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hanglu()
整理人: zhanglu(2004-11-13 11:50:17), 站内信件
|
三年多来,中国铁通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业务收入37%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令业界瞩目。一批省级分公司秉承铁路人严明的纪律和半军事化的作风,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辽宁、广东、河南、山东四省分公司,经营业绩尤为突出,成为铁通集团的“明星”。
辽宁铁通强大网络支撑业务拓展
从2001年3月成立到现在,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辽宁铁通以14个地市分公司、4个铁道通信服务中心为支点,以年平均185%的增长速度,在15万平方公里的辽宁大地上崛起,为社会通信水平的提升和辽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辽宁是一个铁路交通大省,铁路专网的通信设施基础雄厚。辽宁铁通在成立之初就拥有了一个与中国铁路同时诞生,经过几十年建设而形成的独立的通信网。然而,这种优势起初又有着相当的局限性,因为沿着铁路一字排开的“蛇形阵”,最缺少的就是能够向周围城镇迅速进行扇状辐射的功能。为了实现拓展社会市场的目标,辽宁铁通同时开展了长途通信网、本地电话交换网、城域网、互联网和互联互通五大建设工程。
2003年,辽宁铁通共完成工程建设基础项目681项。其中新建长途通信网1123公里,累计达到4785公里,管内县以上所在地覆盖率达到93%以上;基础网东北环的速率达到40G,使管内各地市分公司与沈阳均具有2.5G的传输宽带,满足了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完善本地交换网方面,3年来辽宁铁通新增本地交换局、所632处,交换机容量增加131万线。在城域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三年累计新建地下通信管道2259公里、6458孔公里,敷设城域网光缆3988公里。在互联网建设方面,2003年初辽宁铁通利用自有资金实施了省内的互联网项目,在14个地市分公司新上了交换机、专用路由器及接入服务器,为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依靠强大的网络实力,辽宁铁通因此提出了“以路内市场为依托,以路外市场为主战场,保存量,抓增量,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经营策略。在路内市场深入挖潜,努力构建以铁通为源头、以铁路为中介代理、以与铁路相连的众多大客户为终端的经营链条,共同创造服务价值,力求达到双赢或多赢。在路外市场,以实现迅速扩张为基本追求,以积极发展大客户为主要战略;以认真寻求影响力大,融资能力强的合作伙伴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基本手段;以创建个性化品牌,实行捆绑式服务,锁定用户群为最终目标,不断向城区腹地延伸,在本地固话、长途固话、国际固话、数据互联网、IP电话、网元租售等业务上努力实现规模发展和全面经营。
三年多来,辽宁铁通新电信运营商的形象在辽沈大地牢固树立,政府、机关、厂矿、学校以及住宅小区、商场等,都刮起铁通电信服务的“绿色台风”。截至2004年5月,辽宁铁通新增电话用户达88万户,发展大客户上千户,所属14个地市分公司,社会市场年经营收入全部超过了1000万元。 (程晟)
山东铁通特色服务巧谋发展空间
山东铁通成立于2001年2月28日,负责铁通在山东省17地市及济南铁路局管内的电信业务经营。山东是电信大省,为避免处处和传统运营商进行“短兵相接”的同质竞争,山东铁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企业拓展市场的着眼点放到了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服务上。
网络是特色业务的基础,山东铁通始终坚持网络建设先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为差异化服务提供网络支撑。凭借着强大的基础网络,山东铁通从发展战略的高度确定了新技术和新业务发展的地位,并专门组建了新业务开发推广领导小组,以大客户经营、合作经营、综合信息服务和新业务发展作为四大主攻方向,体现出以产品特色、区域特色和服务特色为内涵的铁通特色,朝着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发展。面向政府机关、各大团体、企业单位的呼叫中心业务是山东铁通倾力打造的一张特色品牌,经过三年多的实践,目前该业务技术日臻完善,功能更为丰富,已成功为潍坊、淄博市政府开通了“12345市长热线”,架起了市长与市民沟通的桥梁,为政府听取市民呼声、接受市民监督提供了畅通的信息渠道。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简化通信联系方式的需求,山东铁通还率先推出了一号通业务,克服了当今手机、座机、小灵通号码繁多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以一号通多号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服务特点,引领了简捷、自助、全方位的通信服务新时尚,一推出就得到了各层次个人及集团用户的青睐。基于铁通骨干智能网开发的VPN虚拟专用网业务,满足了来自各地区同一客户群体对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业务的综合需求,使众多驻鲁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扩大了市场规模、提升了企业形象。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客户加盟铁通,铁通新业务正在山东各地逐步开花,为山东的电信市场培育了诸多新亮点。
