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ibetprincess(老T—钉死耶酥的那个杆子) 
整理人: leweiwen(2001-02-02 08:29:38), 站内信件
 | 
 
 
******************************************************************************
 
    跟小T学做音乐
 
 第一部分:录音篇(第二课)
 
 前期回顾:
 
 第一课里,我主要谈了谈常见乐器和歌声的录制技巧。贴子登出去后,我陆续收到一些热心
 朋友的来信(消息),有朋友问到为什么在使用MIC录音时都不采取单MIC的录制方式,原因
 我简单说说。
 
 再好的MIC,都有一个拾音范围(空间范围和频率范围,声波可以用直观的正、余弦波形来描
 述或表示)。
 同样,受自身的限制,它不可能将现场的效果全部收录下来。事实上,人耳听到了声音,整个
 物理过程非常复杂,并不是感觉到的简单的乐器振动。做MIDI的朋友都知道,各种乐器的采样
 不可谓不精密,但为什么感觉上总有差异呢?大概缺乏现场感就是一个致命的缺陷或者说很难
 攻克的技术难点吧。增加辅助MIC,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点,听觉上,不那么“单薄”,而且,
 大伙知道,声波的传输速度不快,两支MIC有一定距离,收录到的声波就必然不完全同步,再
 合理调节各MIC的EQ均衡、混响、和声等预置录音效果,可以较好的再现真实音源,美化或增强
 临场的感觉。(另外也可以做到不损失掉比如房间回响等不可缺少的真实效果。)
 
 再比如鼓,使用一支MIC,录出来的声音就是非常不真实的,因为它本身的结构和音源位置太特
 殊了。人声的录制也是这样,据说专业录制人声,MIC摆放都是根据声场定位来确定,当然,这
 些都需要反复的摸索和调整。相信你的感觉!你一样可以成为优秀的录音师。
 
 还有朋友问到调音台,我将在本课中说到。
 
 本课导读:
 
 1、录制监听和混缩监听
 2、各种修饰效果的种类
 3、声像定位与处理、声场的实际运用
 4、EQ均衡的常识和使用技巧
 
 课前准备:
 ★:从另一种方式上分类,录音可分为同期录制和分轨录制
 ●:简单解释。同期录音,所有要录制的声部一次性采录完毕,就象现场演唱会,一次搞定,
 优点:对现场各音源,乐队的整体配合性、默契性和临场的即兴都可以较好的再现,
 缺点:后期处理麻烦、对录音师、调音师的专业素质要求高,准备事项繁琐,稍有不慎,前功
 尽弃,看似节约录制时间,其实最浪费。(连大师都不能保证每个音都无误、最有味道的演奏
 、演唱出来,况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乎?呵呵。)这种录音方式国外有的乐队一直在采用。
 录制现场演唱会也属于这种方式。
 
 分轨(分步)录音:这是国内大多数录音室(包括专业)均采取的一种。即把一首作品分为
 多次录制,一个或几个声部录一到数轨。简单说就是每个乐手(声部)都SOLO一到数轨,分别
 保留,通过混缩、合成等后期处理合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比如:鼓手先把整个作品的鼓声部录
 出来,而后录BASS、吉他也自己单玩一把,……最后伴奏就录完了,其他人就可以回家睡觉了,
 歌手留下干活,呵呵!
 优点和缺点就不谈了。这种录制方式是最适合个人小型音乐制作室采用的,我将把讲述的重点
 放在这方面。
 
 ******************************************************************************
 
 二、录音监听和混缩监听
 ▲:监听是一切优质录音的关键!
 
 录音监听用于两处,一是录音师,二是乐手,两者是略有区别的,很容易想明白,不谈。
 还有一种,比如小T,经常就是身兼数职,这时就只能用一处了,呵呵!线路录制时,
 我喜欢听着音箱演奏,MIC录制时就戴上大耳机,一般,我是“半戴”,全戴上,听到
 的就是MIC拾出来的音,现场的声音就被掩盖了,感觉经常甚不对,尤其是唱歌时。
 我不建议这种全部包揽的录音方式,太影响心情,尤其是难度大的演奏,心理压力比
 现场演出还大,也许只是个人感觉吧。有人协助时,我就可以专心演奏、演唱(因为有
 人在,炫耀心理有助于水平的超常发挥?我可能就是这样子,呵呵!)
 
