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专题讨论>>禅故事多则(扫描)

主题:禅故事多则(扫描)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6:10), 站内信件
禅故事多则(扫描)


一宿觉
玄觉初到六祖慧能的法会.振动手中锡
杖,绕六祖法座走了三圈,然后笔直地站着。
    六沮说;“作为僧人,行为应当合乎佛门
仪则和规范,憎师您从哪里来,竞这样傲慢?”
    玄觉说:“生死是大事,变化很迅速。”
    六祖说:“那为什么不去领会无生无来的
的法旨,了悟无速无慢的道理呢2”
    玄觉回答:“领会就是无生无灭,了悟本
来无速无慢。
    六沮点头称是,当时大众没一个不惊讶
的。
    玄觉此时才按照礼仪参拜六祖,接着便
要告辞,六祖说:“回去得太快了吧?”
    玄觉说:“本来便没有动过,怎么谈得上
快呢?”
    六祖说
    玄觉说
“谁知道没有动过?”
“您人为地在分别动过和没有动
六祖说:“你很知道无生无灭的意思。”
玄觉说;“无生无灭难道还有意思吗?”
六祖说;“无意思有意思是谁在分别?”
玄觉说:“分别也不是意思。”
    六祖赞叹道:“妙啊!妙啊!小住一宿再走
吧。”
    玄觉便住了一宿,第二天告辞下山。当时
人称为“一宿觉”,意为仅任一宿,使得觉悟。


劝友人书

    住聱州浦阳县佐溪山的朗禅师给玄觉掸
师写来一信,信中说:他自从到了佐溪山,居
住山中,心意泰然。但见青松碧沼,明月自生,
名花香果.蜂鸟衔将,猿啸长吟,远近皆听。每
夜锄头当枕,细草为毡。反观世上峥嵘,竞争
人我,只觉得安坐山中,心情舒畅极了。
    玄觉接信后,给朗禅师回信一封,谈了他
对隐居山中的看法。玄觉写道:
    山中部郁长林,巍巍山蜂.鸟兽喧闹、水
石岭蝶,春夏秋冬,花草随之兴衰,晨昏午夜,
云气随之变化。这种情况下,如未识道而先居
山.则只能是见山而忘其道。相反,如果先识
道而后居山.则会是只见道而忘其山。忘山则
道性怡神,忘道则山形眩目。因此说,能做到
见道忘山.就是处在红尘人间,心中也是寂静
安然的,如果是见山忘道者,就是在山中,心
也是喧闹不止的。
    玄觉更写道;入迷称作失,人悟称作得,
得失在于人,与环境的喧闹与安静有什么关
系?正如自己不懂得驾船,又怎能去怨河水曲
折呢?真正了悟了人生道理。那就能逍遥于山
谷,放旷于城镇。身体好像是受拘束的,但内
心却是泰然的,肉体生活在人世,而精神则是
高超的。

鹅儿出瓶

    陆垣任宣州刺史时间南泉掸师;“古人在
瓶中养了一只鹅。鹅儿渐斯长大,出不了瓶
子。如今不得毁坏瓶子,也不得损伤鹅儿,和
尚您怎样让鹅儿出瓶?”
    南泉唤一声:“陆垣大夫!”陆垣应答了一
声。
  南泉说:“出来啦!。
陆垣就这样省悟了。当即向南泉敬礼致谢。


汉国无人

    石楼掸师这日问一位僧人;“最近离开什
么地方7”僧人答:“汉国。”
    掸师问:“汉国的主人重视佛法吗2”槽人
说:“真糟糕!幸好是问着我,如果问到别人就
惹祸了。”
    禅师问:“为什么?”槽人说;“连人都看不
到,还有什么佛法可以重视7”
    掸师问:“你受戒已经多少年了?”僧人
答;“30年。”
    掸师说;“好一个连人都看不到!”就责订
僧人。



古佛早已过去

    一憎人间:“卢舍那佛(即报身佛)是怎样
的?”
    齐安掸师说;“给我把那个铜净瓶拿来。”
僧人就拿来了净瓶。
    掸师说:“再拿回原处放着。”那僧人把瓶
子放回了原处,又来问前面的问题。
    禅师答道:“古佛早巳过去啦!”


一棺两尸

    憎人问大梅掸师;“什么是祖师西来的旨
意?”大梅答:“西来无旨意。o  .
    盐官齐安掸师知道了就说;“一个棺材.
两个死尸。”
后来玄妙掸师评价道;“盐官是行家。”


犀牛扇


    齐安掸师唤侍者;“拿犀牛扇子来。”侍者
回答;“破了。”
    掸师说:“扇子破了,把犀牛给我。”


请和尚作主人


    法空掸师来,向齐安禅师请教佛经中的
各项义旨。齐安一一作了回答,然后叹道:“自
你来后,我总没有做成个主人。”
    法空说:“那就请和尚做主人吧。”
    齐安说:“今天晚了,暂且回房中安歇
天再来。”法空便离去了。
    第二天,齐安让一小和尚请法空掸师。法
空来了,齐安回头看小和尚说:“咳!这小和尚
不懂事。让请法空禅师来,却请个经堂的看守
人。”法空无语应对。


说和不说


   惟政问南泉:“各地得道高憎,有没有不
说给人听的法呢?”南泉答:“有”。惟政问:“是
怎样的?”南泉答:“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惟政说;“这样的话,就说给人听啦。”
    南泉说;“我是这样认为,和尚您的看法
怎样?”
    惟政说:“我又不是得道高僧.怎知道有
说和不说的法7”
    南泉请求道:“我不领会,请和尚说。”
    惟政回答:“我已经竭力地给你说过啦!”

