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山城故事>>★ 百川纳海在雾都 ☆〖西部明珠重庆〗★>>☆【重庆地方风俗】☆>>重庆人的啤酒江湖

主题:重庆人的啤酒江湖
发信人: zchcp(老猫)
整理人: hearter(2001-11-21 00:51:41), 站内信件
   因为足球和啤酒,重庆是一座拥有双重激情的城市,这是两种让人想疯狂和想飞的东西。重庆人肠直话脆砣子硬,腰里暗藏豪杰心,长期以来崇尚英雄主义。而在和平年代,这种情结只能停留在足球场虚拟的战争里。所以重庆球市火爆如千朵野花扎成一束。而战斗的胜利和失败需要一只大碗来宣泄,自古成败皆是一碗酒,所以重庆的啤酒销量直追自来水厂。据传有人写信给有关部门,要求给家里安装两个水管,一为自来水管道,一为啤酒管道,把啤酒商感动得想给每个重庆人挂勋章送锦旗。于是便有人扔出话来:重庆人不喝酒,酒厂就要做不走。
  重庆人喝酒多为两种方式,一用海碗,一用瓶吹。用海碗喝时桌上至少有六、七条好汉赤膊相对。碗一字排开,倒酒者一手一瓶左右开弓,瓶口向下流水作业。完了发声喊,两横一竖:“干”,先下三碗润润喉再说。其中夹着巾帼,左手提着刚在球场看台边狂欢时扭断的高跟鞋,右手就是一碗啤酒往嘴里倒。而用瓶吹者多为三两知己相聚,半盏淡茶,一瓶啤酒,就黄昏夜色,把那心里话胸中事一一细说。待到霜冷露凉,七、八瓶啤酒下肚,然后哼那小曲,唱那《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一摇一晃地去拜见老婆。老婆当然很生气,于是便发誓再也不这么干再也不这么晚回家。老婆遂喜笑颜开,并开啤酒庆贺。至于下回,当然是照喝不误。久而久之,老婆也就习惯了,习惯了也就默认了。
  重庆之男女老少,皆已习惯以啤酒为饮料。有小孩三、五岁即能小饮,先杯而后碗,待到八、九岁,放学回家便去开冰箱,取一拉罐一气喝掉大半,嘴里还嚷:真解渴。我有一友老艾,一日不喝如隔三秋,街上一遇熟人,开口就是:“要不,咱们‘吹’两瓶去?”
  老重庆时代买啤酒还得“搭菜”,要买啤酒需同时买上一份菜。那时几无瓶装,全用一有阀门的大塑料桶用卡车拉来,置于街头巷尾小店沽卖。且销路好到买啤酒得排队,多是抱了洗脸盆、温水瓶、大茶缸、水壶去等候。若是去得晚了,就会看见沿街的商店齐刷刷地挂出“啤酒已售完”字样。你顿足捶首没有用,啤酒欢迎你下次请早。
  重庆人直,厌斯文,喝啤酒一般不择地方,有个位置是个地儿就行。所以街边的几拖几是最热闹的地方。啤酒江湖一般表现在划拳上,并谓之“南北战争”。人马分两边,一切拳上过。一晚下来,圈子就越喝越大,中途若有人加入战团,先干三碗再入座,入座需和每人过招划一拳,重庆人谓之“走一圈”。整个场面激昂火爆,只见硝烟不见血。也有例外者,不猜拳行令,端了杯碗独饮,你不需劝酒,他则无事啜几口,欢乐则自己把自己放“下课”。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啤酒江湖。早两年我总爱和几个兄弟伙狂饮,四人一箱啤酒,喝得豪气拿云,直把武二当同谋,喝完高歌各自离去,翌日照旧,相互越发觉得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后众皆散去,每每念之,心底黯然,而唯有酒浓如故。
    走,兄弟伙,现在口渴得很,吹两瓶去:)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