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走近西藏>>天堂见证>>**梦里花开**>>蝶舞坝上之蝴蝶不自由

主题:蝶舞坝上之蝴蝶不自由
发信人: liulangdebaobao(流浪的面包树)
整理人: hohoto(2004-09-30 14:37:26), 站内信件
9月23日:蝴蝶不自由

    凌晨四点三十分,我在“大象、大象”的歌声中醒来,是我手机的闹钟铃声,呵呵,真人演绎,我自己灌录的。

    赶着凌晨起床,我们去喇嘛山看日出。据江湖传言,坝上的喇嘛山是著名的拍摄日出的地方,来坝上的人都不能错过。凌晨的风有些冷,我穿上了抓绒和羽绒衣,戴上了帽子和手套,一幅严阵以待的样子。我试过没带够衣服,在稻城央迈勇雪山的脚下瑟瑟发抖。自此,每次出门到边远的地方,我必带备足够的厚衣服,不肯再让自己在寒冷里一边哆嗦一边后悔。

    新司机来了,一个戴着近视眼镜外表斯文的中年男人。这个司机一点也不象常走江湖的样子,看起来倒象个落第的书生。他是内蒙克旗人,二子的老乡,或者是亲戚。北京吉普载我们出发。天还是黑的,一辆又一辆的车载着早起拍日出的外乡人呼啸而过,闪亮的车灯划破夜的黑。

    司机开车一直送我们到山坡上,停下来等我们。山坡上只有我们这一辆车,孤独地开着灯。上山的路很陡峭,杂草丛生,从下向山顶往,山是一个黑乎乎的巨大剪影,数颗星星凌乱地散落在天空,疲惫地眨着眼睛。我一直默默地往上走。有的地方有路,有的地方没路,每次向上望,都觉得山顶好象并非很远,但是永远和我保持着同样的距离,我永远无法到达。脚步越来越沉重,只听见自己同样沉重的呼吸声和心跳声。阿辉远远地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照看我一下。因为阿怡的鞋子一直打滑,阿成搀扶着她落在后面,由此我的身后不时传来阿成的数落声,那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们越落越远。

    孤独的路只在自己的脚下,孤独的路只有自己去走。

    夜色越来越淡了,天空开始泛滥淡色的光芒。太阳似乎走得比我快。我开始出汗,汗湿的衣服贴在背上,催促我蹒跚的脚步。

    终于在微亮的天色里,我看到了山顶架起的三脚架和阿辉单薄的身影。在他们的身影之后,是远方微亮的天际,和日出之前阳光照射的淡红色的云。

    找了个有利地势,也就是夹在摄影大师的中间,我坐了下来。走了一路的艰辛,终于有机会静下来等待太阳升出地平线的瞬间。人一停下来,汗也停了,山顶的风吹得寒冷。我颤抖着取出相机,摆好姿势。剩下的事情就是等。

    阿成和阿怡也来了。然后还有人陆陆续续地上来。山顶上开始热闹起来。

    喇嘛山的日出也算是此行靓丽的一个片段。红日夹在上下两条带状的云朵里璀璨生辉,闪耀的金光照得我不得不眯起眼睛。背后的天空飘悠的几朵云也渲染成了淡淡的紫红色,山坡上,瘦削的小树在风里不堪摇摆。

    最美的也只一瞬间。那一瞬间,阳光热烈但还未耀眼,云朵闪亮如金色的莲花。从云中投射的光芒是千道万道的金色丝线,照亮了东方的整个天空。黑暗在太阳咄咄逼人的气势下无可奈何地消退,光明重新笼罩大地。天地间仿佛奏响了神圣的诗歌,庆贺圣主降临大地。哈里路亚!

    太阳出来了,山顶的人群开始活跃起来,欢快地呼朋唤友,合影留念。也许大家最为高兴的不是可以看到日出,而是可以在寒冷的凌晨,走过艰辛的道路,终于可以到达山顶。起码对我而言是这样。我曾在青藏高原的雪山脚,圣湖边见证过世上最美的,难以用言辞去表达的日出东方,那种摄魂夺魄的美丽让我感激得无法言语。其他的日出盛景,已经再难让我心动如鹿撞。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开山顶,我们到山腰去找车。发现车被军马场稽查队的人扣住了,司机正被讪讪地问话。原来我们这位书生气的司机不认识路,把车开到了草场上。按照规定,为了保护草原,把车开到草场上的外地车一律罚款,本地车则要砸烂,以示惩戒。书生司机满脸通红地和稽查队的人讲情,对方态度强硬,一时之间我们都一筹莫展。稽查队的人说此事与我们无关,先用他们的车送我们下山,再好好收拾我们的书生司机。我们只好先走,去找二子帮忙。

