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论坛(正式文章)>>转爵士与摇滚的世纪

主题:转爵士与摇滚的世纪
发信人: michaeljerry(赛宁)
整理人: kgb(2001-02-08 21:16:39), 站内信件
不和谐,原始,粗鲁——这是可敬、圣洁的音乐守护神排斥《疯狂的小丑》和《春之祭》的理由,但现在我们知道,《春之祭》和《疯狂的小丑》标志着一种现代性的感受已从正统音乐的森严壁垒中脱颖而出,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   

  对正统音乐守护神来说,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不过是有些越轨,而爵士乐和摇滚乐就根本算个上音乐。我的一位酷爱巴赫和德彪西的好人对爵士乐表示过审慎的接受,因为他所喜爱的伯恩斯坦足喜爱爵士乐的,但对于摇滚乐,他们的结论很干脆:那不是音乐。(那么,在《西区故事》中加一段死亡金属如何?)众所周知,爵士和摇滚在黑人的土话里,都是做爱之意。从20 年代到如今,爵士早已登堂入室,这就是为什么北京国际爵士节在中国一办就是七届,而摇滚却很难得到演出许可。 

  据统计,美国30岁以上男人的标志是:l、年薪70000美元的人做爱次数比年薪20000美元的人少;2、喜欢爵士乐。可见,摇滚乐比爵士乐更不需要伟哥。 

  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所热爱的法兰克福学派中,阿多诺是坚决排斥爵士乐的,而马尔库塞,作为60年代反文化(新文化)运动的鼻祖之一,尽管他对摇滚乐缺乏敏感,但摇滚乐恰恰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感性解放与美学反抗的思想。 

  在“上帝死了”的20世纪,个人的存在空前凸现,变得有血有肉,感性从神性与理性的束缚中得到解放。如果说勋伯格,施托克豪森、约翰·凯奇的突围更多地出于智性的高瞻远瞩,则爵士乐和摇滚乐是20世纪现实活生生的感性见证。 

  这是20世纪的产物,科技进步和消费社会的产物,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是文明及其不满,是文明高压下力比多的释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混乱就是秩序。爵士乐和摇滚乐是直接诉诸于本能和肉体的。但谁还会信中学课本中所谓感性是低级阶段、理性是高级阶段这样的鬼话? 

  20世纪音乐的发展依赖于媒介和技术的进步,录音技术使音乐在20世纪发展成庞大的唱片工业,在娱乐大众之余,音乐的发展始终与文明的发展速度和强度并驾齐驱。当后摇滚时代来临,当中国前卫乐迷的口味已从Sub Pop(Grunge肇始者,美国独立摇滚厂牌)开始向Sub Rosa(实验音乐著名厂牌)进化,再上向正统音乐守护神宣讲摇滚是无聊的。 

  我们接触到的,往往只是音乐史的冰山一角,比如美国CNN版的《20世纪人类全纪录》中关于摇滚乐的纪录,从Beatles 到Sex Pistol,从Pink Froyd到Led Zepplin,但就是遗漏了另一条同样重要的线索:Kraftwerk应当是Beatles之外另一个摇滚鼻祖,因为他们开启了本世纪音乐的另一个崭新方向:电子,这个方向注定要在下一个世纪继续呈现出无限生机。同样不能遗漏Minstry、E.N.、Laiba这样的工业音乐巨人,Frank Zappa、Brian Eno、John Zorn这样的异类大师,Baohaos、Joy Division这样的哥特神人……但每一页正史都会漏掉十页野史,在音乐史上,我们肯定还在主流音乐唱片界乃至整个唱片工业之外,遗漏了很多杰作。    

  法国人阿达利在他那本《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1977)中将音乐史分为宗教的音乐、为现场演奏的音乐、为录制唱片的音乐和未来民众为自己自由创作的音乐四个阶段。他描述的第四个阶段颇具马克思主义色彩。千万别以为说的是卡拉0K。当网络逐步主宰这个世界,音乐的鉴赏和创作方式已呈现出剧变的无限可能,鉴赏与创作可以是同步进行的。比如,你可以通过网络自由下载、重新采样、拼贴的方式对既存音乐进行自由的再创造,建立一个音乐的网络乌托邦。 

  古典,流行,摇滚,将就各位,各取所需,这首先要拜唱片工业之赐。我的那位厌恶摇滚乐、给《爱乐》杂志撰稿的好人现在正在加拿大研读海德格尔,他说:‘我越来越热爱巴赫……”。他还闹扯到泰坦尼克迷热爱的加拿大人Cellion Dion,而我徒劳地向他推荐加拿大人的两支乐队:Skinny Puppy——血性的工业祭司,”Tea Party——雄浑的哥特重金属。“严寒的北美需要神圣的巴赫,也需要热血的Skinny Puppy Tea Party。”我写信对他说。




----
噢LALALALALALA何必放在心上。随风飘散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