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中篇(鄂、豫、湘、赣)>>江西>>庐山看雪--摄影游记

主题:庐山看雪--摄影游记
发信人: herry007(herry)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5 11:45:33), 站内信件

庐山看雪

2000年12月13日9:57,我乘T244次(厦门-西安)列车抵达庐山站(原以为此站里庐山最近)。庐山站位于九江县,象个乡村小站,规模和交通远不及九江站,这个季节是庐山的旅游淡季,T244次车只下了我一个人。站内人很少,冷冷清清,看不到公交车,只有几辆微型面包车,私人车主漫天要价,到庐山牯岭镇40里的路程,要价80-100元车费。(事后得知:花2元钱乘火车到九江站,九江市交通极为方便,再花7-10元车费,行车48里,就可到庐山牯岭镇。)由于人地生疏,租车没有竞争,又要赶时间,只有一个人租了一辆车,走昌九高速公路,自山南公路经南门上庐山(门票50元)。山下阴天,上山途中,雾气笼罩着整个山,能见度很低。由于前天全国大范围的寒流,12月12日庐山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山路蜿蜒崎岖,树上挂满了雪,路面很滑,许多车辆车轮都装了防滑链,我们的车缓慢地向上爬,越走雪景越漂亮,雾淞雪淞到处都是,11:30到了牯岭镇(海拔1167米)。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庐山常年裹在云雾间,面对面看不清对面的景物。一年365天有200多天终日云雾缭绕。经常是一会阴天,云雾满山飘,一会晴天,太阳当头照;山峰处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山半腰云雾缭绕,湿气满山飘,山下阴天,难得见天日。
突然间,天空放晴,太阳出来了,雾气散去,蓝天、白云、雾淞、雪淞等景色分外绚丽多彩。我担心雪化掉,来不及找住宿、放行李,直接去游景点。先到如琴湖(原叫花径湖,因形状象提琴而得名,在牯岭镇的南边),那里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湖水,岸边挂满雪的树木,湖中有人在划船撒网捕鱼,我拿出相机(CAONON/eos5)拍起来。不到10分钟,雾气飘来,遮天蔽日,绚丽的景物消失在大雾中。我沿山间小道拾阶而下,去花径、锦绣谷(海拔1047米)、仙人洞(海拔1049米)。在大雾中,原本千岩竟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怪松覆壁、泉洞缀岩的锦绣谷,只能看到树上千奇百态的雾淞、雪淞,听到谷间溪水的哗哗声,即使这样,我手里的相机也没停着。清清的谷间,游客极少,别有一种情趣。突然间,雾散日出,蓝天白云,远处山峰凸现,仅过了3-5分钟,雾气飘来,一切又恢复了原状。沿锦绣谷小道西行500米到达仙人洞,洞系自然风化石洞,高6米,宽12米,深14米,洞顶为形似佛手的岩石覆盖,又名“佛手岩”。仙人洞为亿万人们知晓,得益于毛泽东的诗词。洞边有一座道观,有几个道姑常年住于此。由于雾大能见度差,天桥、蟾馀石、游仙石、人头石,及双狮戏球、观音梳妆、鹰嘴探壑等怪石群都看不到。
13:30,从仙人洞出来,在芦林湖电站大坝附近吃了午饭,14:20去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黄龙寺。自芦林桥下沿谷道向西不远,向左转有一较宽的水潭和瀑布,叫乌龙潭;继续向西右手边有一较窄的水潭和瀑布,叫黄龙潭;再继续向西,道边尽是被雪压的折弯了腰的竹林,眼前三树凌空而立,气势宏伟,此乃三宝树。三宝树为一棵高40米、需4人合抱、树龄1600年的银杏,两棵树龄500年的柳杉。树旁不远是黄龙寺,传说为佛教一分支黄龙派所建而得名。游览在大雾中进行,空气中都能感觉到水气,路很滑,几次差点滑倒。
15:20出发去小天池(海拔1213米),小天池在牯岭镇东北边山北公路的庐山北门处,此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沿山间小道拾阶而上,雾淞雪淞在太阳的照耀下化的很快,走在树林间就象在下雨,我一边护着相机拍照,一边向山上走,不远处有一喇嘛寺庙,左边是塔顶尖尖的诺那塔,原是西康大活佛诺那呼图克图的舍利塔。小天池、大天池、望江亭都是观日落、晚霞的好地方。登上山顶的一处平台,东北西三面全是一望无际的云海,这样壮观的云海很少见,我支好三角架,装好照相机,在这里等候观日落。太阳的照度在下降,小风艘艘地刮着,雾淞雪淞很快变成了冰淞。我在多角度拍完云海后,躲在背风处,等着太阳落山。17:10,太阳收起了光芒,变成了红色的圆点,我不断用75-300毫米的焦距镜头和24-85毫米的焦距镜头拍下落日的景象,17:30,我收拾好摄影器材,下山回牯岭镇。
现在是庐山的旅游淡季,95%的宾馆、招待所停业了。18:30,经多方寻找,在正街的一个建行招待所住下,包了一个房间,有彩电、卫生间、两张床、公共淋浴,房租不贵40元/天。安排停当后,出去吃晚饭。
说来巧的很,我刚出门,就见到了下午在乌龙潭遇见两个小伙子,我从他们那了解了许多住宿、旅游路线等信息,由于大家都是自助旅游,我与他们约定:一会住在他们住的圣地宾馆,明天一起去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当我好不容易找到圣地宾馆时,他们都不在,我只有住在不远处的建行招待所。我与他们一起吃晚饭,火锅煲了一只土鸡,涮豆腐和蔬菜。
