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rdour(加菲猫)
整理人: qiangben(2001-03-09 14:09:43), 站内信件
|
“水洗三孔”谣言的澄清
作为孔府、孔庙、孔林的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与该事件有牵连的曲阜市旅游局,我们在这一被某些不识时务的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事件中,曾多次出面严肃澄清,但仍有许多因体制改革导致既得利益受损的一部分人及个别团体,勾结某些新闻媒体,通过夸大其词、张冠李戴、混淆视听,以发泄其对体制改革的抵触和不满情绪。为此,我们再次出来澄清事实,以免引起群众更大的误解,和作为领导的我丢了乌纱帽甚至坐牢。
为做好迎接庆典和圣光之旅的启动仪式,安排禁区内孔庙、颜庙职工打扫卫生。个别职工用水冲地基,水溅到了有彩绘与粉刷的墙上。事发后,市里对此高度重视,态度明确,立即组织有关人员严肃调查,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
一、孔府、孔庙、孔林,作为众多旅游者的游览胜地,却落满了大量鸟粪污物,既有碍观瞻,也不利于保护文物,同时危害着游客的健康。我们本着爱护文物、保护游客的良好初衷,进行了大扫除。要知道,我们对游客的健康有无比的关心,一个积满灰尘、到处是细菌的地方怎么能为现代爱好健康的旅游者所接受呢?除去灰尘,把那些细菌干净、彻底地冲走,甚至是那些深藏在木头里面的、墙壁里面的,我们也要把它淹死,纤尘不染是我们对自己工作的严格要求,因此水洗是必要的。试问那些对此非难的人,难道你不洗澡吗?
二、那块元朝的石碑坏了?坏了好呀!不就是一块石头吗?坏了可以换新的。再说了,能让封建社会残留的大石头阻挡住我们前进的车轮(注:前进的卡车轮)(再注:当时好像是在倒退,不,是倒车)吗?
三、关于孔府内重光门“恩赐重光”金匾金箔脱落问题。这块匾是明代1503年所制,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经实地查看,因为彩绘长期得不到维修,风吹日晒而爆裂脱落,并非打扫卫生所致,不信?你去晒晒太阳看,别说500年了,就算连续晒个3、5天还不许擦防晒油,看你脱皮不脱皮?
四、洗去封建社会的尘埃,迎接新世纪的阳光,这是我们这一代文物工作者光荣、伟大、艰巨的历史使命。一切从我做起,从封建礼教的圣地开始,当年文革“炮轰”不倒,现在用水冲!
五、其实,刚才说到的水洗是不存在的,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流行说法而已,根据我小舅子、二姨父、大姑妈严格而细致的调查,事实上,我们的员工在清洁中只是用了一块湿抹布,轻轻的擦了2.5下,一些人有意地夸大其词只是为了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罢了。
六、经过我们的更为全面的调查,许多人证物证表明,我们前一条中提到的湿抹布纯属子虚乌有,事实经过是,有个工作人员当时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喷了些口水而已,哪里是什么水冲呀?
七、经过再三取证,根据最先进最科学的DNA测试显示,证明那个打喷嚏的肇事者并非我处工作人员,而是一经过的游客。由于是游客所为,因此我部门不能承担任何责任。由于该游客已经无处可寻,因此只好不了了之,善后事宜由国家用纳税人的钱来弥补。就让那个不知名的游客遗臭万年吧。
八、据我堂弟——也就是曲阜市公安局长说,不排除那个喷口水的肇事游客就是XXXX报记者,要不他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难道是巧合?我们将会拿他的口水做化验。哼,除了他谁还有这么多口水到处喷人?
九、此外,根据我们掌握的消息,那个曝光,不,捏造“三孔水洗”事件的XXXX报记者系法X功人员。其故意捏造耸人听闻事件的歹毒居心路人皆知。另一可靠消息来源称,该记者由于泡曲阜旅游局局长XXX的小姨子未果,妄图通过故意捏造事实,以图打击报复。
十、我姑父的表弟的堂姐夫是XXX,就算三孔水洗了,又怎么样?TNND!
十一、凡愿意为我们说话的记者、媒体,调查事件真相所需差旅费、稿费、交际费、辛苦费、食宿费、出国考察费等一概由我方负责,所有费用一概以现金支付,决不需要任何受款凭证。
曲阜文物旅游服务处
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曲阜市人民币政府
2001年2月16日
附:我为什么是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人
一、我,一个扫盲班毕业的高材生,认识汉字503个,在进入了2001年新世纪的今天,尚不知文物为何物,你说我本人算不算地道的“出土文物”?
二、任何白酒都能喝一斤以上,像我这样的同志能不培养吗?
三、还是那句话,我姑父的表弟的堂姐夫是XXX。
四、靠,你以为我想当什么鸟“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呀?其实我想当的是银行行长,庙里那些铜钱能拿来用吗?有一次偷偷拿出来当小费给小姐,人家都不收。
其实理由何止百条,但我认识的字实在太少,写不出来了,郁闷。
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人 王破坏
2001年2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