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eapeapea(三笑豆)
整理人: cooldogzhang(2001-02-04 21:12:50), 站内信件
|
一百年后的人们在哪里
---科幻故事中的人类未来
科幻故事,是大家常见的文章类别。顾名思义,就是科学幻想的故事,不同于童话,神话,就在于有科学做它强大的后盾,因此,科幻故事中发生的,从某种发面说,也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这就使得科幻故倍受青年,中年,甚至老年朋友的喜爱。
笔者也是科幻迷中的一份子,虽然接触得不深,但凭借对它的热爱,写下了这篇文章。
我们常常在想,一百年后的人们在哪里呢?可谁都不会知道答案,只好在科幻故事中设想。于是,各式各样的未来就在人们笔下诞生了,其间有好的幻想,也有坏的预言。究竟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呢?这就是笔者研究的对象。
收集了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很明显地发现,人类未来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为灾难型、持续发展型、竞争型和网络型。以下将详细介绍。
首先是灾难型,这种类型占有的比例最大,几乎达到了70%。此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即为人类遭受了一场大浩劫,死难无数。这种类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引起灾难的原因分,可以分为:
1.人类自己破坏环境,导致生态变化
这种类型不多,但都比较现实,因为人类现在就在破坏自己居住的环境,因此设想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代表作有Harry Gilbert的《Star Zoo》(星际动物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公元22500年的16岁姑娘蜂鸟 ,她住在离地球很远很远的一颗行星上。她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喜欢跳舞,还将为自己将嫁给谁忐忑不安。她从来没见过树,什么动物啊,鸟啊她从来没见过,因为那时除了人类,银河系中没有任何生物了。地球在人类过度破坏环境后变得异常炎热,终于动物们无法生存下去,全都灭绝了,而人类也不得不乘坐飞船逃向其它星球。就这样,人们靠一本名叫《往事追忆》的书,才知道世界上曾经有叫动物的东西。然而当蜂鸟在偶然中发现了一个星际动物园,上面生活着各种动物,她带回了两只由电脑仿造的机器动物时,所有看见机器动物的大人,都疯了。因为他们才明白,《往事追忆》上讲得都是事实,是他们亲手破坏了自己的家园,在沉重的罪恶感面前,人们疯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种类型的科幻故事,多在告诫人们,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一旦我们失去了它,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2.人类滥用技术,导致灾难发生。
这种类型较多,和我们当前的先进技术密切相关。其中,又以电脑和基因技术居多。代表作有《毁灭》和《21世纪-克隆人国向人类宣战》等。
《毁灭》讲述了若干年后,人类完全依靠电脑,终于创造出了名为“毁灭”的终极电脑。它集中了人类所有的智慧,不只具有超强的运算和管理能力,还具备了0.6B的思维指数。这就意味着电脑开始有人情味了,它可以像两岁孩子一般思维。“毁灭”诞生后,就开始独揽大权,这就满足了人们的惰性,人们还沉浸在享乐中。可是,电脑终于发脾气了,像两岁的小孩,它要将人类赶出地球。这时候的人们,自然不是电脑的对手,只好在无望中离开他们的家园。就在电脑完全控制控制地球时,一个小孩切断了电源,危机解除了,这时人们才如梦初醒,他们自己差点毁灭自己,他们被自己制造的各种设备圈养在金丝笼里,退化了。
如果说《毁灭》给人类的教训还不够的话,那么《21世纪-克隆人国向人类宣战》就真正让人体会到什么是灾难。《2》讲述了发生在2098年,联合国第152届大会召开之际,突然秘书长受到了克隆人国使者送来的宣战书,其内容是要人类投降,接受克隆人的统治......于是,人类与克隆人之间的战争爆发了。战争中,人类经历了最残酷的世界大战,其规模远远超过一战和二战,在战争初期,人类还几乎招受了灭顶之灾,双方都使用了最先进的武器,包括令人生畏的核弹,死伤惨重。甚至北美和欧洲都落入了克隆人之手。最后,人类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下,才用核弹彻底摧毁了克隆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大战后的地球早已一片废墟。这也许就是人类大量运用基因技术所带来的结果。
以上类型的科幻故事,是建筑在今天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基础上,它在警告人们,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全看人们如何利用它。
3.外星人入侵
这类科幻出现最多。出于对外星人的好奇,人们开始想象外星人的模样,不巧的是人们往往按照自己来假设外星人,于是外星人身上就免不了带有我们人类的一些东西-残忍,好战。它们会侵入地球,就不足为奇了。这类作品中,有大家熟知的《The war of the world》(世界大战)及雷·布里格伯里的《城市》等,此外,许多科幻电影也以此为题材。
