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js12(中国功夫.茶)
整理人: zmsz(2004-10-22 17:25:27), 站内信件
|
我们希望子女今后的生活是一种什么状态?希望他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关系到我们对他们的培养计划和未来二十年的教育执行。
人的生活状态可分为二大方面:一是物质方面的,二是精神方面的。“生活富足、身心健康、精神愉快”,我想这也就是家长们对子女的最大希望了,能达到这个状态,子女就是成功的了,家长也就成功了。
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具备的能力有三个方面:IQ、EQ和AQ(智商、情商和逆商),老师最主要的职责是提高孩子的IQ,社会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孩子的EQ、AQ,那么家长在儿童教育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家长应当责无旁贷地扮演领导的角色。他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平衡。
不可否认,既便我们排开教师的能力和责任心不说,面对三、五十名的学生,老师是不可能提供个性化教育的,孩子们面对的是标准化的同质教育,一个模子,不可能面面俱到,孩子的个性化教育,必需由家长提供;社会环境对每个孩子来说是各不相同的,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孩子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解,但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家长必须承担起让孩子理性接受的重任,“愚民政策”绝对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没有一个孩子是相同的,也没有一个环境是相同的,所以必定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万能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只能充当最高权力人士,他没有退路,他必须面对,他不会有任何借口,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没有第二次机会,因此失败也不可能成为成功之母。
“因材施教”的工作只能由家长来完成:孩子IQ低了,家长要补课或找家教,EQ低了要让他多与外界接触,AQ低了要加强挫折教育……知识时代、信息时代,强调的是终身学习,所以学习绝对不是在校的事,而是一辈的事,所以培训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远比考试成绩重要得多。“今天你进步了吗?”应该取代“你什么时候才能考一百分?”对孩子的教育应抱着滴水穿石的态度,不要让考试成绩被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要让死记硬背取代了学习能力。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负担。
不聊了,有空再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