房中有客

    有一个老僧看见阳光透过窗户,就问惟
政弹师:“究竟是窗子靠向太阳.还是太阳靠
向窗子?”
    禅师说:“长老的房里有客人,回去吧!”



忽见驴叫

    惟政禅师进京城,在路上看见一官人在
吃饭。这时忽然有一头毛驴叫起来。官人招呼
道:“头陀!”
    禅师拾起头,那官人却用手指指驴。禅师
便指指官人。



路逢一虎

    当初,智坚和归宗、甫泉二禅师’“起外出
云游,在途中,碰见一只老虎,他们便各自从
虎边过了。
    事后、南泉问归宗:“刚才见虎像个什
么?”
    归宗说:“像个猫儿。”
    归宗又问智坚。智坚说:“像条小狗。”
    又问南泉,南泉说:“我见是个老虎。”

挖厥菜

    一次寺院集体劳动挖厥菜.南泉拿起一
根厥菜,说;“这个最适合用来供养众僧。”
    智坚说;”莫说这个.就是百味珍馐,他也
不希罕。”
    南泉说:“虽然是这样,不过每一个都须
尝过才能知道。”


射鹿和自射

    慧藏本以打猎为生。这天他追赶一只鹿
经过马祖庙前,遇见马祖,便问;“你看见有鹿
跑过去了吗7”
    马祖反问:“你是什么人?”慧藏说:“打猎
的人。”    。
    马祖又问:“你懂得射箭吗?”慧藏答:“懂
得”
     马祖问:“你一箭能射几个?”慧藏答:能
射—个。”马祖便说:“你不懂射箭。”
      慧藏问:“和尚懂得射箭吗2”马祖说:懂
得”慧藏问 :“你一箭能射几个?”马祖答:“我
一箭能射一群。”
  慧藏说:“彼此都是生命,你怎么忍心射
一群?”
    马祖说:“你既然知道这点,又为什么不自射?”
    慧藏说:“你要我自射,但没有下手处。”
    马祖便说道:“你无始劫以来的无明烦
恼,今天都算断绝了。”
    慧藏便抛下弓箭,出家为僧。


在厨牧牛

    一天慧藏在厨房干活。马祖来了,就问:“你
在干什么?”
    慧藏答:“牧牛。”
    马祖问:“怎么牧牛?”
    慧藏说:“只要它一进草地,我便猛拉牛
鼻将它拽回。”
    马祖说:“你这是真牧牛。”
    慧藏心有所悟。

免它做什么

有僧人问;“怎么样才能免除生死?”
慧藏掸师答:“免它做什么?”
僧人仍然间;“怎么样免除7”
禅师说;“那就不生死。”



抓取虚空

慧藏问西堂;“你会抓虚空吗?”
西堂答;“能抓。”
慧藏问:“怎么样抓7”西堂就用手抓握虚
空。
    慧藏说:“你不会抓。”西堂反问;“师兄怎
样抓?”
    慧藏抓住西堂的鼻子就拉.西堂痛得叫
起来,说:“死命拽拉,鼻子都要拉掉了。”
    慧藏说:“必须这样抓虚空才行。”



拿什么吃饭

有僧人问;“什么是不言之言?”
宝云掸师说:“你的嘴巴在哪里7”
僧人说:“没有嘴巴。”
掸师问:“用什么吃饭?”
僧人无话对答。



见僧来就面壁

宝云掸师平时看到憎人进来,就面对墙壁。



庭院鹿

禅月问:“什么是祖师西来的意旨7”
甄叔禅师托起数珠.禅月不知如何应对。
禅师问:“领会吗7”禅月答:“不领会。”
禅师说:‘我曾经参见过石头(禅师)。”禅
月问;“看见石头得到什么意旨?”
  禅师指着庭院里的鹿。问:“领会吗?”
禅月答:“不领会。”
  禅师说:“它得到了自由。”


吃饭来

    金牛和尚常常亲自做饭,侍奉众僧,到开
饭的时候,抬着饭桶来到当堂,和尚跳着舞,
呵呵大笑,叫道;“菩萨子,吃饭来!”



打地示机

    打地和尚自从领悟禅旨后.一直隐姓埋
名。凡有学道者来询问,只是用棒敲打地面.
以此示意.当时称他为打地和尚。
    有一次,僧人把他的棒藏了起来,然后提
问.和尚只是张开嘴巴而已。
    僧人便问和尚的弟子:“每次有人提问,
和尚就敲打地面,是什么意思?”
    弟子就从灶膛里取出一片柴,丢在锅里。



当胸一脚

水潦和尚当初第一次参见马祖时问:“什
么是祖师西来准确的旨意?”
    马祖说:“先礼拜!”
    水镣才跪下叩拜,马祖便当胸一脚,把他
踢倒。
    水潦大悟了,爬起来拍着手,呵呵大笑,
说:“真奇怪!真奇怪!许许多多的禅定妙义,
只从一根毫毛的尖头上.就认识了它们的根
本来源。”于是礼谢马祖,退下去了。
    后来,他住持洪州一寺院,常对众憎人
说:“自从让马祖踹一脚,直到如今笑不休。”





----
愿众善知识!得闻《六祖坛经》,心即开悟。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