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inehome(还没睡)
整理人: clarafire(2001-03-28 13:40:18), 站内信件
|
清晨从中甸乘车离开,开在去往丽江古城的路上。路途很远,但是并不让人气闷,因为有一路的美景相伴。随着盘山公路的起伏盘旋,眼中的景色变幻无方。右首边看去,一条清流始终相伴,不过由小溪变为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中间有地势极跌,形成声势颇为惊人的飞瀑。
导游是藏族人,名字忘掉了,不过都叫她贺导(意思是姓贺的导游,至于真的姓什么,天才记得,藏族人的姓也特长,我是真的忘记了)。她个子不高,人也不漂亮,脸色显出典型的高原人的红色。不过,倒是她一路歌声相伴,使山势棱角分明的曲线有了柔和的变化,这条车辆很少的道路一定会记得她的歌声了。
去丽江古城会途经虎跳峡、长江第一湾,而我们因而也顺便游览了一下虎跳峡。
去虎跳峡前途经一个小镇,大家下车休息一阵。停车的路边是一户人家,穿过门厅是一个小小的庭院,但是由于主人的匠心把这个庭院变得优雅别致,红花绿树,生机盎然。在这里会发现这种地方,我不禁想去拜会一下主人。不过,左转右转,不见有人,只好作罢。不料刚想离开,却见绿树从中走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中提着一把浇水用的喷壶。看起来不象是藏族人,我刚想询问,他向我微笑致意,却快步走开了,给人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
车子再次出发,半个钟头后就到了虎跳峡镇(或者叫虎跳镇,我记不清了,或许当时并没太在意的原因),时间已是中午。吃过饭,正准备开车上山到虎跳峡,不料车子出了点问题,司机驾车去修理。我们只好换乘当地的出租巴士,没想到错有错着——山上挤满了各种车辆,我们原来乘坐的大车根本无法通过,而这些当地的出租车却可以见缝插针,自由得多。而且这些人当地人头也熟,管理交通的巡警总是让他们优先通过,因而我们很快就上了山。我对后面还在那里等候的比我们早来很多时间的游客感到深深的歉意,不过还是比较高兴能够不耽误多少时间就可以到达虎跳峡了。
虎跳峡的名字源于江中的一块石头。金沙江水在到达这个地段后,由于穿过峡谷而激流澎湃,而恰在激流中立着一块大石。有传说原来有老虎从这面岸边跳到石上,借力又跳往对岸。所以,这块石头就叫虎跳石,这段峡谷也被称为虎跳峡。
从陡峭的石阶盘旋而下,可以一直到达虎跳峡江边。攀爬石阶确实很是辛苦,于是那里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专门用类似轿子的东西把不想走路的游人抬上抬下。不知道你见过划杆没有,其实这种东西更像划杆,只不过用布蓬换了藤椅。我很是鄙视那些坐轿子上下的人,因为抬轿子的人实在太辛苦,给人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明明觉得他马上就要倒下了,却偏偏支撑着抬下去了。不过回头一想,不禁哑然失笑:如果人人不去坐轿,那些人岂不是衣食无着。天地间存在的事物总是有她的道理,不过有些过于残忍罢了。
到了江边,但见江水奔腾咆哮,石上溅起点点飞沫,形成一片水雾,竟在阳光下闪耀着彩虹班的光彩。先是到照片中这个有护栏的地方拍了一张照片,不过心中颇感不足,于是,顺江边石头攀援而下,一直攀向江边。
正自庆幸得计之时,上面传来一声呼喝:你不要命了,上面的石头随时可能掉下来!听罢,虽是心有不甘,仍然迅速爬了回来,心中暗自可惜没有掬一捧金沙江水。
江流咆哮之声很快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现在我有时间慢慢观察一下这块虎跳石。石头很大,石质坚硬,看来应该是火成岩或是变形岩。虽是峡谷,两岸仍是甚为开阔,看来传说就是传说,老虎再厉害也跳不过去了。不过,话说回来,老虎根本不会到这里来,更不会从这里跳过去,因为这里没有母老虎:-)。当然得首先假定那只跳峡的倒霉的老虎是公的。
从山上下来,天气转阴,一会儿工夫,雨丝轻洒,一切都浸在朦胧之中。司机早就修好了车,看来也养足了精神。车子发动,新的旅程又开始了。
路两边景色稍稍有了点变化,偶尔可以看见一两块青稞地,田里青稞青青郁郁,煞是精神。一会儿就感觉到疲倦,不知不觉中睡去了。
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车子停在路边,问了才知道是到了长江第一湾。长江在这里画了一个“V”字,掉头向东流去,如果没有这个第一湾,应该就没有如今奔腾到海的长江了吧。
---- 在你睡觉的时候我还没有睡
竭尽心力也想不起你是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