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enrysheng(映雪)
整理人: aaaachi(2004-12-24 08:38:21), 站内信件
|
其实这是一个由足球切入的话题,泱泱大国代表中国面对小岛国代表韩国,竟然每逢每软,“恐韩”一词由此而来。中国可以砸钱请“迷路”之流的大牌教练,并且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决不会比韩人差,你看以前我们“假A”年年达标测试,成绩多好啊,论技术,平时带球多溜,作访问也可以现场露两三脚,可是一到跟韩人相拼,还是次次输得没脾气。中国人似乎习惯了,在血性的韩人面前,我们只能平庸地作配角。
现在的韩国人包括朝鲜人都是新罗的后裔。历史上的朝鲜半岛,总共有过三个民族:高句丽(注:与后来的高丽政权没有关系,那都是中国政权扶植的新罗人皇朝。前不久中国把吉林和辽宁两省的高句丽文化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人就超反对,说高句丽是朝鲜及韩国人的祖先,中国侵犯了他们的文化,事实上,高句丽以前的确是生活在现在的朝鲜一部分土地还有接壤的吉林和辽宁两省的一片地方)、百济和新罗,新罗是倾向当时的中国文化的,而高句丽和百济就与另一个岛国小日本交好。由于高句丽最接近中原皇朝,隋朝时候炀帝就大肆征伐,但是无功而返;唐朝时候,高句丽和百济勾结日本,阻断新罗入唐道路并吞新罗数城,新罗向唐太宗求救,太宗往救,与高句丽大战,虽然大败高句丽,但是自身也元气损耗巨大,最终也被逼班师,早在房玄龄临终时就力劝太宗不可轻易动兵辽东(即朝鲜一带)。不过到了太宗儿子高宗时候终于在唐、新罗联军攻战下,灭掉了高句丽和百济,把插手的小日本赶回自己的岛国,也是从此日本深深佩服中原文化,派遣唐使到中原学习,当时的唐就像现在的老美,超级大国,日本只是其中一个化外的民族罢了,当然羡慕得不得了了。高句丽和百济灭国,唐扶正了新罗,高句丽的皇族贵族都带到了中原,像后来的唐名将高仙芝,就是高句丽贵族后裔,百济大概完全灭国了。
由于韩国邻居朝鲜的固执闭塞,我对韩国人更多了份复杂的感情。韩国人是新罗人后裔,一直是崇尚中国文化的,清灭之前,韩国包括朝鲜就是用汉字的,韩文的使用也不外乎百多年时间,现在的韩国还包括不少跟我们相同地名,如:广州、杭州,这也是韩人崇尚汉文化的象征。高丽政权(如中国明时的李氏高丽)一直是中国的附庸国,时时纳贡,而且文献记载朝鲜人(即是高丽政权时的子民)都是穷得有板有眼的,为中国人看不起。想到韩国人能在二三十年间,经济腾飞,跃升经济强国,现在的大韩民族自尊、自强,反视我们泱泱天朝大国,真是云泥之别了。就文化的尊重程度来看,韩国人甚至日本人保留的唐宋文化比我们自身还多,一些中原失传的文化礼仪,反在韩、日找到踪影,更显得中国人数祖忘宗的利害程度。我们接受西方文化之快之彻底,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善于学习,另一方面就是背叛自身文化,丢掉自身特色。现在的孩子,我真担心以后长大可能跟老美的孩子一个样,这方面中国的文化保护真的做的太少太不重视了,我们的教育部长应该去韩国甚至日本去走走,人家的孩子还能背上几首唐诗,我们的研究生竟然连“海上生明月”下一句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中国人一向中庸并且势利现实,在对待历史文化上就可见一斑: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彻底否定存在中国千多年的精英官僚皇朝制度之后,连同他植根的文化也一并否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就由于知识分子的伤害而支离破碎,甚至萎靡不振;到了崇尚经济发展的时候,除了必要的为当地经济带动,借来做幌子外,成了无人问津的老古董。在失去文化根源的时候,中国人变得更没有特色,更中庸了。东北人号称中国最有血性的汉子,但是比起邻居韩国汉子,就要差上一个档次了,在辽宁足球全胜的时候,拉出去的国家队有上一半的东北汉子,但是碰上韩国的汉子,依然是人仰马翻,为啥?我们就是缺乏了一种信念和意志,就是这种信念和意志,韩国人可以固执的当小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召回驻日大使;可以对过日本海峡打比赛的足球队员说输了就跳海别回来,我们做得到吗?对比韩国人自政府到民间仇视日本军国主义的义愤填膺,我们那些组织混乱的民间团体小打小闹,政府又含含糊糊,处处躲避,真是差远了。早在清末时候,朝廷孱弱,慈禧老太坐看日、俄在东北打得不亦乐乎,竟然都不敢插手过问,鲁迅先生说看电影看到中国人围看为俄国人做间谍的中国人被砍头,麻木不仁,就是那个时候的事情了。那时候的东北汉子的血性都难见了。日俄战争,不是参战国的中国死的人竟然还是日俄的五倍(还是十倍?),那时候是国家弱,软骨头作怪。后来日本31年侵占东北三省,扶立伪满洲,很多人还是当汉奸走狗不亦乐乎,同样日本也侵占朝鲜半岛,还统治了十年,后来二战胜利,都解放了,人家韩国人把所有日本人建筑全拆掉,把这个作为国耻,我们的当地政府还满得意的有意保留了不少日伪时建筑,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态度和血性了。
总觉得现在中国似乎经济上潜力巨大,显山露水,但是GDP掩盖下文化的贫瘠和迷失,真值得深思。照这样的发展势头,以后的中国充其量不过是中庸的大国,而不会象现在美国这样的拥有强大文化后盾的超级大国。我的一个研究生同学连古典四大名著都没读过,连唐宋元明清都分不清,而且这种现象在研究生里并不是很少见,而是普遍得很,这些人都只接受了西方的物质文化,盼赚钱啊,盼当官啊,别的其他都是对不起欠奉老子没有。连我都觉得悲哀了,作为国家高级知识分子(权且由我这样吹捧一下自己),连国家最起码的文化和历史都不了解,我们的文化和历史真是离分崩离析不远了,更不要指望他们教育下一代了。最坏的打算是一百年后,寻找中国的文化得跑到邻居韩国、日本去了解了。
毛泽东做了生平最错的一件事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目的是要彻底埋葬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他曾经说的一句话却是金石良言:一个民族要生存是需要民族精神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能割裂的,不能很好地承传就是没有奶的孩子。中国现在强调自强不息,其实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神体现。传统文化当然有其糟粕,但是精华绝对是远远大于糟粕的,试想想历史上中国能够一直保持独立并傲立于世界之林,虽然曾经有过短暂的分裂,但最终都是以统一的国家政体出现,坚持我们祖先的这份传统精神并不是儿戏的小把戏,英国和日本现在的精英文官体制是考察中国后一个引进和自身的改进学习。传统的文化有着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是强大的中国文化支撑着的,丢掉是一个错误,也是一种背叛。
没有文化特色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
10.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