还把手臂或前臂围成圆圈,一条腿屈膝,另一条腿从地上抬起三次。这是在1114年从中国宋朝引进韩国的。在看了这种慢动作的表演以后,人们不禁对祖先的神灵肃然起敬。 儒教对舞蹈的影响主要是起压制作用,但是态度比较宽容的佛教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一些最优美的宫廷舞蹈和许多萨满教仪式、特别是纪念死者的仪式足以说明这一点。 韩国的宫廷舞蹈有古老的根源。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宫廷芭蕾舞在意大利出现以前四百年,在高丽时代中期(11世纪),宫廷女演员创造了精致的富于诗意的场面。这种宫廷舞以吟唱诗句作为前奏曲和后奏曲,有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华丽的服装和特殊的音乐。例如在有32个少女参加的船舞中,有六个人划船,两个儿童坐在船上。在抛锚以后,船就转圈子,四个舞蹈演员拉绳子。多达200个演员按照高度程式化的样式分成小组,参加春他壮观的王室文娱活动。有些舞蹈可以追溯到新罗王国宪康王统治时期(在位期876-86),例如处容舞或东海龙舞,显示了同中国唐朝在音乐和舞蹈方面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
唐朝宫廷非常珍视韩国艺术。古典保留节目中有三种高句丽舞蹈,其中两种由于得到诗人颂扬而名垂千古。李白曾经(在一首题为《高句丽》的诗中)写道: 金花折风帽, 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 似鸟东海来。 这种舞蹈在中国演出的时候,李白诗句的歌唱声随着舞姿在空气中回荡。 韩国艺术家远不止是中日之间的被动的中介,或者把中国艺术传给日本的文化传播者,他们创造了很多最优秀的音乐,以及两国现有的许多舞蹈形式。日本在艺术上受惠于韩国的程度极大。早在公元285年,韩国艺术家就引进了开日本音乐的先河的音乐。在公元548年,更多的音乐家被派往日本。在百济王国时期,从唐朝宫廷回来的韩国味摩之在公元612年把中国的假面喜剧哑剧引入日本。这种戏剧叫做“伎乐”,在奈良的朝廷中很受欢迎,历久不衰。 处容舞即东海龙舞是韩国的一种非礼的古典舞蹈。这种舞蹈原来是一种独舞,后来成为一种双人舞,到朝鲜时代初期成了一种四人舞。这种舞是在新年以前在宫廷表演的,为的是祛除一切邪恶。演员们表演独舞连续动作,每一个人都戴一个棕色假面具,分别穿蓝、白、红、黑、黄色服装,代表五个方向即四个方位基点(北、南、东、西)和中心。接着每个人同站在中心的人在一起跳双人舞,大家一同转动。音乐是一种萨满教歌。面具可能同西藏有联系,使用白色长袖的做法可能来自中国。
韩国宫廷舞蹈的名称展示了花鸟的形象:《美人摘牡丹》、《有凤来仪》、《夜莺》和《鹤舞》。今天剑舞是一种只由女人表演的武器舞蹈,这种舞蹈并不卖弄剑术,只是表演逗人乐的击剑动作。这些优雅的形象像在《抛球舞》中一样反映了复杂而细致的情趣,这种情趣中还带有宁静的幽默。在《抛球舞》,两队妇女竞相把木球抛进用花装饰的球门的洞里。抛进的人得到一朵牡丹花。抛不进的人被一个“涂抹女郎”在一边脸上涂上一条黑线。投球和奖罚都是用流畅的、有节奏的动作表现的,在整个活动之前都可以见到手持旗子的导引,始曲和终曲都是由这些人唱的。 古典的《夜莺舞》需要最熟练的技巧,因为这种舞是在最小的空间以最慢的速度表演的。人们感兴趣的主要是那种连续地用力挥动彩虹带一样翩翩飘动的长袖的动作。
在1418年登位的伟大的朝鲜王朝国王世宗既爱好文学、天文学和美艺术,也同样爱好音乐和舞蹈。他把音乐和舞蹈分成三部分,并改变宫廷乐师和舞蹈演员的服装。他的孙子成宗命人撰写关于韩国音乐和舞蹈的集大成的书籍《乐学轨范》,这部书描述了在再现这些古老的艺术作品方面仍然采用的舞蹈动作、服装、道具、程式和乐器。 韩国很幸运,能有这些昔日流传下来的瑰宝,并且有国立国乐院的能把这些瑰宝重新展现出来的艺术家。早期的记载表明,高贵的宫廷青年“花郎”(新罗的青年精英组织)的出现早于宫廷女舞蹈演员。有一个时候,男青年组织成员只为国王及其大臣跳舞,而女舞蹈演员只为王后及其宫廷跳舞。 在宫廷舞蹈《鹤舞》中,舞台后部展现两朵莲花花蕾,两个舞蹈演员扮成两只大鹤,随着舞蹈情节的展开,这两只大鹤用它们的长喙啄莲花花蕾,接着花瓣展开、儿童舞蹈演员出现。一种类似的舞蹈有同样的从莲花花蕾中出来的儿童,以及作为鸟主角的两只大鹤。牡丹花和莲花当然是来源于佛教的象征。 在国立国乐院受训和露面的宫廷舞蹈保留节目的表演者,穿着有小金花冠和闪闪发光的垂饰的华丽服装,展示优美的舞姿。