《世》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故事发生在19世界末,火星人从濒临灭亡的火星上来到地球,企图消灭英国,统治世界。这些不速之客,造成英国的恐慌。人们对火星人展开了反击,但由于科技相差太远,根本无法抵抗火星人。火星人节节胜利,人们放弃了伦敦四散而逃。然而火星人在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受到了地球细菌的感染,全部死去。故事虽然发生在19世纪末,但又有谁能保证将来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呢?《世》是科幻小说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曾经由于过于真实引起了英国的恐慌。
《城》则 与前者有不同的风格,故事中的外星人不是手持激光枪的士兵,而是一个个病毒。故事由地球对岛兰星的掠夺,引起岛兰星人的反抗,岛兰星人设好机关,通过着陆的一艘地球飞船,将当初地球人释放到岛兰星上的病毒投放到地球的大气中,从而使人类遭受一次灭顶之灾。
这两个科幻故事都关于外星人侵入地球,不同的是,前者是纯粹的外星人攻击,后者是由于人类的不仁,才导致了外星人的不义。两由此可见,这类科幻故事预示了我们将面临的又一问题:与外星生物接触。
二.按灾难后果分,可分为:
1.毁灭型:在这种类别中,人类遭受的绝对是灭顶之灾。作品有《登陆》,影片《猿人星球》等。
《等》讲的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登陆,却没有发现有任何生物存在,经多方调查,才知道若干年前人类就毁誉自己的核弹之中,而地球上的生物也随着人类消失得无影无踪。《猿人星球》介绍的也是类似的故事,只不过地球最终变成猿猴的天下罢了。
这类作品反映的问题是最尖锐的:人类多行不义必自毙。同时,这类作品的教育意义也是最深刻的。
2.背井离乡型:这类科幻中,人类虽没有灭绝,但不得不抛弃自己的家园,逃向宇宙深处。代表有前面介绍的《Star Zoo》。
这类作品虽然没有毁灭型那么直接,那么刺骨,但它同样深刻的告诫人们,不要破坏自己的家园。
3.重建家园型:这类作品中,人类同样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但人们不屈不挠,在废墟上又建起了可爱的家园。此类别出现得较少,代表作有《流浪地球》。故事讲述的是太阳即将爆炸,人类为了生存,用尽一切办法,靠行星发动机使地球脱离太阳系,飞向比邻星,成为比邻星的一颗行星。
这类科幻显示了人类顽强的精神,以及人定胜天的决心。
其次是持续发展型,指的就是人类按正常情况继续发展,创造出许多先进的东西,使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类文章出现得最少,也许是因为大家对未来报的希望不大的缘故。代表作有《飓风1号》。
《飓》讲述的是一场暴雨即将降临在某国北方地区,极有可能造成涝灾,而南方地区正遭受旱灾煎熬,而近日又无降雨兆头。正在这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时候,人们利用E号试剂与带电气团相接触产生的一种动力,成功的将北方的降雨云系转移至南方,涝灾的危机解除了,旱灾也得到了控制。
这种类别的科幻小说反映的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再者是竞争型,这类故事中,想象未来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唯有竞争才能占得一席之地。确切的说,这种类别是当今社会的产物,也是最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因此作品也比较多,代表作有《校园散记》、《售梦者》等。
《校园散记》记述的是未来虚拟校园的生活场景,在这里,每个人都必须拼命学习,才能免遭惩罚。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得智商比常人高,普通人只有250,像坐在我前头的那个头似膀胱的赞比(他在虚拟世界中的身份是释迦牟尼,若在思考“宇宙的终极真相”,这高才生也只有315。我有367的智商,但在这激烈竞争的世界中,我仍不敢放松半部,不然就会被迅速淘汰。”从这些字里行间中,我们不难看出未来竞争的艰巨性。《售梦者》则为了自己将来能做出好梦来维持生活,宁愿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这两篇文章都充分显示了未来竞争的激烈性,说简单一点,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写照,只不过夸张了一点而已。
最后是网络型。网络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可是在科幻中,它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基础,这类文章中,背景多是人类把自己的思维存入电脑中,抛弃肉身,拼思维在虚拟的世界中畅游。代表有《海水和火焰》等。
《海水和火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莫莉”的思维体,与一个叫OR的病毒集团斗争的故事。相信看过《骇客帝国》的人一定会记忆犹新。
网络型是新兴的类型,随这互联网的深入人心,这类作品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从另一侧面显示了互联网的强大生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较罕见的类型,如返古型(代表作《收音机的时代》)等,由于时间有限,就不在一一介绍。
时代是不断改变的,一百年后是什么样,没人说得出。笔者写这些的目的,就是让您在看过此文后,相信你对未来会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 ◤ █ █ █ ◥
█ █
三笑豆 只要不是百分之百的绝望,
█ ★ █ 我不是网虫!
网易广州 但我爱网络!
█ ㊣ █ 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