这两个小伙子一个深圳、一个广州,当天下午已去了含鄱口、五老峰,明天准备下山回去了,看来明天我只能自己去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了。
    这里的夜里零下5度,建行招待所里没有暖气,屋里屋外一样冷,怕感冒不敢洗澡,晚上睡觉前,只有要两壶热水烫烫脚,穿着棉毛衣裤和袜子,盖上两床被子入睡。
12月14日5:50起床,6:30赶到牯岭镇东边的含鄱口(海拔1110米),我爬上山,占据有利地形,支好三角架,装好照相机。这里东南两面全是一望无际的云海,我一边多角度拍云海,一边等候日出。这里已有一些香港人,他们中有人拥有专业的摄影器材(一个人3架相机,1000毫米、1.4口径的长焦镜头),听说他们昨天在此看到极为少见的雪景中的日出。7:08红红的太阳从云海的东方冒出来,照相机的快门声响成一片,换镜头、换相机、换胶卷 ,大家在有条不紊地忙着;10分钟后太阳升高,亮度增加,人们又转向高角度拍云海。我不断用75-300毫米的焦距镜头和24-85毫米的焦距镜头拍了2-3卷胶卷,7:30人们都已散去。
我出发经植物园去五老峰、三叠泉,途中遇见两位北京的游客,决定先去三叠泉,8:20到达三叠泉西门(门票28元)。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回合,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大盘石,形成三叠,故称三叠泉。仰看与俯视蔚为壮观,是庐山最奇伟的瀑布,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雪后去三叠泉的路途充满了危险(有人说三叠泉已经封路),四周到处都是雾淞、雪淞和冰淞,分外妖娆。我们穿谷而行,几乎看不到游客,有两个南方的游客半路回去了。石阶的小路上处处是冰雪,上坡累,下坡滑,尤其是麻姑岩向下的石阶路很陡,上下有3000多级石阶,是最艰辛的路段。树上被太阳晒化了的雪象雨一样落在石阶路上,冰雪水混在一起使路更加难走。我背着摄影包和三角架,端着相机,重心很低地、侧步徐徐前行。有一次踩在湿面的冰上滑倒,我用身体保护着相机,滑下十几级石阶,肘关节磕得青紫,一身是水。当到达观瀑亭,看到完整的三叠泉时,劳累和痛苦都忘却了。不断地选地点、支三角架,装好照相机,不停地拍照。10:40开始原路返回,由于从早至此滴水未进,加上负重高强度运动,我已精疲力竭,两眼发黑冒金星,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到小卖部就是胜利。麻姑岩有个小卖部,要向上爬1700级台阶,在向上爬的途中,艰苦之极,气喘得令人窒息,一次一口气只能爬20级台阶,不敢坐下休息。开始每次还数台阶数,后来连数台阶数的力气都没了。终于到了小卖部,我匆忙地买了三根火腿肠和一瓶可乐,一口气吃完,总算换过气来了。来回的路上各种奇异的雪景不断被摄入镜头,12:30终于回到了三叠泉大门口。我走到了这个季节别人不敢走的“人迹罕至处”,体会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滋味和感觉。
12:50到了五老峰,门口告示:道路正在施工,停止游览。天气格外的好,晴空万里,我们在山门前照了张像,就去植青路中段的黄丹口、大口彩虹瀑布景区(门票15元)。下了公路,沿小路向南步行15分钟到了黄丹口,这里视野开阔、风景秀丽,能遥望五老峰、骆驼峰、南天一柱、迎客松,近看浴仙潭、彩虹瀑布、情人石;沿石阶路向下可到观瀑亭,大口彩虹瀑布,高百米,挂在绝壁上,给人一种飞流之直下三千尺的感觉。
14:20回牯岭镇,我必须在银行开门的时候取些钱。取完钱后,15:00重游如琴湖、花径、锦绣谷、仙人洞,浏览天桥、蟾馀石、游仙石、人头石,及双狮戏球、观音梳妆、鹰嘴探壑等怪石群,作为对昨天的补偿。
16:30去牯岭镇西南的大天池、龙首崖,沿小路向西10分钟,到了文殊台,峰顶寺庙是观赏云海、落日、晚霞和佛光的佳处,只是冬季人稀少,庙门早早就锁上了,最佳的观落日、晚霞的位置进不去。再向南拾阶而下走10分钟,来到龙首崖。龙首崖是块悬崖绝壁突出的岩石,其势如龙昂首,奇险无比,是庐山的标志景观。我支好三角架,装好照相机,在这里等候观日落(季节不对,现在看不到晚霞)。17:08太阳收起了光芒,变成了红色的圆球,这里的落日比小天池的大,更壮观,尤其落日即将消失在天际时,落日与云雾构成一幅拱桥的景观,很是奇特。我不断用75-300毫米的焦距镜头和24-85毫米的焦距镜头拍下落日的景象。在往回走的路上,整个山林隐没在幽暗中,除了风声,就只有我的脚步声。
18:30回到牯岭镇的驻地,放下装备,赶紧去吃饭,早饭和中午饭只吃了三根火腿肠、一块巧克力和两瓶水,晚上一个人要了一个鱼头火锅好好地吃了一顿。计划明天去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的计划。
12月15日7:00起床,吃了早饭,背着行李去汽车站,坐8:30庐山—九江的汽车去九江。下山的路上,随时抓拍,山上晴空万里,东面西面的云海似波涛涌动,半山腰云雾弥漫,到山下是阴霾的天气。汽车上坐了五分之一的乘客,9:40到达九江市浔阳东路的长途车站。

 照片:  http://album.chinaren.com/album.php3?aid=541181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