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abypiggy(朱迪克)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9-29 10:00:00), 站内信件
|
上世纪七十年代,历史上最强悍、最嗜血、最杀人如麻的日本流浪杀手诞生,他的名字叫“拜一刀”。因其带着五岁的儿子行走江湖,世人送给他一个绰号-----带子雄狼。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位战斗力仅次于“荒神”宫本武藏、“盲侠”座头市的“水鸥派高手”拜一刀抱着独子“大五狼”,不仅于家乡日本无人不晓,也在全世界混了个脸熟。更重要的是,他为武士片与东方暴力cult片的进一步明确融合推波助澜,他促进了日本武士类型片在全世界的一次大众普及。这部七十年代武士片(也称时代剧)的巅峰之作,同样也在日本武士电影的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漫画改编电影的成功典范,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带子雄狼》(又译《斩虎屠龙剑》)
一、武士电影的前世今生:时代剧的三位大师(黑泽明、三隅研次与深作欣二)
就像香港电影不能缺少功夫片一样,武士片作为日本电影中不可不提的标志性产品,逾越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鸿沟,开启了东方影视的先河,使东方电影第一次引起国际瞩目。
黑泽明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最杰出的东方电影大师,他的作品总是与“武士情结”形影不离。1950年,黑泽明的《罗生门》成功打入欧洲,使世界电影史上从此多了“日本”两个字。而后的几十年里,黑泽明不断打破欧美垄断电影文化的神话。1954年的《七武士》,荣获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不仅为武士电影开拓了新的道路,还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美国西部片。他晚年的武士电影《影武者》、《乱》寓意深刻,助他登上了事业上的第二个高峰。
武士片不仅于国外受宠,在日本国内也很有市场。六十年代武士电影非常盛行,一大批电影片商投拍武士片,大力扶植武士电影。如当时的“东宝”“大映”,每年出品的武士片数量都占总额的很大比例。这期间一大批历史小说被频繁地搬上大银幕,其中以子母泽宽和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最负盛名。六十年代初,三隅研次首次把子母泽宽的《座头市》搬上银幕,由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胜新太郎领衔主演,结果反响很大,深受观众喜爱。直到八十年代,“座头市”才逐渐退热,这期间“座头市”共被拍摄了二十几部。六十年代几乎就是座头市的天下。2003年,北野武再拍《座头市》,不仅卖座,还为日本赢来了又一块“银狮奖”。
七十年代,胜新太郎和大导演三隅研次再度联手,把目标瞄准了小池一夫和小岛刚夕的人气漫画《带子雄狼》。不过胜新太郎此番不再主演,只是担任制片,而饰演主人公“拜一刀”的是他的弟弟若山富三郎。
被誉为日本商业片教父的殿堂级导演深作欣二,往往会让人想到他驰骋黑帮暴力片的霸主身份,其实他于时代剧上的成就也丝毫不比帮派片逊色。七十年代末,深作欣二在最擅长的黑帮片领域滞步不前,创作基本已山穷水尽,不经意间却发现了时代剧的发展前景。八十年代,深作欣二广泛和动作巨星千叶真一合作,拍摄了《柳生一族的阴谋》《魔界转生》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时代剧。不仅在东南亚所向披靡,还吸引了全世界影迷的兴趣。时至今日,深作欣二当年的成就仍然无人能及。去年,平山秀幸翻拍《魔界转生》虽然在特技上有了很大的改观,却无法和二十年前的版本相抗。
1975年三隅研次突然离世,深作欣二的介入无疑填补了时代剧的这处空缺。尽管深作欣二一生基本没在国际上拿过奖,也不是什么公认的大师,但他影响了一代代电影人。2003年塔伦蒂诺通过《杀死比尔》,表达了对深作欣二的无限敬仰。
昆汀·塔伦蒂诺曾说:深作欣二是我最尊敬的导演,其所执导的电影影响我至今,其中《里见八犬传》更激发了我许多创作灵感。对受益良多的我而言,深作导演简直就是“神”的化身。
九十年代,日本武士片再一次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衰退。1990年胜新太郎在主演完最后一部武士片《浪人街》后,也基本宣告了武士电影的末落。大制片厂的倒闭,演员终身制的瓦解,武士电影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人问津。直到九十年代末期,伴随着独立电影的兴盛,武士电影又呈现出复苏状态。一批有志向的年轻人重现投入到武士片的创造中。有被誉为“MTV界黑泽明”的中野裕之,1999年拍摄的[武士畅想曲]让人看到了新武士电影的希望。年轻有为的北村龙平,对武士片有着得天独厚的潜力。
