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lanet03c(conan) 
整理人: k_xiaoyao(2001-03-17 21:27:22), 站内信件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方舟子按:阿尔伯的话的原意是:“我们并不需要补充核酸才能过健康的生活。”按
 崔的意思,补充核酸是为了过不健康的生活?她对另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的理解也
 甚是可笑,表明她根本就不懂科研为何物,不懂得在科研上,不肯定就是事实上的否
 定,话说得婉转一点而已。她威胁要因为别人的批评而打官司,不知这“私设公堂”的
 批评,是否也够得上官司的标准?)
 
 (下文原载《东北之窗》2001年3月1日总第200期 经济周看 第34页)
 
 “私设公堂”歪批“核酸”
 --“核酸营养”专家怒吐“隐情”
 
 文/野夫
 
     2月22日,《南方周末》发表一篇文章《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
 ,文中"转弯抹角"从三位洋专家嘴里掏出三句话来。一人说:"据我所知,没有证据表明
 核酸是一种营养物或者有益健康。"另一人说:"没有任何特殊的营养价值。"最后一人说
 :"他的研究与核酸营养无关。"而且三个人都对某核酸营养品厂家在营销运作时,未经
 同意便擅用其肖像的作法表示不满,因而出此"怨言"。于是,《南方周末》记者根据这
 些"怨言",又援引了国内个别专家的话,将核酸营养成品判了"死刑"--称"这是个天大笑
 话"。此判决在"核酸营养行业"引起强烈震动,同时触怒了中国核酸营养品的"始作俑者
 "--大连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崔秀云教授。
 
     2月24日记者对她进行了独家专访。崔教授怒称,末经任何权威部门的认定,公凭某
 些个人观点,《南方周末》便歪批"核酸营养品",这不是"私设公堂"吗?
 
 让牛顿评价"火箭"
 
     《南方周末》记者从国外请来的三个"证人",戴维.巴尔的摩、保罗.伯格、维尔纳
 .阿尔伯都是诺贝尔奖科学学,提供的"证词"都很有"分量"。虽然三位诺贝奖科学家都研
 究DNA,但崔教授称他们中无一人涉足"核酸营养品"。不知出于何故,该记者硬拉出这三
 个人批判"核酸营养品"。难道,可以让牛顿去评价"火箭",让爱迪生去评价DVD吗?
 
 别因"商业"株连科学
 
     崔教授研究"核酸营养"十多年了。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就掀起了核酸食品热
 。尤其近几年,大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与人体观察,证实了从动
 物组织中提取的DNA对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证明,补充适量的外源
 DNA对免疫力低下或某些疾病、恢复期的病人、年老体弱者、婴幼儿与孕妇具有一定的益
 处。
 
     崔教授谈到,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在报纸和网上对核酸作为营养食品或保健
 品发表了一些评论,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人们对核酸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看重生命的重
 要部分--核酸。
 
     针对一些有关核酸的不切实际的宣传,崔教授从1999年开始,就曾多次提出了自己
 的反对观点,并且写信给大连市政府有关部门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她强调说,核酸有一
 定的营养成作用,但不是包治百病的药。
 
     崔教授说,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认识常常被新的进展所打破,教科书的内
 容也在不断更新。正在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观念认识核酸时,难免有人抱着传统的或"洋人
 "观念对新的发现评头品足。科学是在争论中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岂容糊涂
 
     有一个叫方舟子的人,据说此人拥有美国生物学博士的学位,现在却办了个与生物
 学相去甚远的"新语电子文库"网站。此人在其"自留地"上刊文称:"核酸营养是个商业大
 骗局"。于是,一些记者便把这篇文章当新闻线索顺杆往上爬,并大肆爆炒。针对方舟子
 的一番言论,崔教授在网上写了一篇公开信,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人类总得不断创新,
 不断有所发现,如果总是用现有的理论或洋人的观点来作为论据,否定别人新的研究成
 果,那么,社会还能前进么?当然,任何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总是有人说三道四,这
 不足为奇。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对科学家进行诬蔑和人身攻击应该自责。不可以无任
 何理由进行主观臆断,毫无任何根据地否定别人的成果。国际学术会议就那么低级,交
 了钱就可以随便参加并在大会上发表论文吗?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认为交了钱就可以在会
 上信口开河的。
 
     《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一文遍邀"高手",就连国内"人类基因
 组计划"项目"掌门人"之一的某专家也发难说:"所谓核酸食品在营养价值上和米粉没有
 太大的差别。"不知身为科学家的这名"掌门人"有没有做过核酸食品与米粉营养价值的对
 比实验?文中还称,这位专家是被"糊里糊涂"卷进营销宣传中的。
 
 "不肯定"竟成"否定"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戴维.巴尔的摩:"没有证据表明核酸是一种营养物或有益健
 康。"但这话绝非"有证据表明核酸是一种非营养物或无益健康。"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保罗.伯格说:"没有任何特殊的营养价值。"此话也非"
 没有任何营养价值。"
 
     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维尔纳.阿尔伯更是首先坦言,他的研究与"核酸营养"无关。"
 据我所知,我们过健康的生活并不需要额外的核酸。"他并没有说"不健康的生活不需要
 额外的核酸"。
 
     如此看来,这些专家对"核酸营养品"没一个持"否定"态度,顶多是"不肯定"。而《
 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一文恰恰是将"不肯定"当成了"否定"。这些
 专家都不是"核酸营养专家",他们是无法作出"肯定"与"否定"的结论,看来是在玩"偷换
 概念"的把戏,在众人不太注意的细节上"巧妙"地将"肯定"换成了"否定"。
 
     最近,在梅地亚中心由国家权威部门联合召开了首次行业听证会,已对这场"核酸风
 波"作出了结论。虽然崔教授"核酸营养品"得到最终的认可,但她表示仍对该报道的作者
 和媒体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我相信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