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ing926(流氓啤啤熊)
整理人: waangxw(2004-09-27 21:55:23), 站内信件
|
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走在西安的街头,车体上、大楼前、电视报纸各类媒体已随处可见月饼广告,或者温情脉脉,或者喜气洋洋;散装,精华装、素面装……各种包装“争奇斗艳”,没有硝烟,但处处可见激战的气息。
据西安市商贸委统计,2003年对西安市7家大超市和14家饭店的统计,月饼销售总额为8014万元,同比增长23%。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即使按照去年的销售增幅计算,仅西安市商贸委监控的商场月饼销售总额就将近1个亿,再加上其他渠道销售,预计今秋的月饼市场容量应当在1.18亿至1.48亿元之间。
争夺近1.5亿元的市场份额,今年的月饼销售竞争又将是一场血战。究竟谁会是赢家?本报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探访。
“圈地者” 食品企业和酒店、饭店动作最大
除了传统销售千万元以上的生产厂家外,今年市场上出现了新的“圈地者”———几乎西安所有的食品企业和具备生产能力的酒店、饭店几乎对生产月饼都蠢蠢欲动,在业内属于“挑战者”“追随者”地位。
本报曾报道的价值1万余元的“金月饼”就产自西安一酒店。一个价值数千元的“天价月饼”,其利润占到价格的七成,利润如此丰厚,商家怎能不趋之若鹜?近几年,酒店、饭庄月饼异军突起,有预计,饭店、酒店月饼已经占到整体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一位做“酒店月饼”的老总近日一听记者问月饼的事,连说几遍最近太忙了,都是单位来要订购的,几天前人家一说,他立刻答应“没问题”,现在真是不敢贸然答应了,害怕没货了,“空头承诺”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领跑者” 传统优势在削弱
尽管“圈地者”在不断扩充自己的领地,但专业从事月饼生产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仍是今年的竞争主流。在业内他们属于“领跑者”,按照去年的市场份额分析,预计今年将获得35%—45%的市场份额。剩余的份额会被一些独辟蹊径者,利用独特的口味和促销方式锁定固定消费群,分得市场一杯羹。
月饼销售战眼下已打得如火如荼,西安一著名月饼品牌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非常低调,也许是因为处于“领跑者”的地位吧,他对记者采访的其他问题几乎一概都是“没正式销售,不好判断。”但提到酒店、饭庄的月饼时,他说:“他们的销量不像想像的那么少”。有业内人士分析,以目前销售情况分析,传统优势品牌其领先地位在缩小。
“独辟蹊径者” 赢家是谁没定论
专业人士称,月饼是个“突然死亡”的产品,“生命终点”就是中秋节。受制作和保鲜工艺的限制,很难产生全国性的大品牌。“酒店月饼、饭庄月饼”虽然产销量不大,但都拥有稳定的客户群。采取依靠人际关系、让员工推销的方式,和传统的铺货经销相比,对市场更有控制力。而传统经营厂家,主要依靠商场铺货,运输、广告都得投入大量成本,如果管理跟不上,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不管是“领跑者”、“圈地者”还是那些“独辟蹊径者”,眼下谁都不敢轻言自己优势明显,“圈地者”说:我们是“小兄弟”,比去年卖得好就算完成任务;“领跑者”说:正式销售还没开始,一切还不好说;“独辟蹊径者”说:我们才开始尝试,谈不上量,只为摸市场……这近1.5亿元的“大蛋糕”谁会是最终赢家?大家都在憋着一股劲———因为,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
缘是天生,份在人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