2003年,不仅有北野武抚碰民族的记忆“座头市”,北村龙平挂帅《安云》更出手不凡。同时他的私人作品《荒神》也载誉归来。就连拍了一辈子温馨电影的田园派老导演山田洋次,也破天荒地炮制了一部有可能成为遗作的时代剧《黄昏清兵卫》。再加上汤姆·克鲁斯《最后的武士》全世界的大肆宣扬,东洋时代剧的旋风再一次吹遍了全球。
武士电影作为起步较早的类型片之一,对后来某些电影的影响是势在必行的。这里以黑泽明的电影最为突出,他的电影一向都是好莱坞喜欢拿来重拍的对象:如[七武士]曾在六十年代被重拍成[七侠荡寇志],大导演塞尔吉奥·莱昂把[用心棒]翻拍为[荒野大镖客]。可以说美国西部片深受武士片的影响。
其实香港武侠片也曾广泛地借鉴武士电影。早年胡金铨、张彻在国际舞台初露锋芒的侠客电影,其渲染的侠骨柔情和东洋武士颇有渊源。九十年代香港的武侠功夫片,也多次在武士片中取经。诸如元奎的《方世玉2》,片尾主人公杀入敌营的动作场景乃至造型,很大程度上都沿袭了黑木和雄的《浪人街》。我们甚至习惯了程小东在《东方不败》穿插飞来荡去的忍者和全副武装的东瀛武士。
在武士电影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带子雄狼》,自然更是影响了日后的一大批经典。王晶的《洪熙官》、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都从《带子雄狼》中获得了空前的灵感。深作欣二的《必杀Ⅳ:雪恨》中,也有着那样一个武功高强的“父子搭档”的浪人角色(当时还由千叶真一扮演)。
2002年由山姆·门德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毁灭之路》,是根据同名黑帮小说改编的。但它原始的创意,则是来自《带子雄狼》。
二、《带子雄狼》的诞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日本漫画剧作家小池一夫构思出《带子雄狼》的剧本,他联合资深老漫画家小岛刚夕,开始了漫画《带子雄狼》的创作。此漫画从1970年开始,整整连载了五年才得以完结,总共发行了二十六本单行本。在当时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1972年,在《座头市物语》诞生了有十个年头后,胜新太郎再度找上大导演三隅研次,计划把《带子雄狼》漫画搬上了银幕。两人一拍即合,原作者小池一夫也答应为电影改写剧本。不过“座头市”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胜新太郎不愿意再颠覆自己“盲侠”的形象。所以他只担任制片人,而饰演“拜一刀”的演员,是他的弟弟若山富三郎。实际上若山富三郎对“带子雄狼”的扮演也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如果说胜新太郎是“座头市”的代言人,那么若山富三郎同样也不枉称为“拜一刀”的代言人。因为这个形象太深入民心,乃至1994年井上昭翻拍《带子雄狼》时,田村正和扮演的“拜一刀”已经无法让人接受。
小池一夫:
1936年5月出生于日本京都。日本最著名的漫画剧作家之一,曾因参于《骷髅 13》一书而跨入漫画界。1970 年与漫画家小岛刚夕合作《带子雄狼》,奠定了漫画剧作家的地位。1972年成立「Studio Ship」(现已改名:小池书院)以及 1977 年创立了“小池一夫剧画村塾”,该塾曾培育出如高桥留美子、原哲夫等知名漫画家。
历年來小池一夫的经典作品不计其数,《带子雄狼》、《杀爱》、《拳神》、《Crying Free-man》等均是其家喻户晓的作品。而《带子雄狼》、《修罗雪姬》等多部作品被搬上了大银幕。目前,他除了仍然活跃于动漫界和影视界,积极推动漫画出版外,最新作品《鱼Cry》尚于集英社周刊《少年跳跃》连载中。
三隅研次:
1921年3月出生于日本京都,1975年9月逝世,享年54岁。作为日本当年古装娱乐片的主将,拍过《四谷怪》《佛祖释迦》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电影。三隅研次1951年出道,师从吉村公三郎、衣笠贞之助等人。自1954年拍摄处女作《丹下左膳》以来,一生中共拍了近七十部电影,而其中竟有五十多部是武士片。他还是日本少有的“快手导演”,拍片速度惊人。六十年代的《座头市》系列,七十年代的《带子雄狼》系列,使他在国际上享有名气。
三、带子雄狼的故事
主人公带子雄狼拜一刀,这个日本最名副其实的“杀戮天使”,有着比“盲侠”座头市更充沛的杀人理由,有着比座头市更凄凉的身世和难言的苦衷。不像座头市那样维持正义打抱不平,复仇才是他大开杀戒的最终目的。也是他几次九死一生从地狱归来的精神支柱。用他的话说就是:“见神灭神,见佛杀佛”。
