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ibetprincess(老T—钉死耶酥的那个杆子) 
整理人: leweiwen(2001-02-02 08:29:38), 站内信件
 | 
 
 
四、声像定位与处理
 
 左右声道的各声部定位与处理。
 
 这又牵扯到了后期处理,事实上,前期也可以预置,至少,进行声像定位前,什么乐器该在左
 右哪个位置出现或何时变换,你应该心中有数。
 当然,喜欢玩弄技巧的录音师往往临场发挥,把个调音台的相位推子拨拉的象个摇头丸,看着
 就让人肃然起敬,他还一脸的不以为然状,呵呵!正所谓:这年头,360行,行行玩即兴,哈~~
 
 调整声像,E文叫做PANNING,简称PAN,除了录制时的临场改变或直接定位外,后期也可以进行
 更随意、更灵活、更有创造性的处理。
 
 事实上,现场演奏中,不但分左右(相对于听众),还要分前后(各音源的宽度和深度)。
 除了合理设置和改变合唱、混响效果外,配合以适当的小幅度变换声像位置,可以很完美的进行
 再现。
 
 你还可以单靠声像定位来制作出左右飞入、飞出,滚雷贯耳、乒乓闪烁、左右断闪等奇特效果。
 也可以随意的将某声部进行AUTO PAN处理(摇来摆去,呵呵!)
 
 合理使用声像定位和改变,可以大大丰富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这同样需要不断的
 摸索和总结。我个人认为这个最常用的技巧最好玩!
 
 软件处理时,一般通过改变波形的同步左右声道音量来实现,Cakewalk中,也可以直接在主界面
 的PAN一栏内填写参数(0最左,127最右),或在事件列表窗里插入PAN事件的变化数值、起始
 位置。(定位精确度是1/480拍。)同MIDI控制。(MIDI控制的10号,是音轨的PAN事件。)
 
 还必须提到一个术语:
 无定位空间宽度(深度)
 无法明显分辨出音源的具体位置,到处到是它的动静,呵呵!
 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对弦乐和人声和唱的处理时。
 
 
 !!!经验大奉送!!!
 
 给出一个我摸索、总结的声场定位图。
 具体声部的细节声像位置,大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处理时的音乐作品慢慢琢磨。
 
 
 
 Y
 ↑      人---------声---------和------------声
 ↑
 ↑  键----------------------------------------盘
 ↑
 ↑         分-------解-------吉--------他 
 ↑
 ↑                   军-----鼓
 ↑
 ↑               节---奏---吉---他 
 ↑            B------A------S------S
 ↑
 ↑                  地------鼓
 ↑
 ↑                    主--唱
 0→→→→→→→→→→→正中→→→→→→→→→→→X
 
 X轴:声像定位
 Y轴:空间深度
 
 
 五、EQ均衡的常识和使用技巧
 
 先讲一下调音台MIXER。
 
 这个东东本身就是一个转接装置,它可以过滤、修饰、处理、限制输入进来的声音
 电信号,而后再输出去,千万不要小看这东西,没了它,真的啥都玩不转!
 它可以将一切超大或超微的电信号进行最原始、最直接的均衡,可以提升或衰减某
 一(某些)频段范围内的电信号(声音),可以多个电信号(音源)同时输入,一
 次性输出,每个进来的音源都可以进行单独的简单处理,比如音量等,可以梅花端子
 输入、输出,也可以MIC插孔输入输出,还可以把单声道的输入变为立体声道输出,
 质量好的还可以实时添加专业的效果、进行编程、各方面的自动处理,等等等等……
 
 市面上比较流行数字液晶式的和传统的手工推子(模拟)式两种,肯定是数字式的好
 多多啦~~它的样子大同小异,手工操作式的,面板上是很多推子(控制各输入端口音
 量和各频段增益、衰减的推子)和指示灯,旋钮(调节延迟、混响效果),数字液晶
 的就比较精致了,有显示屏,旋钮什么的……还有录音师MIC插口(只输出给调音台的
 耳机插口,即录音师对录音者私下命令的插口)
 ……
 你可以把它作为录音设备用,当然也可以做为放音设备用。可以把多个放音机器的播
 放信号输入给它,它再输出给功放和音箱。道理是一回事。
 
 所谓DJ调音师、录音师等,几乎大部分时间,就是在操纵它。
 
 小T目前用的是ROSE家庭式MIXER,5入2出,7段均衡,它和我的电脑一样,所有能插的
 口子,全部插满了,呵呵!我用它来练琴、录音、听CD、看VCD、看电视(当然是用显
 示器播放的啦)、唱卡拉OK………………
 
 跑题了,我可不是来推销设备的……
 
 
 调音台的最大用途除了接转之外,我认为,应该是均衡(源音采样的过滤和改善)。
 那么什么是均衡(EQ)?
 