领口开得很高,宽大的裙子系在平平的胸部,手藏在拖在地上的象征虹带一样的长袖里。穿长袜的腿和鞋头上翘的韩国轻便舞鞋很少露出棗只是在裙子偶而从脚裸边上摆动开来的时候才露出。这是不带个人特点、性色彩淡的形象,与其说是像人,还不如说是像花。技巧是那样熟练,体态是那样匀称,舞姿是那样安祥而优美,从胸部到肩部总是那样有节奏地振动,而把手臂伸开,这一切都是模仿鸟不费力气地展翅飞翔,这是一种把艺术隐藏起来的艺术。 最富于宽容精神的宗教佛教是在公元372年从印度通过中国传到韩国的。新罗和尚真鉴国师曾经在唐代中国学习被称为《梵呗》的佛教念唱,他在公元830年回到韩国,带回了这种音乐和同这种音乐有关的四种舞蹈。这些舞蹈在寺庙中为结婚的和尚举行的某些仪式上可以见到。头三种称为“作法”(意为制订法律),是为了“祈求佛祖允许死者的灵魂进入极乐世界”。 蝴蝶舞宁静、优美,是由尼姑表演的。婆罗舞(钹舞)是由两个或四个和尚表演的,需要演员力气大,并且灵活,因为必须使又大又重的铜钹在头上面和后面有节奏地摆动。法鼓舞独舞要求演员用两根棍棒敲打寺庙大钟。自从1950年以来,世俗型舞蹈几乎运用特技动作:先是身体迅速转动180度,接着上体从向后仰以手触地的姿势转动360度。同时舞蹈演员一面击鼓,一面带着心醉神迷的神情有节奏地摆动。 第四种佛教舞蹈也叫法鼓舞,是一种扣人心弦的独舞,演员用两根棍棒,但是鼓比佛教的最大的鼓小得多。在这种舞蹈开始的时候,棍棒富于戏剧性地在鼓的边缘滚动,并祈求神灵保佑,然后逐渐发展到高潮一热情奔放地擂鼓。 现在表演这种舞蹈的演员有五人、九人或者多达12人,这种舞蹈已经广为流传,同寺庙和宗教上的含义完全没有关系。许多小鼓各自放在一个架子上,击鼓者的节奏异常熟练,加上特技动作,因而产生一种轰动效应。因此佛教为专业艺术舞台贡献了给人深刻印象的舞蹈。现在这种舞蹈是由化妆得美丽动人的女郎表演的,是一种世俗的、装饰性的舞蹈,通常是大多数舞蹈表演的高潮。关于“僧舞”这样一种舞蹈,有时候有一种富于戏剧性的传说。据现在10世纪,有一个以诗、音乐、舞蹈和使人神魂颠倒的美色闻名的妓生决心引诱一个守身如玉的和尚。于是她到他的寺庙去,穿上僧尼穿的长袍,戴上帽子,表演用两根棍棒擂鼓和扣人心弦的动作,最后把衣服完全脱掉。可怜的和尚经受不住诱惑,终于屈服了。在一个熟练的表演者的舞姿中,舞蹈演员的色情力量与同象征着佛教教规的鼓的冲突之间的紧张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国王、王子、廷臣和专业人员都在宫廷里跳舞,和尚在寺庙里跳舞,但是从历史角度看,最古老的舞蹈之一是在户外使劲跳的农民舞。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表现出一种惊人的精力和有节奏的气势。在一队男人和男孩前面,有一个举着一根旗杆,顶上插着雉鸡毛(鬼或者神灵的象征),以及写有“农事为立国之本”字样的条幅。舞蹈演员的帽子上装饰着受到佛教影响的大纸花球。他手里拿着鼓、锣、一件发出尖厉的响声的簧乐器和好几面用两种竹棍敲的杖鼓(双筒鼓)。他们跟着领头人跑、跳、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始终劲头十足。每一个人轮流拿着自己的那一种乐器表演独舞。他们一道绕圈子,当小男孩不停地转动头,使系在他们帽顶上的特制转体上的白绸带呈现长长的奇怪的螺旋形的时候,舞蹈达到了高潮。他们时而站立,时而躺下,在空中飘动的绸带的抛物线造成了一种愉快的结局。 今天农民舞这种典型的男性舞蹈是由男子和女子一道表演的,但是转圈子的“江江水月来”舞纯粹是女性舞蹈。这种舞蹈是在阴历一月和八月满月的时候由一大群女孩在她们自己的独唱和合唱声中表演的。舞蹈开始的时候动作很慢,先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转,接着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转,然后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到在心醉神迷之中达到高潮。
虽然农民舞中可能有人戴僧帽式的帽子,但是这种舞蹈更多地是一种同萨满教有关系的仪式。在乡村中,成群的演员挨家挨户地表演一种萨满教巫舞(驱邪舞),他们的热情奔放的旋律和震耳欲聋的喧嚣声足以赶走邪恶的神灵,迎来善良的神灵。 民间舞蹈这个词语必须理解为意味着代表韩国人民(除了宫廷以外)的传统的任何舞蹈。佛教形式同萨满教形式的相互溶合、萨满教仪式同佛教仪式的相互溶合,加上一切都略微带有一些佛教色彩棗这应当被视为正常的,因为韩国富于所有这三种古老的传统。
