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证券投资>>传新华社报送中央关于股市问题舆情动态

主题:传新华社报送中央关于股市问题舆情动态
发信人: fqchentao(福建男孩)
整理人: tu__tu(2004-12-02 13:36:55), 站内信件
传闻而已,未知真假,仅供参考,请投资者自重!!! 
    **省委联合**省证监局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了解有关证券经营机构、证券咨询机构和广大投资者对当前我国股市暴跌以及证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反映,现整理如下: 
    一、部分股民投资情绪非常低迷,对证券市场失望、绝望,成为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动荡因素。一些股民因投资失败对政府和社会产生强烈对抗和仇视,在网络的一些论坛上许多股民情绪激烈,对政府强烈不满。还有许多股民声言要组织各种请愿活动。许多投资者反映,我国股市从2001年至今下跌将近1000点,这是国内外绝无仅有的罕见情况,股市市值损失约8000到10000亿元,股民平均损失在60%以上,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不少股民认为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不但没有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果实,反而遭受到近乎洗劫一样的损失。这种状况完全使广大投资者失去对股市的信心,打击了股民入市投资交易的热情,在股民中弥漫的不满、失望和怨恨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重大隐患。 
    二、股民普遍认为我国股市暴跌不是股市内在规律所导致,而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政策不当。股民反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股市的定位不准,出现严重偏差,仅仅把股市单纯的看成是企业圈钱的场所和无偿、无息、方便快捷的资金源泉,而没有把股市看成是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金融服务的场所。从2002年起,各个上市企业融资大概有500亿左右,但代价却是让股民损失10000亿。证券监管部门和决策层总是单纯把"融资"多少作为成绩宣扬,股民十分反感。其次是在开放股市增发政策上把关不严,不顾许多上市公司质量低劣、包装上市、不讲信誉的现实情况,一味的推动公司上市速度,推出高价增发政策,导致丑闻不断,黑幕重重。许多上市公司是一年包装,二年上市,三年亏损退市,大捞一笔就走,投资者的利益丝毫没有保障。 
    三、股民认为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许多股民认为首先是政府在违背了诚信原则,表现在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政策多变,许多政策落实不到位。其次是上市公司不可信,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在企业报表上弄虚作假,制造种种虚假的繁荣和利润,为达到上市目的不择手段。再次,还有许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从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团出发制造种种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引起投资者的迷茫和混乱。种种不讲诚信的市场参与者让普通投资者失去了判断力,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信任,仿佛证券市场就是一个坑蒙拐骗的场所,受害者总是对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怀着良好愿望的投资者。 
    四、许多股民认为盲目推出中小企业板,即二板市场是对股市极大的伤害。股民反映,在各种条件和环境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推出中小企业板加大了股市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增强了许多企业的投机心理。中小企业板在我国目前的状况只是迎合和满足了部分利益集团的需要,破坏了社会公平,再次把股市搞成了部分企业圈钱的场所。 
    五、股民认为不合理的退市政策更加损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股民认为,我国有着特殊的国情,我国的股市也有自身的特点,在不考虑我国股市实际的情况下就盲目借鉴国外股市的企业退市政策是极为不合理的。退市实质上是退掉了流通股股东的权利,受伤害最严重的是普通投资者。这个政策客观上把上市公司的亏损责任转嫁到了普通投资者身上,导致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受损。 
    六、股民认为我国当前股市成为各种利益群体的争利场,受伤害最深的是投资者。由于内在的缺陷,我国股市长期处于不景气的状况,此时受利益驱动,一些政府部门官员、企业代言人、经济学家、金融学家都从自己代表的利益集团出发频频发言,向公众发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预测,加重了股市的混乱局面。另外,我国股市存在政出多门的弊端,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多头管理、争权夺利导致许多政策互相矛盾,更加使股市成为洗劫投资者的场所。股民们参与了改革开放,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本身应该率先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血本无归,损失殆尽。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