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山东铁通先后发展了山东大学、潍坊市人民政府、临沂金锣集团等综合性大客户300多个,固定资产从公司成立时不足10亿元,快速增加到20多亿元,市场收入连续两年实现翻番增长,固定电话从不足4万部,快速发展到50万部,增长了近13倍。三年多来,山东铁通共接入互联网用户5万户,发展无线寻呼用户31万户,新业务发展更是保持了200%以上的增长速度,呈现出基础扎实、发展强劲、后劲十足的良好态势。 (陈晨)
河南铁通科学管理打造高效企业
公司成立三年多来,河南铁通坚持“大客户、合作经营、综合信息服务”三大经营战略,秉承铁路人严明的纪律和半军事化的作风,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初期运营经验不足、网络建设资金不足、网间问题严重、市场竞争环境复杂等许多困难,积极主动地与政府、兄弟运营企业进行沟通,赢得支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增强内功,取得了长足发展:总收入以年均近50%的速度递增,社会公共市场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40%,人均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9.5%;网内固定电话用户数量三年增长了近两倍,利润从无到有,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70.3%,总体业绩在铁通集团中位居前列。
河南铁通始终把科学管理放在企业发展最根本的位置上。总经理刘学孔认为:“河南铁通的事业要发展,要壮大,需要资源,需要技术,需要政策,需要人才,但最需要的是科学管理。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才能使资源、技术、政策、人才发挥最大效益。”为此,三年来,河南铁通始终不渝地倡导科学管理,营造科学管理氛围,规范管理行为,并将2003年确定为“规范管理年”予以推进。公司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流程体系,使计划、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网络建设、运行维护等管理水平得到科学提升。在员工的管理行为中,养成了重视对经营管理活动的原始资料、内外部参考资料、工作动态等的记录、积累、整理、交流、分析、测算的习惯,使经营活动更加理性和科学。公司的整体运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河南铁通十分注重决策的科学性,把决策建立在充分调研和科学数据的基础之上,率先在全行业中建立起了“固定电话单机成本测算模型”,为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市场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决策工具。
今年以来,河南铁通还进一步提升了职能部门的科学管理功能,把职能部门的活动从以事务性为主提升为以创造性为主。将人事、劳资管理提升为人力资源开发;将一般的会计事务处理提升为公司财务管理;将单纯的物资采购提升为物流管理,使职能部门的工作多一些系统思考、理性分析和价值开发,创造更有效率的河南铁通经营模式,争取更大的效益。 (裴宏印)
广东铁通理性经营赢得持续发展
广东省电信市场的需求量大,给各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身处中国电信行业发展最成熟、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广东铁通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具备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实力。
广东铁通自参与市场竞争之日起,就将依法经营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坚持“规范经营,有序竞争,诚信服务,共同发展”的总体思想,一方面加强自我约束,一方面紧紧依靠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协调处理好与其他运营商的关系。“求真务实,理性经营”是广东铁通成立以来在艰难的市场博弈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本着“协调发展,效益增长”的原则,广东铁通抓住市场发展机遇,优化营销组织结构,挖掘业务发展潜力,迅速扩大市场规模。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方面,广东铁通是少数获得连锁网吧经营牌照的公司之一,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广东铁通大力拓展连锁网吧业务。同时,他们还基于智能网,发展固话增值新业务,丰富固话业务产品系列。在宽带业务方面,广东铁通向消费者提供更多具有原创性、趣味性的服务内容。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广多方通话交互式电话会议系统、固定预付费业务等新业务。
拥有1600多公里铁路通信网的广东铁通在重视发展公众电信市场的同时,也同样重视铁路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空间。自成立以来,广东铁通已投资2亿多元用于铁路通信网络的建设,今年还将继续投资2000多万元。由于实行了公众电信业务与铁路专用通信业务的分类管理,专门组建的铁路通信服务中心能够集中精力维护铁路通信系统,将更好地满足铁路跨越式发展对信息化建设提出的要求。
由于坚持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广东铁通化压力为动力,变机遇为实绩,排除种种干扰,凝聚员工力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市场业绩显著上升。2003年公众电信市场收入比2002年增长229.4%,在网电话用户数同比增长132%,在网互联网用户数同比增长329%,发展速度远高于广东省电信业的平均发展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