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eiaiqing(大禹·没爱情)
整理人: zchcp(2001-02-16 23:20:39), 站内信件
|
四川外语学院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首批创建的普通外语高等院校之一,始建于1950年5月,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由二野军大学员和一野西北军大俄文大队学员两部分共同组成,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西南俄文专科学校和四川外语学院几个时期。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余秋里、刘华清和杨秀峰等先后莅临视察或题词鼓励。郭沫若、季羡林、戈宝权、许国璋等著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先后应邀来校讲学。
隶属于重庆直辖市的四川外语学院座落在重庆歌乐山麓,嘉陵江畔,校园总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院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和壮大。学校已从单一的俄语专业发展成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和法学、新闻学、对外汉语等多语种、多专业,包括研究生和本专科教育、成人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外语教育及培训基地。学校现设有国际法商、国际文化交流、成人教育、史迪威文理4个二级学院,俄语、英语、英语语言文化、法语、德语、日语、社会科学7个系,教育部直属出国人员培训、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3个教学部,高等教育、北美、中外文化3个研究所和国务院机电外贸培训中心,在重庆和四川办有14所附属或附设外国语学校。学院面向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学生5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三年制专科生约3000人,成人教育学生、出国短期强化培训生和留学生2000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精神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在编800余名教职工中有教师47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170多人,讲师近150人,70%的教师曾在国外讲学、进修或学习过。半个世纪以来,已为外交、外事、外贸、国防、教育、科研、管理、新闻、出版、旅游及其他部门培养高级外语人才5万余人(其中各类出国短期强化培训约2万人),其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和世界约50个国家。
学校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以"团结、勤奋、严谨、求实"为校训,按照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突出听、说,拓宽方向,适应需求,注重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重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进行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共开出200多门各语种专业课程。所有专业均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英、俄、法、德等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电教设备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高级专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国外2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接受了数百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美、英、法、德、日、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400多名外籍专家、学者和教师先后来校任教或讲学,常年聘请有近20名外籍专家、学者和教师任教。
学校重视和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已正式出版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世界儿童》和《四川外语学院》院刊等3种刊物。已编辑出版的《俄语教学词典》、《英语教学词典》、《英语缩略语词典》、《外国文学史》、《加拿大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和专著,受到社会普遍赞誉。每年发表论文百篇左右。1978年以来,有17项科研成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8项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学校图书馆藏书累计达60余万册,形成了以语言、文学类藏书为主,外文书比例大,外国语言文学原版图书丰富,语言工具书比较齐备的特色;各类中外文报刊达1200多种;已实现微机管理和服务。学校电教馆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各种现代化视听设备、音像资料和卫星接收系统,学校计算机考试与培训中心具有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授予权。一座现代化的综合大楼正在建设中。
根据党的十五大制定的科教兴国战略、学院"九五"计划纲要和学院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要求,四川外语学院将不懈努力,努力探索培养新世纪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新路,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祖国经济的腾飞作出更大的贡献。
---- 装无辜 装可怜 装优雅 装乖巧
装单纯 装受伤 装懊恼 装善良
我并不怕谈恋爱 不怕爱得失败
只要过程够精彩 爱错可以重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