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da(阿哒)
整理人: bb.1981(2003-03-24 14:46:14), 站内信件
|
鱼是一种很普通的动物。
当被作为观赏动物时,它能带给我们有别于食物带给我们的乐趣。
最早在我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玉泉的鱼。
那年我小学毕业,第一次获得参加夏令营的资格,虽然只是在植物园里度过短短的三天,但还是异常兴奋。夏令营的第二天,我们去玉泉参观,只记得走到一个圆形的传统园林建筑,外圈围着一圈带有屋檐的走廊,中间是个圆形的大水池。还在纳闷这里是干什么用的时候,赫然看见一条条巨大的鱼。巨大,不是普通的大,每一条都比我“长”。它们带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像金鱼那样的美感,而是恐怖之感。听讲解员阿姨说,这些鱼都是爷爷辈儿了,小的有四五十岁,大的有七十多岁,品种以螺蛳青为主,平时吃的是南瓜、螺蛳等食物,每天还要给它们刷背换水防止寄生虫。
站在它们面前,我感到从所未有的渺小感,真没想到连螺蛳青这种平时能在菜场里买到的鱼都能长的比我大。看着它们在水池里扑腾翻滚,我又觉得它们其实很可怜,都是爷爷了,还被关在这里供人欣赏逗趣。于是,我花了一笔“巨款”——10元钱,买了一钵南瓜喂它们吃。(要知道那时候的十元钱相当于我半个月的零用钱啊。)我把一片片切的很粗糙的南瓜往水里扔去,刹那间,一张张脸盆大小的嘴向我涌来。我落荒而逃,从此记住了它们。虽然以后再没有去过那儿,但玉泉的鱼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不知道它们现在过的怎么样,是不是还在吃那一钵钵的南瓜……
初中毕业那年,爸爸带我去千岛湖玩。参观锁岛的时候,我们被带到了岛后面临水的地方。很奇怪,竟然在锁岛的背面,有个参观鱼的地方。鱼场被设在靠近锁岛的湖面上,用渔网做隔断,防止鱼逃跑。听说这里展览的是千岛湖里特有的鱼种,以及一些从国外引进的鱼种。我买了一罐鱼饲料,准备看讲解员推荐的“鲤鱼跳龙门”。
我们顺着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桥,走到了湖面上。左右两边都是深深的湖水。“到了”,讲解员说:“现在我给你们演示一下有名的‘鲤鱼跳龙门’。”只见他拉起横在水里的一根绳子,然后将鱼饲料往空中一抛。突然,有无数条红色的鱼,带着亮闪闪的水珠,破水而出,跳向空中争抢鱼食。它们跃起的高度,足足超过那根绳子半米。在阳光的映射下,湖面上波光粼粼,看不清哪里是鱼,哪里是水。讲解员继续说:“其实这些鱼不是鲤鱼,而是我们新引进的品种‘美国舻鱼’。由于千岛湖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水温与它们的美国老家十分相似,所以它们……”接下去的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因为只顾着逗它们玩了。
撒完手中的鱼食,我们继续向前走。走到鱼场的尽头,讲解员一边拉着系在栏杆上的麻绳,一边说:“现在要给你们看的是19**年(不好意思,忘了是几几年),渔民在千岛湖里捕捉到的一条历史罕见的全身白色的鱼,我们叫它‘白娘子’。它有两米多长,平时生活在深水中,所以我们在水底铺了张网,有游客来参观的时候就把网拉上来,顺带着‘白娘子’也会浮上来,这样你们才能看见它的庐山真面目。”我朝水里望去,果然,一条通体雪白的大鱼浮了上来。它幽雅地在水里甩甩尾巴,似乎在向我们打招呼。人堆里爆发出一阵惊叹声:“哇,这么大的鱼,要做成鱼干,多久才吃的完呀。”¥#……¥%—*……人类真是快进化到只剩张嘴的地步了,怎么看见什么都只想到吃。我为“白娘子”感到庆幸,幸亏它体积超常与众不同,否则也只能落到盘中餐的下场。
去年六月份,临近毕业在家呆着没事可做,与佐佐木腮帮子出去游山玩水。我们沿葛岭、岳坟、苏堤一直走,绕了西湖一圈。走到净慈寺的时候,佐佐木说:“我们家旺财(乌龟)前几个月被我妈妈带到这里来放生,不知道它过的好不好,我们去看看它吧?”于是我们过了马路,走进净慈寺对面的“放生池”,想找寻旺财的踪迹。
印象中的“放生池”是个长期缺乏管理,连毛都不长的地方。等靠近了才发现,现在的“放生池”完全变了样。水变得清澈,不再是原来的死水一潭。“人气”也急剧提升,水里游着大大小小各种鱼类,“湖心岛”上趴着重重叠叠晒着太阳的各种乌龟甚至是鳖。看来今天是找不到旺财了。
我们趴在栏杆上,兴奋地看着在水里自由自在游泳的鱼,惊奇地发现原来红色观赏鲤鱼也能长这么大。光看是不够的,见了动物就想要亲近是我的坏毛病。得找点吃的喂喂它们呀。兜里掏掏没有,左顾右盼,发现在树阴下坐着个摆小摊儿的爷爷。(奇怪刚才怎么没注意到旁边还有人?)上前一看,正好,他卖的是面包。赶紧买俩面包,我们又冲向栏杆。
趴在围栏上,我们尽量地靠近水面。把面包掰成指甲盖大小,左扔一块右扔一块。逐渐发现这些鱼极通人性。我们走到哪里它们跟到哪里。甚至我们沿着围栏小跑几步,它们也会不紧不慢地跟上来。这边鱼们吃的热闹。那边乌龟按奈不住了。在水里游着的都向我们这边靠拢,在岸上歇着的,也三三两两地下水游了过来。乌龟天生一副可怜相,伸长了脖子好不容易够着面包,无奈嘴太小,张嘴一咬却把面包顺水推了开去。鱼们可不管乌龟可不可怜,它们眼里只有面包。几次看见它们从乌龟嘴里抢面包吃,差点都咬着乌龟的头。幸亏乌龟能缩头,要不难免要受皮肉之苦。
考虑到其中或许有旺财,我与佐佐木分工合作,我负责把鱼引开,她负责乘空隙喂喂可怜的乌龟们。惊险场面层出不穷。我们的大呼小叫引来了不少过往的游客,他们也学我们的样,买了面包来喂鱼。摆小摊儿的爷爷笑的像朵花儿。
前前后后我还见过不少特别的鱼,这些经历使我觉得,不能抚摩不能抱抱的动物其实也能给我们带来不少乐趣。爱动物,要爱所有动物。
---- 杭州版
试用小斧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