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走近西藏>>心情回放>>西藏风情—介绍篇 N>>文化传统>>文学>>西藏文学简介:当代文学[转]

主题:西藏文学简介:当代文学[转]
发信人: xiaossl(萧十三狼)
整理人: weiniduge(2001-03-02 05:01:42), 站内信件
当代藏文文学创作起始于五十年代。一批藏族学者开创了社会主义藏文文学创作的先河。

擦珠·阿旺洛桑(一八八零——一九五七年)是一位黄教活佛。西藏和平解放后,他在《西藏日报》任职的同时,创作发表了《金桥玉带》、《欢迎汽车之歌》、深刻反映了康藏、青藏公路通车给西藏带来的可喜变化。《歌颂各族人民领袖毛主席》、《世人同声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爱国青年大团结》抒发了这位宗教学者从寺庙走向全国,关心五洲四海风雷的宽阔胸怀。

江金索朗杰布(一八八七——一九七二年)出身大贵族,后任西藏自治区文教处长、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他一九六二年发表的《欢迎文成公主进藏》巧妙地把历史上的文成公主和在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返回拉萨演出话剧《文成公主》的藏族演员们联系起来,追索历史,纵观现在,热情歌颂了藏汉民族坚不可摧的团结和友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藏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发掘和科学整理,进一步振奋了民族精神。一批中年作家积极用藏文写作,获得成功,青年作家也争相效仿,为藏文刊物撰稿的藏族作者达400余人,形成一支用藏文创作的队伍。《三姐妹的故事》是一篇情意盎然的中篇小说,既采取了以叙述为主揉以诗歌的传统形式,又以新的视野观照和反映复杂的生活。短篇小说《花园里的风波》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创作奖。藏文作品保持和发展了藏族传统的文学形式,其中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拥有广大的读者。

新时期的文学既是民族的文学,又是开放的文学。它既植根于西藏民族生活的土壤,重视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勇于吸取兄弟民族文学的先进经验,借鉴西方文学的有益因素。许多现代流行的艺术流派和表现手法,都在当代西藏文学中留下了鲜明的踪迹。各民族文学、东西方文学相互交流,新旧文学观念交替,雅文学和俗文学相互竞争,古代文学、民间文学和现代文学形式同时并存,藏文创作和汉文创作都得到了发展,组成多色彩、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学格局。

民族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冲突中,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自己,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出西藏文学的个性,这既是新时期民族振兴精神在文学中的表现,也是作家们在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认真进行民族文化反思的结果。文学论文集《引玉集》、《文学、民族的形象》和论文《关于藏族文学作品的民族特色》,分别就作家、作品、民族语言、习俗、心理素质、藏族古典作家的创作道路进行了认真探索,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理性把握。


转自西藏在线


----
其实,我很肤浅。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