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其他品牌手机>>业界新闻>>话说松下手机

主题:话说松下手机
发信人: mcbmanger()
整理人: zhanglu(2001-03-19 20:11:21), 站内信件
松下的手机出问题其实一点都不怪。只是长期以来国内手机一直处于卖方市场,加之电信业的垄断。消费者其实真的很可怜。
松下手机在国内的生产企业,全称叫北京松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简称MCB。最早是生产寻呼机的,因为当时松下当时对国内的通信市场判断失误,所以规模并不大,而且据说当时因为一些细节,谈判用来两年时间,恰恰是这两年,中国的通信市场异常火暴,寻呼机的需求量年年攀升。虽然晚了点,毕竟还不是最后一辆末班车。
这么巨大的市场,设计年产量为10万台的MCB实在是不存在什么销路问题,曾几何时都不必设置库房,不做500台以下的单子,生产线几乎天天加班加点。
这时公司的人气也是最为旺盛的,当时线上的生产工人曾经在元旦加班干通宵,生产部长自己掏钱给大家买早点。那时的情景,至今让一些公司老员工说起来激动不已。
但是通信市场的风云,变换的太快,不是需求量的萎缩,而是利润的下滑,原来一台数字寻呼机的毛利居然可以到1000元人民币,曾几何时温州的松下寻呼机曾高居5000元的历史价位(不过是日本原厂生产的EK-2076)。每一次降价可以说降的都是利润。当96年公司的累计产量达到100万台的时候,末日的阴云就已经不远。
公司在92年成立之初,根据协商,规定股东方委派的管理人员是每四年一换届。对于日方来讲,这是回国述职升迁的好时候,而对于中方来讲,谁也不愿离开这块宝地。毕竟这里的薪水是那些在外资公司的白领也不敢想的。(中方的副总,一个月折算下来,有近50000元人民币,这还不算“堤外”的收入,和近200多万的待遇分房,一个最不济的副部长一个月也20000~30000元的进帐)。
连任实在是太重要了。
而松下这时又面临着摩托罗拉的FLEX新型高速率寻呼机的挑战。
97年初,中方除一名副总之外,全部胜出获得连任。
MCB内乱终于使MCB没有在市场占有率上胜出。尽管销量还在攀升,但是市场是已经开始把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松下寻呼机视作杂牌了。
这是的中国手机市场还徘徊万元大关上,松下又一次在日本松下的误导下,丢失了一次进军中国市场的机会,(而这一次摩托罗拉也因为自己的失误错过了数字手机这一大好时机,尽管输的不象松下在寻呼机上那样惨)。
先是迟迟不愿把G500推向中国市场,再者第一次的提供的手机软件是个旧版本,以至于手机不能正常使用。等到万事具备的时候,国内手机价格已经跌破5000元大关了。但是这时的手机还是炙手可热的。业务员都争着做手机。对于寻呼机一是私下里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二来是松下寻呼机这时确确实实是个不争气的烂货。
最早是EP-2G2/3,这是一款廉价机,平心而论,这款寻呼机的接收灵敏度,抗干扰的性能还是不错,而且是频率合成的,(2G2/3分若干种频段,只要在相应频段上写入频点,就可以了)。错就错在,在第一批2G2的寻呼机的接收电容上有一处错误,而更正通知到的时候,日方的生产部部长石冢,把它放在抽屉里了,所以。。。。
其实石冢这个人除了责任心差一些,其实不坏,在三个来华的日本人中,是唯一一个肯学汉语,并且用汉语和大家说话的,虽然说的不是很好,但是只要你纠正,他就会笑着学你的发音。从18岁在松下公司当学徒,几乎一直就是这样。也不是故意对中国人这样,平时他总找借口回日本,催原材料啦,订货啦!反正不爱在北京呆着,通知是都后来问题发现以后才找出来的。
但是日本人,在海外还是比较团结的,另外两个日本人帮着掩过去了。但是问题出在中国人这边,因为有问题的寻呼机已经进入市场了,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温州,温州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对日本松下喜爱到了迷信的地步的地方。中方没有收回有问题的寻呼机,也没有通知他们。(销售全部由中方负责,日方的只有三个负责生产、财务、以及一个总经理)。后来温州的来松下学习寻呼机的时候,才知道第一批2G2在温州不受欢迎的因缘(一开始还以为是寻呼机太轻,没有厚实感造成的。)
接着是松下的一款汉字机(及时雨),因为松下除了最早的一款EK-2099之后,就再没有推出汉字机,而这时摩托罗拉已经推出了不止一款汉字机,其中还有看似小巧的精英。松下的寻呼机毛病出在两个地方,一个液晶板,一个是CUP(元件代码是U301),前者是一到夏天汉字显示就缺胳膊少腿,后者是呼叫乱码。后者在改进之下,换了三版CUP,但是到停产绝症也没有根除。所以福州人叫“及时雨”为“急死你!”
原本这是松下在大政方针上的失误,因为迟迟不推出汉字机,也是基于“中国市场并不重要的概念”。而问题出现以后又不及时弥补,也是基于日本人的另一面,“假敬业”。问题只要上司不逼下来,是不会有人提的。但是你永远可以看到他们在忙,忙中大有学问,同样在做,有需要负责任,和不需要负责任的工作,当然后者好做。有劳力和劳心的工作,也有只劳力不劳心的工作,当然是后者好做。甚至无事可做的时候,你也可以看见很多人在忙。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蜕变。
但是,中方除了骂骂之外,对于国内的消费者,都不一例外的从经济角度出发了。
    各地的电信局更是有恃无恐,经常是这边作为质量问题处理,免费更换,那边依然造价收费。反正中国的消费者好和弄。


自从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许多国内无法安置的松下“专家”都纷纷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推动MCB的工作。霎时间,MCB从3个日本人,剧增到30人都不止,还有一些是到出差,但是这个差,反反复复加起来也有大半年。而且专家经常连一些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上。个中原由大家心知肚明。
新上任的总经理叫高召浩喜欢分析国内外形式,据说在松下是负责人事工作的,象个政委,不象前任有时候还发发脾气。但是缺少国内干部的基本功----开会。国营单位,开会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基本功,如果你没有三天不开会就便秘的话,你是当不上局长的,(据说中共地下党半数以上是在开会的时候,被敌人抓住的!而且一抓一堆!)经常在会刚刚过一个半钟头就睡着了。
对于“高招”经理的管理,确实乏善可陈。其实松下手机的质量,已经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扭转的了。
G500的接收天线。   当时收费100元一根儿!(尽管进价只有几块钱)。
G520的显示淡       关键是一个该死的电容。
G600的购机一周后自动死机
。。。。。
这些问题都是到停产都没有解决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