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nooper()
整理人: 77blues(2001-02-28 13:27:05), 站内信件
|
近日,科健KGH6380型手机以3500元的价位大胆入市,这是科健自去年9月正 式介入手机市场以来推出的第四款新机型。“中国科健”董事长郝建学宣称:“ 科健3年内要进入手机市场前4名,并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
与此同时,“康佳”手机以周润发为形象代言人的15秒广告也在新闻联播后 的黄金时段亮相。康佳总裁陈伟荣指出:“康佳手机要在3年内达到10%的市场份 额,5年内占据20%的市场份额。”
深圳另一家经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确立的国产手机定点企业———中兴通 讯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中兴902型手机本月也将正式上市。深圳的产业基础及配 套能力使其发展移动通讯产品顺理成章,而企业不断树起品牌大旗正使其成为国 产手机的演兵场。
“动了真格的”
“周润发的出场费是一个8位数,康佳手机仅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投入就会达 600万元/月,并且这种投入一直会持续到康佳手机家喻户晓。”康佳通讯科技有 限公司市场部李晓彤用数字表达康佳对手机市场的不吝投入。
另据康佳集团通讯开发中心经理李海林介绍:仅在购买研发设备方面康佳就 投入120万美元,上马新的手机生产线又投了300万美元,未来3年康佳对手机的投 入不会少于5亿元。
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杨明虽然对该公司在手机广告、研发方面 的具体投入都讳莫如深,但外界分析:扛起国产手机第一杆大旗的科健仅在广告 方面投入就达到8位数以上。
杨明指出:每隔3个月科健就会推出新机型,这代表着我们对手机市场是下了 决心的。他用“供不应求”的来形容科健手机上市以来的热卖,“科健成功地介 入了一个新市场,现在月供量达到了5万部,并且已经形成了年产手机300万部的 生产能力,明年科健的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发挥生产潜力。”
中兴通讯早在2年以前就决定上马手机项目,其移动产品事业部李雨林小姐称 :目前中兴已投入了数亿元用于研发和建设生产线,手机年生产能力已达到300万 部。月末将10000部902型手机在全国各地中心城市铺开。“随后中兴还推出拥有 6个专利的189机型,中兴已经有了充分的储备,介入手机市场的加速度会越来越 快。”
价格并不决定一切
“明年科健手机会继续保持价格的稳定性,科健KGH6300和KGH6380的价位与 国外知名品牌不相上下,品质决定一切,贵有贵的道理。”杨明认为国产手机没 有必要走低价倾销的路线。关键是全线产品都有吸引力。
康佳本月推出的3118型手机的价位确定在2000元以下,李海林说:“在高交 会上康佳手机得到的反馈信息令人乐观,这个价位完全可以被市场接受。康佳第 一批手机的月上市量为10000台,明年以3—5万台/月的量出货,李海林认为:价 位最低的手机未必卖到最好,市场调查表明1500元———2000元所占的份额最多 ,因此中档偏低机型比较适合市场。但康佳决不会依靠单一产品在手机市场立足 ,明年年底高、中、低档手机全线产品将全部上市。
中兴单频具有数据输功能的902型手机价位区间定在1500—1800元,双频189 机型定价在1800—— —2000元左右,先在中低档市场做价格试探,先后再推出具 有竞争力的高档产品是中兴的策略。
研发重于泰山
似乎没有企业把价格作为杀手锏,但所有即将投入市场竞争的企业都把研发 的重要性挂在嘴边。
上一条手机生产线的投入要比上一条彩电生产线至少贵10倍,但要保障产品 品质,必须拥有自己的生产线。杨明称科健在研发方面投入非常大,因为每一款 产品的技术投入就会达到几千万元。
康佳与朗讯公司的深层次合作正在进行之中。李海林介绍:“康佳已将50余 名手机工程师招至麾下,并从美国引进工程师。研发成果已体现在最新推出的手 机上,适合中国手机消费者的功能今后将陆续推出。康佳今后对移动通讯的研发 投入要占销售额的10%。中兴通讯移动事业部副总经理宫正军指出:中国有技术 开发实力的公司一定要静下心来进行踏实的基础研究,不能为盲目追求企业效益 而把手机市场搞成贴牌产品的混战,中兴准备利用在通讯设备制造领域多年经验 积累和技术网络优势来闯手机市场。据称:目前中兴在手机关键部件———射频 模块设计上已实现了突破,一旦投入规模生产,该部件的成本就会下降100多元。
国产手机志存高远
对于康佳公开表示在手机市场要用5年的时间走完彩电10年路程,业内有不同 观点,有关人士举了一个例子,索尼和松下是全球著名的家电品牌,但其手机产 品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足挂齿。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国产手机与国外品牌相比,技术力量与知名度目前看来 都逊色一筹,但其文化背景、销售网络具有一定的优势,丰富的中国市场开拓经 验,能够充分理解中国消费者心理,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构成了国产手机的切入 点。
虽然目前中国手机企业较之国外品牌还不成气候,所占市场份额不足5%。但 表面上的弱势,并不意味着在未来市场不能扮演主角。这也是今天中国企业正忙 着介入手机市场的信心所在,彩电和电脑领域已有先例。
据悉,有着敏感嗅觉的国外著名手机商正在与有关从事手机生产的中国企业 进行秘密接洽,商讨合作事宜,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或许很快就见到“手机混血 儿”在诞生。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56.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