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csoul(电脑幽灵·System Busy...)
整理人: pcsoul(2001-03-03 08:34:01), 站内信件
|
风风火火的千禧年终于过去了,千禧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喜悦,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感叹!
千禧年的INTER可谓是磕磕碰碰的一年,业界老大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首先是1GHz的大关首先被AMD突破,接着就是P3 Coppermine 1.13GHz的处理器由于技术的问题而被全部回收。似乎证明了0.18微米的铝导线生产工艺下,Coppermine的核心似乎在突破了1GHz后就很难在有所作为。
2000年的E3展示会上,采用Coppermine 核心的Celeron的出现虽然给Celeron系列注入了活力,但是INTER依然固执的将新Celeron的外频锁定在66MHz,这就使的在低端CPU市场上毒龙的各个方面都要凌驾于Celeron之上。
难道INTER真的就要输给AMD了吗?INTER是不会这样的。良好的工艺品质和兼容性,绝佳的超频性能及配套设备的稳定和低价位,INTER可以说和AMD在千禧年打了个平手。而年末发布的P4更是让INTER在一次坐上了速度之王的宝座,为INTER不太风光的市场打了一剂强心剂!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INTER在千禧年的这几款处理器吧!
(一) INTER P3 Coppermine 处理器。
采用新的FC--PGA封装,370根针脚,内置32KB 的L1 Cache和256KB L2 Cache。起始频率为500MHz,外频为100MHz或133MHz。支持双CPU工作及SSE多媒体指令集,内核电压为1.65V。是INTER用于中高端的主要产品。由于新的P3 Coppermine采用了更先进的0.18微米的工艺和内置的全速256KB L2 Cache,使它较老的P3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且具有良好的超频性能。在各项测试中都有良好的表现。
(二)INTER Celeron2(Coppermine-128)处理器。
采用了P3 Coppermine的核心,只是L2 Cache由256KB减少为128KB,L2 Cache的性能有所降低,同样支持SSE指令集,初期核心电压为1.5v,而后核心电压加为1.7v(提高了超频能力),外频为66MHz,起始频率为533MHz。Celeron2相对于以前的Celeron 300A处理器具有更强的超频性能和性价比。新的Celeron2同样是用来主攻低端市场的。但目前对于AMD的毒龙处理器赛洋2由于66MHz的外部频率拖了赛洋2的后腿,影响了它的性能的发挥。
(三)INTER P4 Willamette 处理器
代号为Willamette的P4可谓是INTER在处理器市场高端市场上唯一可以与AMD的雷鸟1.2G处理器抗衡的处理器了。也给INTER的面子上添了些光。P4采用同样的0.18微米的制程,铝导线连接。内部集成了64KB的L1 Cache和256KB-512KB的L2 Cache
。属于IA-32架构的P4采用了全新的内核架构及全新概念的NETBURST(网路爆发),包括长流水线技术(Hyjper Pipelined Technolog),追踪缓存(TraceCache)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SSE2指令集和400MHz系统总线(QDR)技术,且P4支持P3和雷鸟都不支持的64位整数SIMD运算。由于新的架构和核心,使它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2000年的INTER与AMD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相信2001年绝对是有过之而不及啊!在INTER方面,首先会推出外频为100MHz的赛洋2 800MHz处理器,接着将推出代号为Timna核心的新赛洋,起始频率为850MHz,届时66MHz外频的赛洋将不会在推出,赛洋将全部过度到100MHz外频。而采用0.13微米制程,代号为Celeron-T,外频为133MHz的赛洋将于2003年推出。作为主流的P3,明年将推出代号为Tualatin的新Pentium3,采用0.13微米制程,核心电压加为1.7v,超频性能更加强悍,且明年内
P3(Tualatin)只支持133MHz的P6总线,支持200MHz双泵总线的P3(Tualatin)可能在2002年出现。而高端的P4将推出代号为Northwood的新P4,起始频率为2GHz,0.13微米制程,478根针脚。届时代号为Willamette的P4将退出市场。而2001年真正值得我们期盼的就是INTER的64为处理器----安腾(Itanium),采用IA--64架构,不在兼容IA--32架构,同时引用了全新的浮点运算单元,大大加强了其浮点运算能力,它将是处理器市场的一场革命。
总之,新的一年将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最后忠心的祝愿INTER一路走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