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轻松话题>>◆◇≈ 版 务 管 理 ≈◇◆>>〖旧版回顾〗>>轻松一刻>>笑话>>不是笑话的笑话--精品杂文(二)

主题:不是笑话的笑话--精品杂文(二)
发信人: netstar()
整理人: liuyangok(2001-02-23 23:47:06), 站内信件
                                农民出身
                                  诸 晓
    知青下了几年乡,文章写了一箩筐,说不完的苦啊,流不完的泪。而庄稼人世
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洋房,没坐过汽
车,都没有谁觉得奇怪。好不容易熬到今天,城里人有事作了,叫上班,农村人
找了份工作,叫打工。城里人没事干了,叫下岗职工,政府牵肠挂肚,社会万分
关注,呼喊再就业工程,农村人被炒了鱿鱼,丢了饭碗,就是无业游民,人一多
就成了盲流,很让人鄙夷的两个字眼,政府担心,社会嫌弃。北京不是有人说吗?
乡巴佬把公共汽车挤得!
    中国人的户口,是个让中国人头痛不已,外国人迷惑不已的问题。说白了,
吃粮的差别,就是身份的差别,这滋味我早就领教过了,当我们十里二十里的背
着米袋子上学的时候,压弯幼稚脊背的,更多是城里同学的目光:我们有粮票。
等到毕业了,城里同学遥身一变,成可待业青年,而我们农家子弟却是不用待业,
也没有业待,职位早就安排好了,不设编制,名额无限,不管有每没有地种,一律
叫青年农民。当然,上了大学的可以例外,那就算跳出农门了,从他一代起,猿进
化成了人,阶级已经分化了。
    所以,农民的定义,与其说是一种职业,不如说是一种出身,而中国人讲究出
身,并非自今日开始。古时代,无家无业,社会没有分工,出身也没有差别,等到
私有制一产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皇帝世袭,子孙万代,王公大臣,也准许荫袭
三代,老祖宗已拿命换了子孙们的饭碗。致东汉以来,更是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
类,清朝的八骑子弟,骑地与生俱来。现在,城市阶级的子女,并非赤条条来,里
头夹七夹八的东西,娘肚子里就捎上了呢。
    曾国藩镇压革命,清政府论功行赏,使其位极人臣,但他心里总不踏实,为啥,
他不是进士出身。《红楼梦》里赖尚荣能到外地任知县,却走不出在贾府当奴才的
阴影。张勋的一条辫子,更是从满清拖到了民国。失业的城里人,还叫工人 ,真正
的"无产阶级",办公司炒股票挣了大钱的乡下人,媒体也叫你一声企业家,但前面
一定要冠以"农民"二字,提醒你别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根本,你再有钱,也甩不
掉那条又黑又粗的乡巴佬的尾巴。
    外国人买卖爵位,中国人买卖户口,而且生意特别兴隆。而据说有血性男儿李
君见义勇为受伤致残,可办不到因公致残的证明,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是农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顺便提醒一些古道热肠厚道的庄稼兄弟,要么扔了良心,要
么趁如今政策开放,买个"农转非"的红本本儿;要不,一旦有一天管闲事,不要说
伤,就是死了也是白搭,悼词上只能说是不幸去世,而不能称牺牲,牺牲是烈士用
的词语,你是个农民,也配作烈士么?
    后记:国家新近出台了小城镇户口管理条例,而天津等地招考公务员又放宽户
口限制,消息传来,还是十分高兴的。毕竟,属于农民的利益,终归又还给了农民。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3.161.18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