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古典小说>>外国古典文学(以地域划分)>><红与黑>

主题:<红与黑>
发信人: ochild(秋水伊人)
整理人: fslts2(2003-11-09 15:58:41), 站内信件
因为一直喜欢的是古典诗词,所以外国小说很少看,在所看的仅有的几部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红与黑>了(另一部是牛虻).书里那个为了挤进上流社会而不择手段,最后被盼死刑的于连骗去了我不少的泪水,但真正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司汤达那种精神."我将在1880年为人所理解,我所看重的仅仅是在1900年被重新印刷,我所想的是另一场抽彩,在那里最大的彩注是做一个在1935年为人阅读的作家"这一声声不被世人理解的控诉,不知道饱含了多少作家的痛楚,"欲诉无人能懂"呀,和柳永的"纵有千种风情更有何人解"的凄凉感叹比起来,司汤达显得更睿智."社会就象一根竹竿,分成若干节,一个人的伟大事业就是爬上比他自己的阶级高的阶级上去,而上面的那个阶级则利用一切力量阻止他爬上去""总之使于连成为一个出类拔粹的人的原因正是阻止他去享受就在他脚边的幸福的原因,就象一个十六岁的年轻姑娘,脸色娇艳可爱,为了参加舞会竟然愚蠢的搽上了胭脂""象于连这样略有几分才华的人,能为他们提供前程的也绝对不是爱情,他们牢牢地依附一个小集团,这个小集团一但走运,社会上所有好东西都纷纷降落到他们头上,不属于任何小集团的学者要倒霉了,即使是还完全没有把握的最小一点成就,他也要受到指责,道德高尚的人将抢劫他而获得胜利,啊,先生,一部小说是在大路上的拿在手里的一面镜子,有时它反映到您的眼睛里的是蔚蓝的天空,有时候路上泥潭里的污泥,而背篱里带镜子的人将被您指责为不道德,他的镜子照出了污泥,而您却指责镜子,请您指责有泥潭的大路吧更不如指责让水滞留下来的道路检查官吧"在红与黑里处处闪现着这种智慧的火花.司汤达本来是一个医生,这为他在书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同时司汤达更象是一个哲学家,把复杂的社会象镜子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


----

水笼寒烟月笼愁
伊眉皱
人远影徒留古典小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