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ls_lansynstar(湖客)
整理人: zmsz(2004-09-06 18:14:03), 站内信件
|
忍为上,和为贵,理当头,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会遵循这么一个简单的为人处世哲学。网络上,有缘相聚一番,大概也逃脱不了这个范畴。泄为主,冲为先,强出头,这样的网友不可能没有,应该不会很多。
上网的网友大多是成年人,带有自己的想法,伴有独特的思绪,兼具鲜明的个性,至少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聪明与迟钝,成熟与幼稚,融洽与剑拔弩张,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言语之时,终究会逐渐浮出水面。
湖客这几天一直在被很多人劝。以前,我也曾经以为看破了很多,适时地也曾劝解过一些熟悉的网友。经历了网上的一些趣事,突然发觉,以前的自己,还是有点可笑。劝什么呢?用得着劝吗?能劝得醒吗,一切均是未知,所以本来就不用劝,劝也没有用。好听一点说,能被人劝住的,肯定是一个很幼稚的人,因为自己不清楚,处于混沌之中去做事,本身已属不明智,若是轻易就放弃思想,那说明欠考虑之处很多。如果是劝了没用的,其结果自然是跟没有劝的作用一样,与其如此,不如就别劝。
因此,我知道,以后自己大概不会热衷于在网上劝解别人了,因为劝,基本是没有多大用的,就这么简单。实在忍不住要劝的,那就坦然发表出自己的观点,代表的也仅是自己的观点而已了。说与劝,终究还是具有一定区别的。两个字合成在一起,以说为主,理解的可以当成是劝,倒过来,则成为了劝说,显得太主观。另一点区别:劝说是主动的,说并不一定是主动,后者怎样理解也成,还要靠悟性。
如此看来,说与劝说还是有不同了,我个人观点是提倡说,不用劝说。同样是具有相似的成份,但说,总是要显得含蓄一点了。
网络上,有很多的事,要靠自己悟,用脑想,费劲猜,不能光是随波逐流。
虚拟ID之后是谁?谁都不知道,当将网络上的友情转化为现实中的友谊之时,结果或许会起一定的变化,但同样有可能是一知半解的表面。不可太相信自己的眼神,有时候,吃亏就在太相信自己的眼神上面。
附带说一句话,感触同样比较深。当对有些事情或者有些人,忍无可忍的时候,那干脆就不必忍。真要忍,不仅会憋屈了自己,而且还表现了怯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大度。真正的大度绝对不是靠忍让才建立起来的,而是对真理的认同,至少是对事实的认可。离开了事实,一切均等同于了海市蜃楼,那不过是幻觉而已。
基于上述新感悟,我决定,以后少劝说,而是多说,说,其实只是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而已,不一定代表有劝的成分在其中了,稍微要好些,甚至要好的多。
---- 网上虚拟蕴百态
糊侃神聊罗万象
闲暇空余费思量
袖里乾坤佛跳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