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纵情山水】>>〖贵州之旅〗>>青岩回来-关于怀旧

主题:青岩回来-关于怀旧
发信人: zmsz(宝哥)
整理人: zmsz(2004-10-09 20:15:13), 站内信件


我自认不是怀旧的人,至少自已是这么认为的。 
否则我也不会弃旧房买新房,也不会丢掉傻瓜佳能买什么8700。 
怎么会这么多朋友动不动就说我这人怀旧,甚至当着我的面喊什么拉圾王。就忍不住反思自己。他们怎么会这样认为我呢? 

古言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今人也说:“旁观者清”。 

有道是:无风不起浪。 
说这些话又不是一个两个,夸张点说估计有一大群人。 
以至于逼得我不得不认真反思自己的举指行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家咬定我是拉圾王呢。 
或许是我这个人过于老成,跟九斤老太似的,老爱嘟喃着什么;或许我是什么大户人家,怀念失去的奢侈生活;要不我就是那种对未来失去希望的愤世青年。 

象吗?我象吗? 
因为种种迹象表明,上述列举的或许和要不,我都靠不上边。而且不客气的说:是与我的德性完全不附的。所以我应该不是怀旧的人。 
因为我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与党中央的要求是完全保持一致的。 

静下心来想想:那些个所谓的看视头头是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旁观者清”,在我们伟大的“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凤,难画骨”的理论面前,它们显得是多么的渺小。 
这些说我怀旧,喊我拉圾王所谓的人民群众,还不就是从我的个人爱好,所表象出的特别是那些旅行记实照片意断出来的。 

说到爱好,的确我喜欢美好的东西。 
跟所有人一样,我喜欢美景,美女,美酒,美车,美屋,美食,美衣等等所有美好的事物。 
站在天安广场,我也会由心的发出“哇”的震憾;趴在外滩边上,我也会随众人一样“哇”的赞叹浦东的华丽;走进名川大山,我同样也会“哇”的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过。。。 
当我步入三坊七巷,走进丽江古城,抚摸西安城墙,踩着青岩古镇的石板路上,却从来没有“哇”过。我只是静静盯着,慢慢的巡视着,轻轻的走着,甚至看到晒在墙根下的马桶也只是熟悉会心的一笑。 

就象在贵阳市青岩古镇那般: 
我会留着那些斑痕屡屡的灰瓦,白墙;我会细细品味着,从烟囱漂浮在空中的烟草木灰的味道;倾听着四周乡俚民声,也会不顾礼节的闯入深巷中的百姓人家;会呆呆看着页岩磊彻起来的石墙缝隙中,那些个冒然盛出的野花杂草;会对他们的丰富表情与相对贫乏物质呈显鲜明对比,他们与行事匆匆城里人相比,从不利色自己笑容。 

我不是考古学家,也不是人文理手,我不懂画梁雕柱现在的市价到底多少, 
我只是想了解,感慨:那朴实的土木(石)房,那院中的水井;那墙头草丛里的猫咪;看那随意却辅砌井井有条的石阶楼墙;那容不得人们奢侈房间,碗筷;看视黑乎潮湿的屋里、房外、园内,按现代人要求是及不适人居的地方。 
可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也是你、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古人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知足常乐”,却总是被他们别一则“不进则退”所隐没。 
现代人的急功近利,表象出的浮燥,大可从马路上急不可耐左右飞驰的车鸣声中,从人们匆匆的神色中,从时间就是生命,金钱就是一切的噪杂中,一览无遗。 
未了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却警示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弄个我都糊涂了。搞不懂这倒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所以我爱走进古厝旧宅,爱在原土人家呆看一阵,看看晚霞时伴炊烟升起散发出的味道。 
喜欢脚踏实地的走在青石台阶上,自由与陌生人人说话聊天,可以毫不客气的蹲坐在石阶门槛上吃着千层饼就着白开水,不避害怕侵犯肖像权对人拍照,然后会心一笑。 
因为,这能缓解我浮燥压抑的心理。 


我想,这--应该不是什么怀旧吧,应该不算拉圾王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