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创业E时代>>【旧版精华】>>【风险投资】>>精华暂存>>网民联盟:现象还是趋势?(转载)

主题:网民联盟:现象还是趋势?(转载)
发信人: riversider(乡下人)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03-11 12:05:37), 站内信件
网民联盟:现象还是趋势?
作者:静仁

  这一阵子在互联网上刮起了两股风:一股是裁员风,越刮越强劲,已刮得众多的IT人士心发寒;另一股是网上联盟风,风力目前虽还轻微,但已经引起众多IT人士的关注,已刮得IT人心里暖意冉冉升起。因为他们相信网民联盟里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互联网像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吸纳器,不断地把掌握着高新技术的人才和拥有一定知识具有前沿意识的人才吸入其中。互联网理应为更多的人提供线下无法提供的机遇。但由于众多的人对互联网的运用基本上处于浅层次,更多的用人单位还没有与网相连,用人信息不能有效地反馈,这就使得大量进入互联网中的人才智能、创造力还闲置着。2000年后裁员之风渐起,不少先前已有位置的人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

    如何充分发挥网民的聪明才智,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近一段时间,一些IT人士进行了有益地尝试———建立网上联盟,其浅层目的是使网民在网上真正发挥自己拥有的闲暇价值和充分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其深层目的是试图解决互联网对人才需要和人才同时在浪费这一矛盾。

    就笔者掌握的情况看,目前联盟特点较为鲜明的有这样几家:汉萨同盟(http://www.hanse.com.cn/)、地球村(http://www.evsoft.com.cn/)、易博(www.esoftbank.com)、ok360自由工作交易网(http://www.ok360.com/),中国智网(http://www.china-wisdom.net/)、自由自在(http://bj.netsh.com/cgi-bin/listboard.cgi?booknameΚ81272)等,其它还有一些已经有了相关的意向,但还没有组成起来。虽然已经联盟的组织没有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它一开始运作就已经引起了IT界人士的关注,有的已经从观望转向行动。

    根同枝不同,花开落谁家?

    同是网民联盟,但在具体的组织样式上并不一样,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建立虚拟企业

    所谓虚拟企业这里是指通过网上联盟的形式把有相对宽裕上网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的网民联合起来,结成一个公司。目前较为典型的代表是1999年成立虚拟公司的地球村和正在组建的汉萨同盟。它们以服务本地商务为宗旨,广泛吸收有一技之长的网民(地球村同时吸收网下成员)。二者都是在原有公司的基础上成立虚拟公司的。两者共同的原则都是“先交朋友,后谈工作,先加深了解,后决定角色”。

    二、交易网站

    这种模式以中国智网为代表,其它如ok360自由工作交易网,中国兼职网(http://www.121job.com)等也具有这一特点,原先的网站专业社区也具有这种特点。这里仅以中国智网为例。

    中国智网是由王志纲工作室发起创办的公众性、专业性应用服务网站。它的宗旨分为4个层面:智力资源整合平台———倡导全中国“智本者”联合起来,开发、整合智力资源,集中展示智力群体形象和实力,加强群体内沟通、联合、优势互补;以智变财孵化基地———促进智力资源实现市场化转换,帮助智力机构(个人)创造财富;财智沟通转换桥梁———创造条件让财富与智力资本结缘,实现智慧与财富的相互转换;智业效率提速油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智力机构(个人)对社会、经济、企业服务的效率,为智慧注入数码的能量。

    三、个人网站联合

    这种模式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例子,已经进入实施的是“中国原创文学网盟”。发起人是思涛网络(www.talkmyself.com),拟与撰稿人之家(www.zgrzj.com)和中国原创音乐网(www.cn1234567.com)结成核心联盟,同时不断吸收有意参与者,组成更大的个人网站群体,各网站使用统一的标志。联盟的方式是松散的,相对独立的。大家稿源共享,各有侧重,统一编辑,相互扶持,通过自己的专,实现联盟高质量的全。

    在这3种样式中,最为典型的当属第一种。

    加入联盟:先给个理由

    网民联盟之所以一开始就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是一种网络人力资源整合的强大手段,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网起网民,互联网价值所在。互联网的价值就在联起来,并使这种关联距离最短、所费时间最少、成本最低,从而使得相联的事物或要素在关联中产生1+1>2的效应。所以,联盟正是互联网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只要网民在更深的层次上、更广的范围上运用互联网,互联网才会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须的一部分,互联网也才真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才真正体现出自己生存、发展的价值。

    第二,网起网民,遂用人单位之愿。用人单位用人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住房和办公室,现在利用互联网雇用兼职人员,缓解了这一问题。同时公司虚拟化,也节约了投入的成本,充分发挥了社会上大量人才的积极性。

    第三,网民网起,实现工作方式的转换。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人们为了生活,上班下班,日复一日地奔波于路途上。人们盼望在家办公,希望走最近的距离,尝试远方的工作。互联网的普及,为这些人带来了希望。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一点,面对庞大的互联网,单靠个人到里面转悠儿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找不到北,效益自然也差,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更大程度地达成自己的愿望。网民联盟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出了:“全中国‘智本者’联合起来!”

    第四,网民网起,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由于线下社会组织形式因诸种原因而不完善,如,很多单位缺乏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人才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造成不少人经验、能力、精力、热情、创造性的大量浪费。联盟为加入的网民提供了施展自己才智的平台,提供了比线下更多的机会,有利于他们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少年壮志不言愁?

    联盟的建立和发展目前存在着3个大问题。

    ———观念障碍问题。一是中国人契约观念相对淡薄。西方国家契约观念重,成立联盟以契约为准;中国传统上以人情为重,契约观念还没有成为人们的无意识。二是信任问题。互联网的虚拟性,虽然使大范围联合起来成为可能,但同时又使一般的网民对互联网上的行为产生天然的不信任;联盟作为民间的组织形式,本身就缺乏应有的权威性。这两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联盟发展的速度。

    ———规范制定问题。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组成网上联盟,除了需要有宗旨、章程、模式、措施等外,还要有制度规范。但这种联盟是一种新生的事物,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难以制定一个既有一定的约束力,又能保证主体足够的相对独立性,还能体现互联网特征的规范,如果说制定还容易的话,那么执行这个制度规范就具有一定的难度。

    ———最大地满足联盟者利益问题。联盟当然要满足各方的利益,主要是经济利益,所以盈利成为联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组织联盟的人都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盈利模式,大多数还处在观念的统一阶段。而要加盟的人员首先要联盟者“给个理由”,现在谁能给?问了搞联合的朋友,告诉我说:“商业机密,适当的时候告诉你吧。”

    虽然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但目前IT人士对这一趋势大多数是持肯定态度,也在积极地参与。所有的问题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来解决,坐等是永远不会有答案。随着互联网裁员之风劲刮,更多的人看好这一尝试。

    网民联盟,真的潜伏着巨大商机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2月16日第九版)   




----
吗?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