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ql.004(蝎子)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3 16:45:56), 站内信件
|
“尔买力”在我们许多人的概念里是“善行”的意思。其实,它是阿拉伯语(al-amal)的音译,真正的意思是“工作”。如果在该词的后面加上(assalih)这么一个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它才被限指“善行”。 “尔买力”涵盖人一生的全部行为——无论其善恶。因而,我们不仅把洗大、小净、朝拜真主、施济贫人等称做(好)“尔买力”;把偷盗、行奸、赌博、喝酒、吸毒等称做(坏)“尔买力”;也可把洗脸、刷牙、穿衣戴帽、待人接物等生活中的日常行为称为“尔买力”。真主说:“你们干‘尔买力’吧!真主及使者和众信士都将看见你们的‘尔买力’,你们将被送到全知幽明的主那里去,而他要将你们的‘尔迈力’告诉你们。”(9:105) 既然“尔买力”泛指我们现世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那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常常涉及到“立意”这个问题。什么是“立意”呢?所谓“立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举乜帖”。它在我们的宗教生活和宗教仪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们礼、斋、课、朝等项功课中的命脉。是任何善行都不可或缺的条件!是绝不容忽视的! 它将对其行为者最终是获得真主的赏赐、还是受其责罚起很重要的作用。 穆圣说:“所有的‘尔买力’都与‘立意’有关,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立’的‘意’。” “尔买力”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坏尔买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买尔绥也梯”。这类“尔买力”是不可能凭借“立意行善”而变更其性质的。比如有人挣不义之钱,准备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建寺。挣不义之钱是“哈拉木”!是非法的!它的“哈拉木”(非法)的性质绝不会因为立意者准备将之用于建寺而变为合法的。这是不言而喻的! 另一类是“好尔买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尔巴代梯”。在这一类“尔买力”中,“立意”是必须的,是“瓦哲卜”。举个简单的例子,大热天人们都爱洗澡,有人也不“立意”就三下五除二地冲个凉。这叫“尔代梯”(习惯),是没有“赛洼布”的;而若他冲凉时,“立意”借此接近真主,那这个“冲凉”就可被列入“尔巴代梯”中,从而可蒙回赐。再举个例子,有人身置沙漠,既无小净又失去了大净,方圆数十里没有人烟、也找不到水,而礼拜时间已到。他只得以“土”代水。但他土净时仅“立意”大净、而没有(或忘了)“立意”小净,那么,他以此“土净”去礼拜是无效的。他必须为小净重新“立意”,并再此“土净”后方可入拜。但假设他懂得教法,把大、小净的“乜帖”同时举上,那么,“土净”一次就可以了。这就是“立意”的好处之一。 第三类“尔买力”是“木巴哈”,就是教法所允许做的。如前边所说的穿衣戴帽、接人待物的礼仪等日常行为。这些“尔买力”只要你“立意”藉此接近真主,同样是会有“赛洼布”的。退一步说,如果有人举意干一件善行,而后由于诸多因素没能干成,真主都会命天仙为他记录上一件善行的报酬的。穆圣说:“谁要是立意干一善功,那么,既使他没干成,也会被记录上这件善功(的报酬)。” 如果“善行”是人的躯体,那么“虔诚”则是它的灵魂!“善行”如果离开了“虔诚”、离开了“一心为主”这么一个崇高目的,那它就似行尸走肉般一无是处。同样“虔诚”若是没有“善行”来做它的血肉之躯,亦是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的。君不见经典中记载:后世之日,清算场上,有多少为了被人们称为“有学识的人”而授人解惑的学者、有多少为了被人们夸为“英雄、勇敢者”的烈士们;有多少为了被赞为“念得好听”的“嘎仁”(《古兰》朗诵家)们被送入火狱。他们有“善行”,但他们的善行的目的不虔诚!他们有功修,但他们的功修不是一心为主!他们的善行、功修是为了今世的目的。所以,他们的归宿是火狱。真主说:“不然,你们选择了今世的生活,其实,后世是更好的。”(87:16 - 17) 如果说,有善行的人,只因他们的目的不纯、心地不虔诚,都会是这样的结局,那没善行的人该会是何等下场呢?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干罪的“板呆”,但真主是恕饶人所有罪行的宽恩者,他是会饶恕我们的。” 我们说:真主是宽恩的,这毫无疑义!但请你告诉我,假设你在地里撒上大麻的种子,它会长出小麦来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真主赏赐你眼耳口鼻、衣食住行、妻子儿女、智慧财产等一切必需物及装饰品,而你竟对真主的恩惠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似不知水深的鱼一样生活在主恩的汪洋里,不对真主感恩戴德,不去向主叩拜,反而放任自流,一意孤行,不遵主命、不远主禁。这样下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真主说:“他们问罪人们的情况:‘你们为什么坠入火狱呢?他们说:我们没有礼拜,也没有济贫,我们与妄言的人一道妄言。’”(74:40—45) 因而,我们必须为后世——真主给敬畏者们许诺的——乐园生活打下基础!要快干、多干“好尔迈力”!要重视起“立意”这么一个大意不得的问题,虔诚为本,一心向主,争做一个优秀的两世吉庆的“板呆”! (完)
---- 我愤怒`我病态`我象罪恶一样丑陋,我靠敏感活着并凭此反击,我了解生活的意义,但它对我毫无用处,虽然我知道这世界有美好与善意的事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