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网友之家】>>〖个人文集〗>>〖名士风流〗>>〖zmsz-宝哥〗>>【时事政论】>>中秋感怀--串换节日

主题:中秋感怀--串换节日
发信人: zmsz(宝哥)
整理人: zmsz(2004-09-29 22:19:29), 站内信件

假如— 
没有商家热闹的月饼大战;没有满大街你送我往拎来拎去那些个五颜六色的月饼;或许忙碌奔波的人们根本不会去想去过什么中秋节。 

过节,干什么呢? 
送月饼,然后晚上吃一顿。 

过节就是全家在一块儿吃饭,吃完了,扯几句家话后就一哄而散,各自回房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这应该不只是孩子对过节,特别是过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也是大家看到的事实。 
晚上,妈妈再不会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为我们说那月亮的故事。奶奶也不会叨咕那嫦娥吴刚桂花酒。偶尔有的,也只是老人们的催促:“回家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班,上学。” 

中秋节,干嘛要过? 
吃月饼,为什么叫月饼? 
不知道,孩子不知道,也没人想知道。知道不知道无所谓,反正过节单位有钱发,有一两盒月饼应应景,晚上再这么吃一顿,其它的管那么多干嘛。 

不过,今年的端午节过的倒是挺有意思的。 
因为到五月初五,报纸电视就炸开了。据说是因为韩国人正在抢注端午节誉名权,搞得全国上上下下一片哗然。媒体们愤慨之声,几乎要把这事当做八国联军占领紫禁城一样对待了。 
我倒是觉得,韩国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保护远胜国内,相信即使是从不关心时事的某些国人也能从那次抢注端午节开始认识到这点。 

传统节日,民族的,地域性的,独有的。 
它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流滩在民族血脉之中的,按现代说法就是造就一个民族某一基因信息。所以在我们内心深处早已垄断了自己的节日,就跟国内的垄断行业一样。一朝拥有永远占用。 
在永远声中,渐渐的我们习惯了,麻木了。变得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过节了,过节过的变的没意思了。七昔,中秋,春节,元宵,端午,变得如同鸡肭一般。 

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 
这些让孩子朗朗上口,玩之有味的西方传统节日,就如同肯德鸡,麦当佬,这扒那扒一样。香喷喷直叫人唾沫纵流,又如新上市嫩菜丫一样,夺夺诱人。 
说实在的孩子并不在意过什么(节)。只是觉得脱离中国式的一家大小聚在一块,按规距守礼教的所为“合家饭”,自由自在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就感到痛快。男男女女出双双进对对的兴奋,更是一扫年复一年的一家大小绑在一起过着受人牵制无趣传统节日。 

换口味是人之常情。 
吃腻的大鱼大肉换点清淡的疏菜小炒。 
肚里没油了,不凡来顿肥肠大虾打打牙祭。  

何凡搞个传统节日大串换。 
就象央视购买美国人的勇敢者节目,或向日本NHK学的男女对对碰专栏一样。转换自己的挑战者,和电视男女速配。比如用玉帝顶替耶苏,用梁山伯祝英台顶替人家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等等,乱是乱了点。 
不过要倒胃口也得有一段时间。就象现在的湖南台的男女速配节目一样,折腾来折腾去就没味道了。 

倒是人家NHK永远不衰。 
毕竟节日本来就是人家的。节目跟节日一样因为民族特性不同,而不同。 

试问人家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男女身子扒光光的来速配,你敢吗? 


   
 
(想那说那,如有不通,权当放屁。)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