在早期,仪式椢璧笚戏剧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实体,它把人同比人更大的力量联系起来。面具是神圣的,必不可少的,为多种目的所必需的棗既有魔术方面的,又有实际方面的,后来还有艺术方面的。传统舞蹈和戏剧专家杜铉博士曾经指出,三世纪的几部落曾经为虎举行一种宗教仪式(虎是山神),虎舞一直表演到朝鲜王国末期。在至今存在的十种不同的假面舞中,有一种是狮子舞,是由两个舞蹈演员合穿一件衣服表演的。作为佛的化身的狮子原来显得咄咄逼人,有把怀人吃掉之势,但是现在腐化堕落的和尚用舞蹈招待他,使他感到满意。韩国的狮子有一种独特的轻松的样子,身上有一层粗毛皮,有时候还加上一双靠弹簧作用晃动的突出的暴眼。还有一只猴子模仿其他人的动作。 在高丽时代(918-1392),原来由一个舞蹈演员表演的诗剧的萌芽发展成了在岁末的仪式上演出的宏伟的舞剧。五个戏剧逐渐组成一个整体。这些有古代渊源的田园剧椣簿?讽刺闹剧在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有为神举行的仪式。在中间穿插的片断中,戴假面具的萨满教徒、和尚、农民、妻子、妓生、妾、两班(贵族)和仆人棗整个封建社会在不同年龄、性别和阶级之间的不可避免的冲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哑剧、喜剧对话、时断时续的歌舞、以及假面具的不寻常的程式化棗这一切都有助于造成一种强烈的印象。 在一个场面中,一个产婆帮助接生一个婴儿。母亲抛弃了这个婴儿,父亲为这个婴儿进行告诫性的讲道。随落好色的和尚,不是很聪明的两班、互相争吵的丈夫和妻妾引起了最诙谐的评论。 最初节奏很慢,是缓慢的六拍子。后来变成较快的十二拍子,具有与农民舞相同的原始的活力和力量。也像农民舞一样,双膝低屈上跳,一条腿用力扬起,使长袖在空中飘动。男演员抖动臀部以上的身体部位,晃动肩膀,头部前伸,向前迈步,用双脚或者单脚起劲地跳。
韩国假面具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这种假面具又是最后形成日本“能乐”假面具的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其中两种假面具同较早的伎乐(假面喜剧哑剧)的假面具有关系,一种是河回剧的带有活动下巴的男子假面具,一种是“新娘”假面具,这是一种模式色彩很浓的女子假面具,发辫盘在一边。伎乐假面具是用泡桐木制的,盖住整个头部。韩国假面具是用木头或者葫芦制的,有时候是用纸或兽皮制的,只盖着脸,演员先戴上一块黑布遮盖头的背部、两边和颈部。
像古代的处容舞一样,服装的颜色代表五个方向:蓝代表东,红代表南,白代表西,黑代表北,黄代表中。因此象征夏季战胜冬季的是:戴黑色假面具的老和尚被年轻的红脸纨裤子弟打败,或者黑脸的年老的第一个妻子被白脸的年轻的妾打败。带有喜剧色彩的是:年轻的女子的毕加索式的歪鼻子和一边脸上的傻笑;年老的贵族的贴上白皮毛的小眉毛和胡须;面目可憎的老太婆的带有红白两色圆花纹的黑脸;“疡肿和尚”脸上的肿块和凸起线条,这种形象用于描绘背叛神圣誓言的叛教者、引诱妇女的狡猾的坏蛋是合适的。 观看假面舞剧的最好的地方是乡间,在那里,演员先列队走过村庄的街道,在每一个人家前面停留一下要求祝福。接着他们把假面具戴在头顶上,列队沿着稻田田埂走到背后是大山的开阔的山脚地带,这种原始的戏剧队伍,简直像是欧洲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来自京畿道杨州郡维杨里的假面舞剧团保持着浓厚的传统色彩,这个剧团已被命名为韩国文化瑰宝。他们在佛祖诞辰、秋夕节(中秋节)和其他节日表演。演员多半是男子,多年来他们一直在这样做,他们的风格既权威,又从容自在。
良好的表演取决于演员的即席表演能力,他们相互戏谑,使观众回答问题,大声发表意见,有节奏地鼓掌,有时候还一道唱歌曲中的带有讽刺意味的叠歌。演出结束的时候,剧场一片欢腾,大多数观众都离座涌入有空的地方,每个人都和着尖厉的小号声以粗犷有力的舞剧方式跳起舞来。在最后的仪式中,杨州假面具被付之一炬,这又一次证明这种表现形式已经不止是普通的娱乐。假面具被认为是神圣的,在每次演出以前,都必须重新制作假面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