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jxwjh(逍遥*彩霞)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4-11-28 22:36:31), 站内信件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让我对古人这诗是深有感触!
客观的说,我的母亲不是个合格的女主人(嘻!这话让她老人家听到了一定会打我的头),因为身体的原因,除了收拾家她很少做饭,记忆中,她老人家做的饭从来没有爸爸的香,也不会做针线活,我们的棉衣都是大姨和别的亲戚帮忙给做的。
妈妈不太会做家务活也不会做针线活,但她却织得一手好毛线活,一团团的毛线,经过她的手很快就变成了一件件暖和漂亮的毛衣、毛裤。每到秋风起的时候,妈妈就早早的给家里人织好了预备上,周围的亲戚朋友也都跟着沾光,那是有求必应的。
从小羡慕妈妈的这本事,但性格如男孩般好动的我无法真正静下心学母亲的本事。一直到上大学,女孩该会的本事除了做饭炒菜其他我是一概不会,更别提织毛衣了。大学里的女同学都比我大,好多都已经有了男朋友,恋爱中的她们每到冬季的时候,总是三俩一伙的上街买回各色的毛线,利用一切空余时间飞针引线的忙碌,给自己的男友预备温暖牌的过冬衣服。看着她们脸上挂着那幸福的笑容,让我好生羡慕嫉妒。
后来自己也恋爱了,“被逼”总算是学会了织毛衣,但就是没学会织毛裤(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想学,怕累),恋爱中给老公绞尽脑汁织、参考编制书织的毛衣着实让好多人羡慕,但自己的毛裤还是妈妈给织。结婚有了孩子后,妈妈又多了两个劳动的机会,一条条平整暖和的毛裤带着她老人家的体温和爱,在严寒的冬天替我们抵挡风寒。
一年一年过去了,妈妈老了,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眼睛也花了,织毛衣的时候没有从前那样快和麻利。几年前,为了陪患血拴病的爸爸养病,他们老两口搬到了农村去住。一次去看她,她给了我两百块钱,让我到街上给她买回来四斤红色的细绒线,她指定要红色的,当时我不知道她的用意,但还是帮她买了。
一个多月后去看她时,妈妈拿出了两条织得平平整整的绒裤,让我捎给弟弟和弟妹,并且告诉我老公和我的她会尽快织出来的,不久,我们两个的绒裤也织好了。妈妈如释重负的告诉我,她老了眼睛不好,这是她最后一次给我们织绒裤了,以后她就不干了也干不了了,她让我接班。
看着手里的绒裤,我的心里酸酸的,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接过绒裤,我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却下定了接过妈妈手里针的决心。
现在,我终于学会了织毛裤,儿子、老公、弟弟、同学、亲戚、父母、邻居……都穿过我亲手织的,小小姑和表弟家比儿子小的外甥也跟着借光,捡儿子穿短的穿,还美得够呛。
妈妈给我织的那条红绒裤我一直不怎么舍得穿,看到它我就好象看到妈妈灯下费力的一针一线的织的样子,就能感受到母亲无比的关爱。
爱的接力棒我接了过来,那根根铁针将会把爱传下去……
----
下海者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