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chcp(老猫)
整理人: flysoft(2002-04-07 22:40:15), 站内信件
|
成渝情结细说
对于成渝两地,我是有点发言权的.地道重庆人,在成都念了四年大学,也有成都朋友.感觉论坛上的朋友偏激的居多,客观理性的偏少。于是想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成渝二地,人群性格,城市气质大相径庭
中国还没有哪两座城市象成渝二地,地理,文化上同处一个领域,血缘上又如此接近(家里有对方亲戚的太多了),可细说起来在人群性格,城市气质上却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的 。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作为西南乃至西部最具实力,同时也是中国最有潜力的城市,双方自有一番争斗。无庸置疑,成都在诸多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这得益于几十年来作为省会城市及地理条件的优越。
重庆不可撼摇的历史地位及知名度
历史上天府之国极少战乱,人民安定,经济繁荣,出产丰富。现实条件和盆地意识使成都人自然滋生不小的优越感。而重庆长期作为四川乃至西部第一工业基地,为全省全国都做出煌煌贡献的同时,却在经济转型期被庞大的国企包袱给耽误了,直辖前的重庆是这样一幅图画:企业萧条,工人失业,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市容破败......这自然也给成都人的优越感提供了口实。但据我在成都朋友口气中探知,他们对重庆还是有神秘感乃至好感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没到过重庆)。这得益于重庆不可撼摇的历史地位及知名度。
室友以有我这个"打得走"重庆朋友为豪
我有一室友,在谈及成渝二地时,对重庆也略有不敬之词,但他在向他的朋友介绍我时,却总不忘重重加上一句:"重庆的"。显而易见他在别人面前以有我这个重庆朋友为豪。在我们那个学校,重庆同学在羡幕成都的舒适条件同时,从未丢弃对家乡的自豪感。这是重庆固有地位与传统影响的作用,也是重庆崽儿顶天立地,自信自尊的必然。同时,我们这帮重庆崽儿在学校成渝之外的同学中口碑不坏,方言就叫做:"打得走"。(与此同时成都人就差多了,几乎所有北方人都看不惯他们)。
重庆直辖后,我们自然欢呼雀跃,北方人见我们就称"牛逼"。而成都则是打翻五味罐,不是个滋味。后来重庆电话升位,改区号,一个成都人酸溜溜的说:"不得了啊,直辖市......."这就是成都对重庆的态度,轻蔑之,敬畏之......总之较复杂。
存在就有它的道理,好坏之争,其实没有必要
关于两地性格好坏之争,其实没有必要,假打不耿直与否,干燥没修养也好,那只是处世风格与行为方式的差异,我认识的许多成都人都很不错,肯帮忙,随和,也很风趣.重庆不也有不少假打自私的人吗?不同的性格特征是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人文渊源所形成的,存在就有它的道理,以此把人群分为三六九等是极端错误的。还有雄起之争,火锅源头之争,李伯清之争,统统没有实际意义!
西部开发需要智慧与汗水,踏实与苦干,而非茶铺,更不要拳头。
不过,还想指出两地自恃为豪,实则包含极大劣根性的东西.成都人生活环境闲适,并把此作为一张牌向外打,有时也许会过头。去年邀约一位成都女士来渝玩耍,她感叹重庆人太不会利用空间,"把人民广场,解放碑,朝天门全摆上茶铺该有多好",令人哭笑不得 .重庆人挂在嘴边有两个字:"梗直"。可是更多的是无原则的梗直,甚至口头上的梗直。西部大开发更需要我们的智慧与汗水,踏实与苦干,而非茶铺,更不要拳头。
轻蔑重庆的成都人,殊不知重庆几十年来把创造的大部分财富输送给了省会成都
从个人感情来讲,我当然喜欢重庆,也欣赏成都。但我决不能忍受的是一小部分狭隘的成都人对重庆毫无道理的轻蔑。他们动辄羞辱重庆暂时落后的市政建设,殊不知我们几十年如一日挥汗如雨,把创造的大部分财富输送给了省会成都;他们动辄夸耀他们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殊不知那只是大自然的恩赐而非自身的努力;他们从来以盆地的中心自居,不把西南以及西部其他兄弟城市放在眼里,殊不知重庆在半个世纪以前担负着整个亚太地区,全球一半人口反抗纳粹暴政中心枢纽的重任;他们动辄指责重庆人没文化,欠修养,殊不知大山大水的血气抚育出了邹容,江姐,许云峰,刘伯诚,聂容臻......
重庆成都,终归是兄弟,勿自己窝里斗,让别人抢了先才是正理
新旧世纪交替,西部开发号角正紧。成渝兄弟应联起手来,共同应对挑战.两地经济互补性很大,互相也有供对方吸取的长处。成都的雅致,重庆的大气,成都的精明,重庆的豪爽,成都的人文气氛,重庆的求变雄心,统统是优点!终归是兄弟,勿自己窝里斗,让别人抢了先才是正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