 我们知道,每一种我们听的见、听不见的声音,都有它的振动频率,往往,我们听到的
 某一声音,并不完全由一个特定的频率构成,尤其是精妙绝伦的乐器声。也就是说,
 我们要录入的声音,由很多频率段组成(涵盖很多频率段),但绝对不会涵盖了所有
 人耳能接受的频率,(如此,也就不是乐器了,是致命的噪音。)
 
 录音设备自身的局限性和录音环境,导致了噪音的出现,如何在原始录制时就过滤掉
 这部分杂音?或者,我们想人为的提升或衰减某频率段的声音,比如:提升高音部分等
 等。这就需要一个频率均衡装置来完成。
 
 均衡器的种类和物理作用原理有很多种,常见的是图表均衡器和参量均衡器。
 调音台一般搭载的是参量均衡器。(有的调音台还需要EQ开关来控制。)
 
 具体到音乐的制作中,如何合理的使用均衡呢?(这是一个录音师最基本的专业素质和
 最常预置的手工操作。电吉他合成类效果器,也有这么个功能,同样,这也是很多优秀
 吉他手都在一直摸索、感觉的效果器使用体会。)
 
 一句话,还是多实践。
 
 小T在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不太丰厚的经验,特献给大伙!
 
 1、首先,要明确均衡的目的是修正声音,还是创造音色。
 前者的意思是尽量保持真实再现,后者就是发明创造了。多数情况下,是两者都用的,
 但后者一般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
 比如:同样的木吉他分解和弦,我们自己弹出的效果,就和听CD的感觉不完全一样,
 总是CD的各个音色都很完美,这时你就应该明白录音中均衡和后期处理的重要性了。
 
 创造音色是很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一件脑力+体力活动,处理的好,画龙点睛,反之,
 弄巧成拙。
 举例:CD中,经常有的主唱歌声就象是老式收音机发出的效果,比如许巍那首
 “就在我进入的瞬间,我真想,死在你怀里……”,这明显就是均衡时衰减了人声的
 低音和过高音的频率段,大幅度提升1-2KHZ频率段数值的结果。
 
 好象大鱼为李悦君制作的《Brave》里,也使用了这种均衡技巧,而后逐步还原到
 正常的均衡设置,效果还是很别具一格的。
 
 2、大胆设置过滤界限。
 比如,不加击弦的指弹BASS、不刻意强调音头的地鼓,都是150HZ以下的频率主体,
 强调音头,就增加5-7KHZ的频率段提升值,除此而外的其他频率段,一律将推子拉到
 最底,这样,一些不必要的噪音就可以过滤掉了。
 
 吉他和人声的频率段主体差不多,大约在200HZ-2KHZ之间;
 军鼓音头:5K-7K,腔共鸣:160-400HZ;
 吊镲则在10KHZ以上。
 
 当然,后期处理时,还可以借助软件进行更复杂和更细微的均衡处理,我将在以后谈到。
 
 3、下面,我把其他一些常见乐器和人声的EQ增益范围、衰减范围罗列如下,仅供参考!
 
 主唱:
 增益范围:200-500HZ;2K-5KHZ;10KHZ以上
 衰减范围:50HZ以下,12KHZ以上
 
 弦乐:
 +:同主唱
 -:无
 
 木吉他:
 +:10K-12KHZ
 -:100HZ以下
 
 电吉他(原音、失真、哇音等音色时):
 +:150-300HZ;2K-5K
 -:150HZ以下
 
 踩镲:
 +:10KHZ以上
 -:100HZ以下
 
 通鼓:
 +:100-300HZ;2K-6KHZ
 -:60HZ以下
 
 *******************************************************
 
 本课小节:
 
 1、监听
 2、各种修饰效果的种类
 3、声像定位与处理、声场的实际运用
 4、EQ均衡的常识和使用技巧
 顺便还谈了谈同期、分轨录音和调音台的基本常识。
 
 下一课主要内容:
 
 1、个人音乐工作室(音乐制作室)组建浅谈
 含设备、连接、维护、使用常识等
 
 2、从实用角度上介绍两款著名的音乐制作软件
 Cakewalk pro audio 9.0和CoolEdit pro 1.2
 
 3、简单介绍一下多轨硬盘录音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