    二子半夜到四合永火车站去接他的老朋友,广东来的男人老狗,刚到回家。接了我们的电话,二话没说,就往山上赶。我们把行李搬到新的旅店,一边吃早餐一边等消息。

    隔壁桌坐了两个男人,桌子上椅子上摆满了摄影用的行装。我听到其中一个微呈地中海趋势的男人和老板说话时口音很熟悉,我就问他是否广东人。真巧,这位摄影大师就是男人老狗。我们聊着,不安地吃着早餐,揣测着书生司机的下场。

    不一会儿,二子大大咧咧地进来了。我们赶忙招呼他坐下。二子说,别担心,摆平了;我郭二子说看在他们送你们下来的份上,做主给了他们一百块;如果是我郭二子的车,我随便都往草场上开,可是我不开,因为我要保护草原。

    我们的心才放了下来。

    看来,只要郭二子出马的事情,没有办不成的。

    车子回来了,书生司机坐下来一起吃早饭。看着二子和我们的书生司机,我不由地感慨,这个世道,还是匪气的人吃得开,老实文弱的人只有被欺负的份。这算不算一种不公平?

    早餐后,我们的车和二子的车一起上路,到桦木沟去。桦木沟,顾名思义,长满了修长挺拔的桦树。金秋时节,满山的桦树都黄了,黄色的叶落了一地,落在斑驳的树影中。我们在树林里站着,蹲着,坐着,甚至躺着照相,相机镜头里满是金黄的树和湛蓝的天,还有一地的落叶,秋意浓浓地溢上心头眉尖。

    此情此景,范仲淹一曲《苏幕遮》在心中低吟: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此刻,不是斜阳,亦非月明,但是游人过客的心中难免有悲秋的凄凉。人生的数十春秋,几何时能在畅然的美景中深深陶醉?塞外秋色,此去经年,不知到何时方能再相逢了。

    我这么悲伤,是因为一向自以为洒脱不羁的自己,本是只快活逍遥的蝴蝶,能够自由任性地在天地间飞舞。可是,招聘单位的一个电话,就已经是军令如山倒的催归令,我不得不提前终止此次的塞外旅程。曾经为了游玩放弃一份工作,如今也要为了工作放弃游玩。命运总是公平的。第二天,我就要踏上返程的路,回到广州去。

    自命自由蝴蝶的我,其实不过是一只风筝,线的另一端,握在一个名为现实的家伙的手中。

    这一天,隐隐地觉得大家都不太高兴。也许是因为离别。明日我往回返,其他三位朋友则要北上克旗。克旗有美丽的湖泊,石林,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据说那里的景色比之坝上更胜一筹。我的朋友,将用他们的双眼,他们敏慧的心,代我去体味塞外更美的秋色。

    中午我们去了清真饭店吃饭。点了羊肉饼,羊杂汤和面条。去厨房洗手的时候,有人说看见灶上的羊肉饺子十分诱人,我就任性地要吃。可惜眼睛大肚子小,饺子上来了,味道也很好,只是我们都已经超载,没有空间放它了。如果让友善的老板在结帐的时候,看见桌上原封不动的饺子,对他的打击应该很大,所以我们只有勉强地吃。自此,我学懂了一个词,叫做量力而行。饺子,将是我未来数月中最怕见到的食物。

    下午去的景点叫做蛤蟆坝。蛤蟆坝有个不算美丽的传说。据说几百年前,天子巡游此地,正逢一老妖兴风作浪,为害百姓。天子振臂一挥说,我是天子我怕谁?老妖害怕天子的龙气,现出原形,不过一只蛤蟆而已。从此后,此间一片太平,故称蛤蟆坝。

    真实的蛤蟆坝也不过是几座起伏的小山坡,一条蜿蜒的小河,一座宁静的小村落,还有一片一片或黄或红的小树。这里聚集了太多的摄影家,无论从哪个角度拍,镜头里都有别人的背影。我们走得累了,坐在树下乘凉和聊天。明日便要各奔前程,我的心里,总是有些舍不得。

    晚上和二子一起吃涮羊肉。那个晚上,宾主都开怀畅饮,除了阿怡。我们喝了两瓶青稞酒,无数瓶啤酒。酒气把我们的脸都蒸得煞红。喝酒的人只有二子没有醉,大声地说着:欢迎你们再到美丽神奇的草原上来!

    酒醉的夜才最适合用来离别。

    我摇摇晃晃地走出饭店,阿怡扶着我,在冷清的大街上走向旅馆。天边一轮弯弯的明月,月郎星稀,空气清新凛冽。模糊的思想叫我不能回想这几日塞外的风光,以及朋友间的欢聚。我觉得这个情景十分熟悉,在拉萨一个离别的夜晚,所有人也是这样喝醉了,喝醉了的人流着泪,说不想走。华美的盛宴总要在最迷醉的时刻散去,而某时某刻,某个让你刻骨铭心的瞬间,则幻化成永远,扎根于记忆的某个角落,不会遗忘。
                











(日出盛景)


(美丽日落)






----
 

我是山中踏月而来的精灵
蝴蝶翩跹飞舞

蝴蝶翩跹飞舞
只为和着我唱的歌

那首歌  用寂寞写成
只唱给我自己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