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arco_0708(今夜星光灿烂)
整理人: yong1015(2004-11-08 08:32:48), 站内信件
|
吓破胆
--Marco电影日记之不死咒怨
上个周末夜晚,和GF在旺角新世纪广场闲逛。Shopping了一天累得半死,早已失去去兰贵坊狂欢的兴致,最后还是决定看一场电影来消磨时间。
万圣节的缘故,不但整个都市都挂满了南瓜灯和各种妖魔鬼怪的装饰,就连戏院里也是一片“鬼气沉沉”,除了John Travolta主演的《ladder49》(火海豪情)外,主打的基本都是鬼片。本来想看《生化危机2》的,无奈GF不喜欢Mila Jovovich,只好选了这部《不死咒怨》。
这才想起两次和GF在这间戏院看电影,两次都是午夜场,两次都是看恐怖片,上次的是《鬼来电》,似乎这里总和“惊吓”分不开。
和《午夜凶铃》美国版不同,这次的《不死咒怨》虽然由美国投资,演员也以美国人为主,但导演依然是执导《咒怨》的清水崇,故事发生的地点也选在日本,美国人在异乡遭遇怨鬼更增加了陌生感和恐怖感,而在恐怖片方面东方一向重视心理暗示,西方则以视觉效果为主,现在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鬼味”相交融和,确实值得期待。
影片的情节和《咒怨》基本相同,就连某些惊悚场面也如出一辙,譬如迦耶子从楼梯上爬下来的一幕,虽然如此,但在电影院里看鬼片的效果是任何高档次家庭影院都无法比拟的,震撼的音响效果和压迫性的画面强烈刺激着每一条视觉神经,让人几乎窒息。
20分钟后,我第一次有了逃出戏院的冲动。
GF则看得异常开心,因为每当恐怖场景来临她都会遮上眼睛,只是留意周围观众的举动,像是顽皮的孩子在玩耍。
实在要感激坐在后排的三位男生,听口音应该是湛江来的游客,从一开始便惊声尖叫,整场电影都不停的在喃喃自语,也正是他们的不安静让我分了神,得到在恐怖刺激下喘息的机会。
字幕亮起,电影终于散场,《不死咒怨》没有结尾,冤魂还是没有消除,不知道何时又会在屏幕上再现;在三位男生“实在系太恐怖了”的结束语让人莞尔,从座位上站起来的时候才觉得精疲力尽,一次惊吓之旅的消耗实在不亚于做Gym;其它的观众基本上都没什么开心的表情,有一位16、7岁的MM更是面无人色,要BF搀扶着慢慢退场,只有GF像是快乐的小鸟,不停叽叽喳喳,让人好气又好笑。
又反动又怕死这句话用来形容喜欢看鬼片的我最适合不过了,这也是恐怖片的魅力所在,如果全程都淡定自如,那还有乐趣可言呢?许多人都说看《咒怨》之类的片子根本不害怕,好像借此可以表露自己的“胆生毛”,我却从不相信这类言辞,究竟是不是真的恐怖,去电影院看完再评论,别在电脑细小的屏幕前把灯全部打开把声音调到最小才慢慢“欣赏”,那恐怕任何人都不会害怕;可惜由于审查制度的缘故,类似的恐怖片绝对无法在国内看得到,想如此“原汁原味”的体会恐怖片的真髓,恐怕只能去大陆以外的地方了。
---- Stop all the clocks,cut off the telephone,
Prevent the dog from barking with a juicy bone,
Silence the pianos and with muffled drum,
Bring out the coffin,let the mourners come.
Let aeroplanes cricle moaning overhead,
Scribbling on the sky the message He Is Dead,
Put crepe bows round the white necks of the public
doves,
Let the traffic policemen wear black cotton gloves.
He was my North,my South,my East and West,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My noon,my midnight,mu talk,my song;
I thought that love vould last forever:I was wrong.
The atars are not wanted now;put out every one;
Pack up the moon and dismantle the sun;
Pour away the ovean and sweep up the wood;
For mothing now can ever vome to any good.
W.H.Auden(1907-1973)
海湾对面的哈瓦那--Wim Wenders
Marco电影日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