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东篇(沪、皖、苏、鲁、浙)>>江苏>>曼妙姑苏

主题:曼妙姑苏
发信人: tianyu_1( 秦田玉)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4 14:17:10), 站内信件

   据说,苏州是全国最精致的城市。
   苏州旧区直径不过十公里,基本上没有什么高层建筑,几乎全是曲曲弯弯的似乎无限长的小巷里弄。精致,就在于它小而细密,细密而齐整。不是局部,而是全体。一色的款和格调:或红壁绿顶,飞檐格窗,似古时候大家闺秀的楼阁;或白墙乌瓦,暧暖的人烟里漫出低游的橹声,是平民的生活。这样的小房小屋一连一大串。有时候觉得苏州人少,未免冷落,然而冷落时更像一首精致入微的短诗。
   苏州的园林是世界都闻名的,中国四大名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独占其二。叶圣陶曾写过《苏州园林》,收入中学课本,那时便以为是心目中遥而美丽的天堂。这些园林都由假山、池、廊、阁等构成,不独立成景,各部份配合得恰到好处,相得益彰。游廊环绕亭榭,亭榭傍依着花池,山石座于池中,阁窗里又恰好望见山石——池与窗起着总结式的作用:池似一面大镜子,把周围景致照入镜中,凭镜借景、化实为虚。窗子更不用说,对房间里部而言,窗子本身就是天然画一幅,妙的是看的角度不同,则画的内容亦不同。除了这些池、窗、石、廊,再辅以桥、柳、花匾什么的,安排考究,通体透着一股精致味儿,像体面人家的小姐,接受了严格周全的训练,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皆大方得体,无懈可击。苏州人便有着这道细巧,连饺子馅里的韭菜,亦剁得整齐细致。
   景固然美,少不了点睛之笔。苏州园林的景点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名字,大多透露着封建大户人家孤芳自赏的得意与弄巧,像“佳晴喜雨快雪之亭”、“碧梧栖凤”、“月到风来亭”——皆有来历出处,想来正如《红楼梦》里描写的,园子初建成之后由一大群老爷和大批墨客悠游一番,题名作联,以示风雅。不过也有拙朴质直的,如“痴汉等老婆”、“活泼泼地”、“鹰犬斗”,已明显带有民间的色彩,不知是后来所取还是原本就有。不论弄巧也好,拙朴也好,总与景对照成趣。游程中买了一本《古城寻芳——苏州旅游诗影》,景诗共品,怡眼香肺。
“墙垣已沉醉于春色
 绿浸出一个优雅的期待
 寻找行色的愉悦
 诗意早来到你的身边
 切莫踽踽徘徊了
 古人怎么想
 你又怎么想
 春景当需家家同绿共享——”
   这园林本是古代官僚的私宅,如今成了公园,墙内外绿成一片,苏州人从容地生活着,有条不紊,不因权亢,不因贫卑。
   有个成语叫“地杰人灵”,又有俗语说“一方水养一方人”,难怪,山峻路险的川西正适宜李白这类豪迈诗人的生长;湖南育出爱吃辣椒的革命志士;有着如此清幽典雅环境的江浙,不仅广出文质彬彬的才子,还盛产温柔袅娜的佳人。旧时给人做如夫人的女子多貌美如花,于是有人称苏州的女子为“苏州姨娘”,恐怕也是一种巧言。也难怪有人说“娶妻当娶苏州女”。苏州女子的美不独指外表上的,更多是其温柔可亲的态度,面容的微笑、动作的轻柔、语言的文雅以及声音的和谐,都令人舒适。不过苏州女子做起生意来也是挺利落的。曾见一女店主向游客推销她的仕女绸扇:“小姐,这扇子很好的呀,10块钱一把不贵的呀,你说8块我不好卖的呀,是不是?看这扇面是绸的呀,不是尼龙的呀,小姐——”生意当然做成了,那位小姐一下子买了10把走。
   离开苏州的时候,恰是周末,大批的上海人正携家齐来度假。上海离苏州很近。乘火车不过一个小时。对忙碌疲劳了一周的上海人来说,苏州的清雅是再合适不过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