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nyx(江南雨轩)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9:41), 站内信件
|
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出家前是位太子,身处皇宫,自然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但是问题来了,贵为太子,为何悲观得要苦行、出家、直至创立宗教?
其实像他这样的人,吃喝穿住都不愁,引发其痛苦根源的实际上便是释迦族的种族歧视问题!举一个不太妥当的例子,有一家人,很有钱(当然是自己赚的),住大别墅,开豪华奔驰,吃穿名牌,照理说活得很滋润,但是四周的邻居却认为他家钱来得不干净,对其家人不是不理不睬,就是翻白眼,鄙夷唾弃,各位想想,在如此情形下,这一家子生活能过的舒坦么?
言归正传,谈谈种族歧视问题。追溯印度历史,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勇悍的雅利安人就侵入了印度,而印度原有的土著居民则一部分迁入东方,可以说,释迦牟尼降生于其中的释迦族就是这部分人的后裔(今尼泊尔境内)。由于这块地方很少来往雅利安人,其文化不属于婆罗门文化圈,而被西方婆罗门认为是低劣的民族,颇受轻视。而历史恰恰证明了为何释迦牟尼老哥要在这块生长着“被人轻视,没有开化”的人民的土地上宣传宗教。正因为释迦牟尼亦生长在这块地方,他的国家在所难免不被婆罗门鄙视,于是产生了悲观,而这种悲观主义完全是基于该地人民群众的普遍情绪,遂“一呼百应”,信徒狂增,为以后宗教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现在想想恩格斯的这句话,点的尤为透彻:“宗教是由身感宗教需要并了解群众宗教的人(们)所建立的。”当然,鉴于释迦牟尼的自身感悟,建教的根源也就不言而喻了。
P.S: 完全是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 上海社区历史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