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hui-mu-xue(水暮雪)
整理人: chgirl2001(2004-11-29 23:26:33), 站内信件
|
关于“侠之大者”这四个字,最早出自《射雕英雄传》。老猫说“比如没有黄蓉,哪个郭靖估计在江湖也就是个人见人欺的凯子。”郭靖并非依赖黄蓉而成长出来的男子,他的名字中有个靖字,其父郭啸天念念不忘的是靖康之耻,郭靖是李萍和江南七怪的心血,可以说,他自小就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注定他是英雄,为什么哪?他在童年,就知道救下哲别,他已经具备了一颗善良和向往英雄的心,这是极其难得的。所以在日后,他抗拒成吉思汗屠城之令,挽救数十万苍生,在下没有看出和黄蓉有什么关系。至于第四十回华山论剑则是武侠小说中的颠峰之章节,他对成吉思汗说出了这句话,“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让那个弯弓射雕的英雄念着英雄两字死去。包括《神雕侠侣》,郭靖站在襄阳城楼,黄蓉看着旁边的丈夫,心理那段描写就不引用了。在两部书中这种场面非常的多。
老猫朋友所说的都是以现代观点阐述武侠,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也存在偏颇之处,比如上面对郭靖的看法。在下是看好老猫的,此文绝非拍砖,也非支援某人打击老猫。而是以文会友,所以阐述一下何者为侠。
用梁羽生的话来说,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达成侠的手段。因此在下觉得武侠这两个字并非一个固定的观念,没有一种历史记载它在历史上客观存在,可以是用三言两语描述的事物,她是一种历史记载与文学想象的结合,社会因素和心理想象的结合,包括当代需要和文学需求的结合。
“侠”这一概念,最早韩非子曾说: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史记》·《游侠列传》曾用大段文字描述武侠。
侠客要经历四个过程:仗剑行侠,快意恩仇,笑傲江湖,浪迹天涯。这已是过去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模式,也是极其吸引人之处。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前代不共戴天的仇恨,换到后代却是火热的情感,激化矛盾情感冲突升华主题。当今时代常将侠客和骑士,还有侦探相互比较,看其中的共性和个性。
金庸和古龙等众人将武侠小说推至颠峰,让人不由设想,大作家的出现,可以提升一种类型文学的品位。就连张恨水都说,(他不以武侠而见长,但是他的文学成就非同凡响),他在《我的写作生涯》中说道:“倘若真有人能写一部社会里层的游侠小说,这范围必定牵涉很广,并会涉及社会经济,这要写出来,定是石破天惊,惊世骇俗的大著作,岂能震撼文坛而已哉?我越想这事越伟大,只是谢以仆病未能。”沈从文在《湘西·凤凰》里称赞湘西混合着浪漫情绪和宗教意识的游侠精神。并说:“游侠精神的浸润,产生过去,且将形成未来。”此言深得我心。 两位大师都对武侠给予极高评价,绝非老猫兄弟之道德,拳头,老婆,门派四大规则那么简单,武侠已经形成,并非古惑仔一般混迹江湖。老猫没有象写某些文字那样真正接触到武侠的灵魂,期待老猫成长。呵呵。也将此文送给老猫,期待您更精彩绝伦的文字。注;我盼您的文字能让我在BBS上说一个“好”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