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nliang(懒汉)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26:00), 站内信件
|
《死囚漫步》
死囚的不赦下场是因为其杀了人,但是,杀人的难
道仅仅就是杀人凶手一人吗?影片《死囚168小时》向
我们提出了杀人的还有政府甚至是受害者自身的令人惊
省的回答。
该片讲述的是一个极富人道主义的善良修女排除成
见,帮助一名死囚不断上诉并真诚地作他的性灵辅导员,
最终使死囚良心发现的故事。影片立意高新,摒弃了以
往一惯的对罪犯的打击、鄙斥态度,注重从人道层面上,
探入人物内心,把罪犯中的罪犯即死囚也充分地当作一
个人来审视、看待。善良的柏海伦出身富庶家庭,为了
回报社会,她作了独身的修女。她读过《圣经》,她了
解上帝,在她眼里,只要是人,都有自尊,因此,她可
以为众人不理解地去尽心帮助一名公众视其为动物、牲
畜的死囚并与他建立平等、真诚的关系。当然,她也对
受害者极为同情,也为受害者家属内心的极度痛苦而深
深感染。但是,在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中,她还是站到了
死囚的一边,因为不管死囚是否有罪,他毕竟是一个需
要尊重的人,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无私的“爱的面孔”
正是他们最为渴求的。最终,海伦的努力换来了死囚的
良心发现,人道发挥了它巨大的感化力量。但是,人道
是绝对的、普遍的吗?对罪犯的人道是否就意味着对受
害者的极大不公呢?这对矛盾怎样解决?这正是令海伦
最为困惑的。因此,她也只能抱憾自己毕竟不是神了。
从情感角度而言,观众们大都对罪犯恨之入骨,他们是
会赞成《旧约》所言的“以眼还眼”的。但是,当我们
以冷静的头脑作些理性的客观分析,我们是否会发现这
罪恶确实不是罪犯一个人造成的。世俗、司法对罪犯们
一惯的歧视、贬斥,社会客观对堕落青年的听之任之,
这些无不是造成一出出罪恶的间接的潜伏凶手。《死囚
168小时》从一个问题的少有人注意的另一侧面向观众
们提出的发人深省的问题无疑是具有人性内含和社会意
义的。此外,该片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如
对死囚是否可以用看似人道而实则反人道的新式死刑;
死囚应不应该始终被人歧视与否定等。这些内蕴颇深的
社会道德问题更是拓宽了该片的思想内含。
---- 我喜欢电影音乐! knliang.xilubbs.com
http://www.yeshe.net/bb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