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ocking75(西蜀后生)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4 11:15:07), 站内信件
|
天师道二十四治——上三治之一:鹤鸣神山太上治
四川省的大邑县有一处闻名于中国的庄园,这就是“刘文采地主庄园”,现更名为川西民俗建筑艺术博物馆。大凡经历过革命传统教育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这所庄园。
然而,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就不为川西以外的人所知了。
不过,道学,或道教界内,可能不知道鹤鸣山的很少。因为,鹤鸣神山是道教创始人张陵学道、修道的场所。
鹤鸣山、青城山、(青城)天国山一脉相连,属邛崃山系东支脉。“青城天下幽”,幽静,是修行人最需要的环境特点。据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所著《神仙传-张道陵传》中说:“陵年五十,方退身修道。闻蜀民朴素可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夺二十四治,改为福庭。”可知,鹤鸣山实为张天师学道传法之地。
鹤鸣神山太上治上应氐宿(二十八宿的青龙七宿之三)。传有二十四洞应二十四气,七十二穴应七十二候。现今的四川省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仅存天谷、雪消、飞鼠三洞。
鹤鸣神山太上治既为道教名山,自不乏道教人士的踪迹。据传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道士杜光庭曾居鹤鸣山,并留有《题鹤鸣山诗》(载《全唐诗》卷八五四)。大邑县民间也流传着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在鹤鸣山的仙话。还有张三丰写的两首诗传世。诗云:
沽酒临邛入翠微,穿岩客负白云归。
逍遥二四神仙洞,白鹤欣然啸欲飞。
道士来时石鹤鸣,飞神天谷暑长生。
只今两涧潺湲水,助我龙吟虎啸声。
鹤鸣神山于1967年后损毁较大。1987年,全真龙门派二十一代传人张至益回鹤鸣山任住持复兴道教圣地。89年对外开放,1993年,香港飞雁洞一行十九人寻根到鹤鸣山,并出资修建三圣宫,1996年落成开光。立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大师题《汉天师道发源地碑》。海内外道学、道教人士,多有入川走访、研讨、观光。鹤鸣神山又重现惜日圣境。
正所谓:
西游万里已关天,采药名山亦宿缘。
老柏干宵如许寿,幽花泣露为谁妍。
台粘石凳扪箩上,灯耿云房扫榻眠。
安得仙翁索米术,一生留此弄寒泉。
——陆游题诗《夜宿鹤鸣山》
----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