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iansq()
整理人: wtmiao(2001-02-07 14:13:07), 站内信件
|
围棋界呼唤顶尖高手
——对中国围棋窘迫现状的思考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围棋界日本一枝独秀;70年代后期,中国围棋
崛起,进入中日双雄争霸时代;80年代末,韩国人异军突起,使得世界围棋
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并持续至今。在长达10年之久的“三国演弈”中,
韩国棋手大显神威,在约40项次世界大赛中掠走了23个桂冠,而中国仅获三
个冠军,比较起来,令国人汗颜。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何才能摆脱
目前这种困境呢?
围棋国手无顶尖精英,致使众多名将在韩国的“四大天王”面前尤其在
李昌镐面前束手无策。
众所周知,自聂卫平在棋坛走下坡路后,马晓春和常昊便被看作为中国
围棋的顶梁柱了。尤其是近两年来,常昊因在国内诸多的赛事中屡战屡捷,
一时被誉为“中国围棋第一人”。对此,除马晓春不服气外,至今还没听说
有谁敢对其说“不”。说常昊代表了目前中国围棋的最高水平,这已是不争
的事实。然而,常昊在韩国棋手面前的表现如何呢?胜少负多,甚至有时一
败涂地!远的说上半年的春兰杯,常昊不但与韩国第一高手李昌镐没有碰面
的机会,就连李昌镐的“最佳护卫”曹薰铉这关都未能过去;近的说眼下正
在进行的第四届“三星火灾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包括常昊在内的中国所有
参赛棋手皆被挡在了四强之外!与韩国比起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整
体实力要与人家相差一大截。就目前而言,韩国可冲击世界冠军的棋手除李
昌镐、曹薰铉、刘昌赫、徐奉洙这“四大天王”外,近年来又新崛起了崔明
勋、睦镇硕等高手;而我国近年来具有冲击世界冠军实力的棋手仅有马晓春
和常昊两人,前者屡次受阻于其天敌李昌镐,后者则实力明显逊色于对手。
李昌镐等“四大天王”既代表了韩国顶尖水平,也是世界超一流高手。
这10年间,中国对“四大天王”的战绩是37胜88负,胜率仅为30%;中韩两军
主帅马晓春和李昌镐恶战19役,马晓春4胜15负,胜率仅21%,且写下10连败
的悲惨记录。后起之秀、等级分居榜首的常昊对韩国的战绩是3胜6负,胜率为
3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韩国是靠“四大天王”打败了我们,而这其中尤其
李昌镐是中国棋手的最大克星。相反,在近10年的光景里,我们中国却没能出
现一位专克韩国棋手的超一流棋手,这对中国棋界来说无疑是一件莫大的憾事。
十年时间竟寻不到一位围棋领域专克韩国棋手的超一流棋手,其原因有技
术上的差距,也有战略上的失误。
有资料显示,韩国有围棋人口1000万以上,占总人口的1/4;而中国的围
棋人口虽多达2000万,却仅占总人口的1/60,围棋的普及率远不如韩国。韩
国棋院遍及城乡,棋界、新闻界、企业界联手炒围棋,除国内有近20项高水平
赛事外,还创办了“东洋证券杯”等六项世界大赛。比较起来,中国的围棋赛
事就显得太少太少了。
此外,韩国棋手在棋技上敢于标新立异,有着强烈的独创意识,且精神上
大多顽强坚韧,斗志旺盛,自信心强,心理、精神力量等方面均强于中国棋
手。如李昌镐虽有极高的天分,但他几乎每天16个小时以上围着黑白棋子转,
非常人所能忍受。我国曾有棋手试着学习,可没过几日便受不住而作罢。比起
韩国棋手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以至有口气就要斗到底的作风,中国的棋士们
应该好好的自检一番。
与此同时,韩国以改造旧定式,创造新定式为主的“韩国流”风行棋坛,
并发挥着巨大的威力。著名的冲岩研究会每每研究出秘密武器,常充当大赛中
的“杀手锏”。而中国除60年代陈祖德奉献出“中国流”外,再无公认的新技
术领导世界围棋新潮流。
中国围棋的整体实力与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质的飞跃,因此,与其花
大力气全面提高中国围棋的整体实力,倒不如集中精力培养一两名专克韩国棋
手的超一流棋手来。
记得当年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时,日本棋界对中方主帅聂卫平不屑一顾,
认为聂只处于日本的二三流水平。结果,正是这个“二三流”的聂卫平成了日
本棋手的天敌,而聂卫平本人也因此擂台赛而名声大振,成了家喻户晓的“围
棋英雄”。
人们知道,当年若没有聂卫平的出色表现,中国围棋如今能否坐在和日本
围棋不相上下的位置还很难说。一个国家围棋整体实力的提高固然重要,但谁
也不能否认,个人英雄的出现必定对该国的整体实力提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在更注重个人表现的棋类领域里。像韩国早期的曹薰铉、近来的李昌
镐及中国早期的聂卫平都是极好的例证。不得不承认,有时个人冠军的含金量
和其所产生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团体冠军,围棋是这样,其实其它好多项目也
是这样,如体操王子李宁,乒坛女皇邓亚萍,世纪棋后谢军……都在各自拚搏
的项目上写下了辉煌,并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还进一步推动了该
项目在国内朝着更高、更加普及的方向发展。
当然,如果能使整体实力在短时间内得以迅猛提高,即便花些力气也值
得。但就目前中国围棋的现状看,欲让整体水平快速地上一个新台阶似乎不大
现实,莫不如“众人拾柴”,尽快地集中力量培养出一两名“抗韩英雄”,
这既不是拔苗助长,更非饮鸩止渴,而是提高中国围棋水平、促进中国围棋更
进一步普及的捷径。可以想像,若中国围棋再能出现一个类似当年的聂卫平、
现在的李昌镐式的人物,中国的围棋该会有多热!
现在看来,指望聂卫平、马晓春等一批老将去打败韩国棋手已不大可能。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抗韩英雄”我们只能从年轻棋手中去寻找。
而一但寻找到就要发挥集体的力量,不遗余力地培养和扶持。韩国棋手一直有
集体研究的习惯,尤其是韩国棋手与别国棋手争夺冠军时,更是倾全体的智慧
来研究对手。曹薰铉与聂卫平争夺首届应氏杯时是这样,现在李昌镐与马晓春
争夺三星杯、LG杯也仍然是这样。中国围棋界在这一点上应当向韩国人好好学
习。集中一批中国围棋界的“精英”,对目前韩国高手使用的一些新招进行研
究,并经过反复验证确定对现有新招的对付办法,国手们日后再遇到此类新招
时,至少不会因此而招数尽失、方寸大乱。此外,还应采取一些更积极的进攻
性的策略,自己多独创一些新招来。说不定也可来个以变取胜。只有这样,中
国围棋的窘况才能得以改观。
-- ※ 修改:.qiansq 于 Oct 22 09:01:52 修改本文.[FROM: 202.96.125.19]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2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