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aoliang_111(过客)
整理人: zzz123654789(2004-12-03 14:50:07), 站内信件
|
《题女娲山女娲庙》二首,
一:
揽辔金房道,崎岖难具陈,
浮岚长作雨,冷气不如春,
少见宽平野,多逢臃肿民,
欲知平处远,巫峡是西邻。
二:
突兀隘空虚,它山总不如,
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
女娲传说遍及海内外,影响深远。女娲的起源于安康,最可靠的记载见于宋代文史泰斗欧阳修和宋祁编著《新唐书》。《新唐书》卷四·地理志在安康平利县条目下特别指出“有女娲山”。《华阳国志,汉中志》载“……又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刘林注:“[作道]在今陕西平利县东。”《九域志》载:“金州西城县东有女娲山,建有女娲庙”。《舆地广记》、《明一统志》及新发现的孤本明代《陕西通史》也都有平利女娲山、女娲庙的记载。女娲山又名中皇山,此名《山海经》有载,是人们将女娲尊为“中皇”而得名。光绪续修《平利县志》卷二载:“中皇山即今女娲山,女娲山西北与伏羲山接”。伏羲山在平利县西河乡境内,民间又叫伏羲山为“高皇山”。平利女娲山,是文献记录女娲文化较早的载体。
安康市位于祖国版图中部、陕西东南部,国土幅员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国土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国土面积的11.4%。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海拔高低相对差为2794.6米。安康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在省际之间,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即东与湖北省(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万源、城口、巫溪)接壤,位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故有方志称安康为“东接襄沔、西达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
从比较可信的文字资料看,有关安康的书面记载可追溯到商朝末年。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称“华阳黑水为梁州”,梁州即相当于今汉中、安康、商洛一带。商周时期,安康为庸国辖地。东周时期,由于地处楚蜀、秦之间,所以在战争频仍、割据不断的情况下时而隶楚,时而隶秦,变更频繁。在秦惠文王列元十三年(前312年),秦王国在秦楚争霸中占取了汉江上游地带后,首次在汉江北岸(今江北中渡台一带)设置了西城县,隶属汉中郡,直到西汉时期,西城县一直是汉中郡治所。从此,安康始称西城县。自此,标志着安康建城之始。 全市辖汉滨区、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旬阳和白河共一区九县,3个市区办事处。总人口293.24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25人。全市有回、满、蒙、白、侗、壮、东乡等23个民族聚居,汉族占总人口的99.1%,各民族团结和睦,勤劳奋斗,共谋发展。
安康市隶归长江水系,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宁陕、镇坪12°C左右,其他各县15°C左右。全市日照时数1600—2000小时。年降水量在750毫米—1100毫米之间。全市无霜期210—270天,平均8个月以上。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多雨并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
1983年,一场百年不遇的、人力难以抗御的特大洪水淹没老城,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从这年7月上旬开始,陕南普降大雨、暴雨,吞纳了秦岭南麓、巴山北坡的全部降水的汉江,洪流汇集,水位陡涨。到31日,安康暴雨如注,汉江水位涨势迅猛。中午,始终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地、县领导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立即决定动员城区群众转移。由于缺乏必要的警报系统,城区许多居民又听不到广播,不了解水情,行动十分缓慢。下午4时,城堤各口开始下闸,粮库一袋袋面粉也用于堵口防漏,为更多居民撤离争取时间。下午5时,汉水迅猛抬升,地、县防洪指挥部坚持在老城指挥抢险,督促群众转移。下午6时,洪水以每小时0.75米速度上升,很快淹没汉江大桥,数万居民加速南撤。晚8时20分,汉水洪峰汹涌越过城堤,聚积历史隐患而又十分单薄的城堤,在东部喇叭洞、北部潘家坑、纱帽石段三处相继决口,洪水排山倒海般自东而西倒灌老城,全城陷入一片汪洋,近两万多群众被围困在高楼层顶上。8月1日1时30分,汉江水位达259.25米,洪峰流量达31000米/秒,老城三层以下的楼层淹没于洪水之中,困于楼项的灾民,惨遭渴、饿、淋和伤痛的煎熬。党中央、国务院收到安康呼救,当即指示武汉、兰州军区空投救生器材和食品。天微亮时,人们迎着黎明展开水上营救幸存者的拼搏。6时起,水位开始下落。中午,徐山林副省长乘飞机到安康和地县领导研究救灾措施。下午,来自西安、郑州的多架飞机向城区空投20副橡胶皮筏和大批救生衣、救生圈。解放军总后二十六团、59210部队工程团1000多名指战员投入了抢险战斗。临潼四十七军所属舟桥部队,星夜兼程奔赴安康。汉江大桥刚一露出水面,水电部第三工程局车队便将火车从汉中运来的救灾食品抢运过江。2日下午,国务院副秘书长吴庆彤率领中央慰问团14人,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一起,乘飞机到安康,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3日,省政府18个省级厅单位奔赴安康,慰问受灾群众,协助救灾。8日到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兰州军区政委萧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和副总理李鹏,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先后来安康视察灾情,对救灾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及时拔给城区生产救灾款4000万元。
这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是建国后安康,也是全省最大的水灾事件,安康城区18000户、89000余人受灾,870人丧生,经济损失约4.1亿元。在洪水迅猛吞噬老城的严重关头,全城党政军民万众一心,同洪水进行了一天两夜的生死搏斗,一些干部、职工为抢救人民生命,抢救国家、集体财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尉剑飞、石平安、马吉饶等17人,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在抗洪抢险中一大批党员、干部、战士、职工做出了突出贡献,34人荣立一等功,86人立二等工,211人立三等功。灾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安康地县领导干部全力以赴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生产救灾之中,使灾民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有效地防止了疫病的发生。在安康人民生产自救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纷纷捐款捐物,伸出援助之手,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和9个省会以上百个单位的捐款达223万元,粮票、食品、粮食达230多万公斤,衣物61万多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有力地支援了安康人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
面对新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实施东西部互补的大开放、大开发战略,特别是西康铁路建成投运,包(头)--北(海)南北大通道西康段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汉江水资源综合开发的新一轮启动,使得安康市区必然要冲破历史、自然和经济的封闭,在周边西安、武汉、重庆三大城市辐射下,通过南北与东西的三条铁路、汉江水资源综合开发,以及包北高速公路南北大通道建设,而成为承接三大城市辐射、对外发散经济张力的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和陕西水电能源基地的秦巴腹地区域中心城市。必将在全市城镇化进程中,对加快小城市建设、扩张市内城镇规模、发展壮大农村集镇、形成以乡镇为基点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加工中心,县级城镇为县域经济综合功能枢纽,重点县城为工业产业基地、安康市为区域交通、商贸、文化、特色产业、旅游为一体的秦巴腹地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格局,发挥其积极的带动作用。
----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百万汉子怒吼秦腔。文川武乡英雄地,濂池让水礼仪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