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各类进口音乐>>乐队乐人>>The Wallflowers>>The Wallflowers:Breach(破裂)(transshipment)

主题:The Wallflowers:Breach(破裂)(transshipment)
发信人: whitesnake(maya)
整理人: kgb(2001-02-23 20:55:17), 站内信件
乐评人: 离开


摇滚老炮的子女们如果也玩摇滚的话自然会引起比其他同辈中人更多的关注,John Lennon的儿子如此,Bob Dylan的儿子也不例外。所谓子承父业,他们从父辈那里所继承的不仅是家族的荣誉,也是额外的压力。 

    The Wallflower的第三张专辑《Breach(破裂)》发行了,也许关注的人要比他们的歌迷多得多,因为the Wallflower是Jakob Dylan的乐队,而他的父亲-没错,正是大名鼎鼎的Bob Dylan。还好,这张专辑是成功的。在这张专辑里不仅有着the Byrds、the Band和早期Jackson Browne的影子,它与另一个摇滚历史上的伟大人物-Tom Petty有着更紧密的联系:Jakob嘶哑的嗓音和乐队在这张专辑中所推崇的新古典主义都像极了70年代晚期的Tom Petty,而Tom Petty的歌曲总是让人想起the Byrds里的Roger McGuinn,有趣的是McGuinn的发音明显是受到了老Dylan的影响,--哈,一个穿越于时空之中的古怪圈套。The Wallflower的现东家Jimmy Iovine曾在那个时代制作过Petty的专辑,不知道这是不是个纯粹的巧合? 

    The Wallflower的这张专辑和他们上一张销量百万的《Bring Down the Horse(放倒那匹马)》(‘96)有所不同,Jakob Dylan和他的乐队在风格上做个改变,他们用长时间的大音量吉他、嘎吱嘎吱的自我陶醉和陡然的急转代替了原先单刀直入的个人忏悔。《Bring Down the Horse》在销量上虽然取得了多白金的佳绩,但专辑的后半部分歌曲平淡无奇,甚至可以说是呆板,而《Breach》整张专辑做的相当精细,连一次失足都没有,简直是天衣无缝。 

    也许是因为《Breach》整体性太强,居然没有一支像“Six Avenue Heartache(第六大街心痛)”和“One Headlight(一个前灯)”这样能够脱颖而出的歌曲。最有可能成为热门歌曲的只能是“Letters From the Wasteland(发自荒地的信)”,它那种平稳轻松的节奏令人想起“Headlight”,歌词神秘却又引人注目,合声汹涌澎湃,主唱强健有力。不过,现实中的首支单曲是“Sleepwalker(梦游者)”,--这张专辑中节奏最快的歌曲,里面有着聪明的和声对唱,“丘比特,不要丢掉你的弓箭/Sam Cooke不知道我知道什么(”。 

    虽然前制作人T Bone Burnett被长期经纪人Andy Slater(Fiona Apple,Macy Gray的经纪人)和艺术家Michael Penn所替代,但出现在上一张专辑中那些老炮们还是又回来了,特别是Heartbreaders的吉他手Mike Campbell和鼓手Matt Chambertain,他们为乐队温和的风格带来了更多的力量。键盘手Rami Jaffe的演奏也是至关紧要的,他自90年代初以来就一直在队中,他手下的Hammond B3所发出的厚重的混浊的声响很容易让人想起在Petty像“Refugee”那样的经典中Benmont Tench低吼的助阵。 

    然而,在今天,Jakob肩上的压力不仅来自于他的DNA。在过去的四年中,摇滚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是rap-metal横行的年代,在雄性激素席卷一切的流行缝中,我们似乎很难找到忠实的歌迷,--不算Bizkits他们那拨的。那么,the Wallflower作为一支纯粹的吉他乐队该样立足呢? 

    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无法确定吉他乐队的下一张专辑会是什么,看看Radiohead就知道了,坚守自身的Dylan和他的同伴们成了近十年里最后的希望。我们希望《Breach》能带起一批相当数量的歌迷好让火焰继续燃烧下去,--就像是一块滚动的石头。 


----
我苦、我悲、我惨!
神啊,赐予我力量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