 混缩监听是最后混缩、合成完整作品时的监听,这是关键中的关键!这时,你真的就要全
 神贯注了,尽量连一微秒的声音都不要放过的用心听、反复听,包括整体高低音均衡、各
 声部声场、声像定位、添加的效果,作品前后音量对比……等等等等,而后,再对录好的
 各音轨进行反复的处理、调整……等等等等。这是很具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一件非常不愉快
 的工作。可以说,你不听个五七百遍的话,根本就做不出来满意的成品。想一想,一首歌
 连续听、仔细听个上千遍是什么概念……难怪小T每做完一首歌,总要呕吐数日……
 
 需要注意的是,监听设备的质量将会极大的影响你的听觉分辨力!由于我腰包不鼓,一般
 就采取耳机+计算机多媒体音箱+声波波形图+经验来反复斟酌、最后决定……惨啊!
 
 
 三、各种修饰效果的种类
 
 这部分的内容直接就讲到了后期处理时的混缩,呵呵,比较跳跃,大伙多原谅。相信都看的
 懂。补充一下:混缩的英文是MIX DOWN,效果或效果器一般在设备上的标识是EFFECTOR(有
 的设备厂家很懒,只标出前几个字母。)
 我们这里讲的效果,可不是电吉他的效果器,当然,两者在物理学上,有几乎一致的共性。
 这里是指给所有已经录制完毕的各个原始音轨加不同的效果,将各个声部处理的更完美一些。
 
 这些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录制时予以前置,可以省掉后期处理中的一些操作。
 大多数调音台都有一些可调节的效果,用于录音前置。
 专门的音频处理软件,或所或少也会提供一些效果的修整和调节,比如Cakewalk和Cooledit
 等等。操作方法,我将在相关的音频软件篇里详细说明。
 
 简单罗列和解释一下,很好理解的。不过具体运用就……道可道,非常道啊!
 
 1、空间模拟(ROOM SIZE)摹仿音源发生、回响的空间范围,比如,卫生间、走廊和音乐厅
 里,吉他发出的声音就有很大不同。注意,这里只是摹仿空间,而非摹仿该空间的音响效果!
 给出这个数值,将会影响其他的设置效果。(效果的运用都是互相关联的,就象电吉他的效果
 器设置。)
 
 2、混响(REVERB)简单说就是声音余韵,音源在空间反射出来的声音。道理很简单,你在空
 旷的山谷中喊一嗓子,可能过了N久,还有余音在飘荡;而你在被窝里咳一声……哦,当然,
 也会有余韵的,呵呵!注意,这个参数的意义只是增加或减少余音的多少,和每个音的延续时
 间无关!
 
 3、残响(REVERB TIME)也叫混响时间,看一下2的注意,反过来理解,就明白了。
 
 4、延迟(DELAY),增加音源的延续,使声音加厚。它和上面的回声、回声时间是两码事,
 这个是增加或减少源声音的直接反复,而非余韵音。
 
 5、延迟时间(DELAY TIME)延迟音反复出现时的时间间隔。
 
 6、延迟反馈(FEEDBACK)延迟的反复次数。该参数小于0,声像逆转,太大,则声音发生
 飘荡。
 
 7、合唱(CHORUS)这可不是单纯的人声合唱效果哟,比较类似,很多声音一起响,呵呵!
 可以使源声音加宽加厚加重,这不废话嘛?!
 
 8、压限、限伏、过载、失真、钝化、锐化、音箱模拟、飘忽、闪烁、乒乓、特殊(比如水
 底、老式收音机、爆裂、灵幻、飘散等)
 不多解释,按电吉他效果器的同类项或字面意思进行推理吧,呵呵!有些效果是小T自己定
 义的,呵呵,不好意思。
 
 7、音量、淡入、淡出、声像、声场、频段衰减或提升、拉伸、扭曲。
 这些还要解释吗?什么?要??我倒!!!
 
 声像是发声位置,偏左还是偏右,也叫相位;
 声场是发声的音源是点,还是面,只能这么描述了。
 这两点,决定声音的立体质感。
 拉伸:将原声音的速度提高或降低,改变长度(播放时间),音调可能变,也可能不让它
 变,当然也可以渐快或渐慢;
 扭曲:改变音调(音高的#或b),这一点在修饰个别素质不高的同志的演唱时非常有用。可以
 把没唱准的地方修正过来。当然也可以全部声音#或b,理解为变调吧。
 
 8、还有很多,一时想不全了,有时间慢慢补充吧。(其实这些玩转了,你足可以躺在被窝里
 笑到天亮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