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dobeillustrator(阿薯)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10-07 12:40:45), 站内信件
|
忘掉《后天》这个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烂的译名,这部影片的名字叫《末日洗劫》(The Day After Tomorrow),以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为题材的灾难片在上个世纪末大行其道,但在新世纪来临之后大自然对人类似乎更加厌恶,与《末日洗劫》相比,过往经典的《Volcano》、《Dante's Peak》、《Twister》等就变得小打小闹了,一座城市的灾难如何与全球的灾难相提并论?于是,他们一开始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灾难片的成功不外乎有两个因素。其中一个是特效的灾难奇观,灾难特效的渲染在上世纪末的灾难片大潮上已经非常成熟,以至于很难从中找到突破的缺口,重温数年前的灾难片仍旧可以身临其景,为此卢伦艾玛治(Roland Emmerich)这个德裔灾难片大导演选择一个简单而有效方法达到了突破的缺口----冰封,虽然片中也出现了如《Twister》的龙卷风、《Deep Impact》的海啸等特效,但全片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却是冰封世界的特效,这种特效在灾难片中不多见,而这部以全球温室效应为主导线索的灾难片正好可以是它的温床;直升机机仓的冻结,飞舞的星条旗瞬时硬直,大楼由上而下的急冷,结成冰柱的自由大婶,让我们大开眼界,从而了解了被活生生放进急冻仓的鲜鱼的痛苦,不过最大的错误也就出在最惊心动魄的冰封世界里,能把所到之处都瞬间冻结的冰冻劫难居然可以靠连取暖都不够的壁炉和煤气灶就轻松躲过?就如同《Independence Day》中用David临时写出的电脑病毒瓦解外星生物的攻击一样不可思议。
另一个使灾难片成功的因素就是在大灾难下人类各种大无畏精神的表现,《Volcano》里Calder医生在随时可能被熔岩球击中的情况下对受伤消防队员的抢救, Barnes博士在熔岩即将到来之时对流浪汉的救助;《Dante's Peak》中Ruth在强酸河中为Harry和Mayor Rachel推船等等。在《末日洗劫》也有不少,如Lucy Hall医生在救护车未到之前对Parker的不离不弃,Frank为了不连累同伴而割断了救生带,Terry博士和两位测量员Venezuelan、Saudi在死亡到来之前对人类未来的祈祷,虽然不乏做作之嫌,但亦让人感到一丝丝温暖与希望,某方面来说也是这个冷漠社会的成人童话。
影片意识形态方面完全证明了卢伦艾玛治是个典型的蓝美国分子,影片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撕毁京都条约的布什政府,影片的结尾更以总统发话向全民道歉,向第三世界致谢结束。与96年克林顿政府当政时拍的《Independence Day》中英勇、果断、身先士卒的Whitmore总统不一样,《末日洗劫》中的总统决策力和判断力均不佳,对政事不闻不问,而副总统更目中无人、刚愎自用,以至于铸成大错,反而把主线放在了气象学家Jack Hall和他儿子Sam Hall身上,强烈地表达出对现任政府的不信任,对政府的单边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评击,似乎还暗喻美国人要站起来反对这一切。
题外话:《The Day After Tomorrow》在拍摄期间因为全球温室效应而进度受阻,后来Roland Emmerich在赶进度的时候曾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们最好赶一下,不然,就会变成纪录片了。”
----
曾因醉酒杀名马,犹恐多情误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