拜一刀生活在德川幕府黑暗统治的背景下。那时候幕府政权组建了三个组织:一个是幕府专门收罗下属藩国罪名的间谍组,一个是执行暗杀组,还有一个执行斩首的刽子手组织。间谍组由黑鳅忍者一族把持,暗杀组的负责人是柳生家族,而刑部的刽子手原本就是水鸥派斩马刀高手拜一刀。
深作欣二的《柳生一族的阴谋》曾对柳生家族争权夺势的野心予以描写,而《带子雄狼》中的柳生家族依然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柳生掌门人觊觎拜一刀的职位,陷他于不义,欲株杀拜一刀全家。只剩下拜一刀和二岁的儿子大五郎逃出魔掌。拜一刀携同幼儿行走江湖,一方面充当杀手维持生计,一方面又要跟柳生家的追杀者周旋到底。
拜一刀凄惨的身世,赐予了他对武士道精神人性化的理性认识。在他的身上,同时兼具着对武士职责的履行和反抗。作为一名曾经的高级武士,他时刻以武士的正直和仁义检点自己的生活。出于对武士阶层的敬意,他不愿意杀真正的武士。但他同时也背叛了武士的效忠,不作无意义的牺牲,在识破柳生家族的阴谋野心后,并没有遵循“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武士礼教。其实他这种特殊的身份,更多是一种江湖侠义精神的体现。
拜一刀曾经是宫廷的御用刽子手,专制“砍头职业”,可谓是杀人无数。而他一生中也罕有对手,唯一的一次战败记录是输给了柳生军兵卫。不过后来还是挑战成功,剁掉了军兵卫的一只手臂。拜一刀因与柳生家族有不共戴天之仇,每次大开杀戒时都将生死置之度外,却每次都能大难不死。
就是这样一个如同有着不死身的超级暴力男,给三隅研次当年的武士片创作开启了一条腥风血雨的明确道路。其实在三隅研次之前的武士电影,如五十年代三船敏郎主演的《宫本武藏》系列,还并不是一味地强调感官刺激和血腥味,加上日式电影特有的缓慢叙事节奏,那时候的武士电影笼罩着一股浓厚的文艺气息。而《带子雄狼》的问世,无疑开始从多方面挑战传统武士片的局限和保守。因其影片是以漫画为原型,并不具有传统日本电影的深沉和沉闷基调,反倒极其少见地节奏明快通俗易懂,极具视觉观赏性。
带子雄狼大刀一挥,银幕间顿时血如泉涌。随着《带子雄狼》系列陆续的开拍,这种血腥的风格真是愈演愈烈。由最初的流血到“喷血”到“大喷血”到开膛破肚到把人剁成碎片,《带子雄狼》最终演变成了如假包换的血腥cult片。而那时同期的很多武士电影也开始受到它的影响,如七十年代的《座头市》系列,其血腥程度较之六十年代已经提升了好几个级别。
四、《斩虎屠龙剑》电影系列
(1)
中文片名:带子雄狼Ⅰ:决战柳生
英文片名:Lone Wolf and Cub: Sword of Vengeance
导演:三隅研次
主演:若山富三郎、富川晶宏、伊藤雄之助
上映日期:1972.01.15
[剧情简介]
拜一刀本是幕府政权的刑部刽子手,却遭到柳生一族的陷害,官职被革,妻子也遭毒手。拜一刀寡不敌众,在击败柳生烈堂的两个儿子后,背着儿子大五郎逃出鬼门关,从此浪迹天涯。
三年后,拜一刀迫于生计干上了杀手职业。一方面替正义人士买凶杀人(要收不扉的酬劳),一方面还要防备柳生刺客的追杀偷袭。本集中他接到的一宗买卖,是刺杀某藩勾结强盗的叛徒。于是带着儿子深入虎穴不惜忍辱负重,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评述]
本集花费了大量的篇幅交代拜一刀的身世、职业,以及他如何遭柳生陷害走上杀手之路的过程。虽然故事是借于主人公触景生情回忆往事,却不同于常规回忆叙事中采用单色镜头记录,而是予以背景无声的画面来展现这种述说。但是虽说背景声响被抹杀,人物对白的声道却被保留,其实这样不仅直观地区分了回忆中与现实中的故事,更形象地强调出回忆过程的主观性。这种技法在日本电影(特别是商业片)中是极其少见的。
其实拜一刀与历史上其它侠客的不同之处正是他无时无刻都带着那个被人误认为是累赘的幼童大五郎。本集就是详细地交代了父子俩共生死的原因。拜一刀让两岁的儿子拈阄儿定生死,归于父子俩内心的仇深似海。值得一提是此幕在二十多年后,被王晶在《洪熙官》中再次沿用。而至于大五郎是不是父亲的累赘,相信大家早已不言而喻。本集中仅二岁的大五郎就首次助父亲一臂之力,轻松干掉了柳生备前守。而父子二人共同行走江湖,对局外人来说无疑就是隐藏杀气的障眼法。
本集较之续集而言,血腥味还不是很浓,动作场面也不是重头戏。其实导演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对拜一刀性格的刻画上-----对他超越武士境界的刻画。在与流氓团伙的周旋中,拜一刀不惜多次当众受辱,甚至没有对妓女的不屑和歧视,这是他抛弃武士尊严脱离武士行为准则的一次淋漓的演示。而他的这种勇气正是仇恨赋予的。
(2)
中文片名:带子雄狼Ⅱ:沙漠大厮杀
英文片名:Lone Wolf and Cub: Baby Cart at the River Styx
导演:三隅研次
主演:若山富三郎、富川晶宏、松尾嘉代
上映日期:1972.04.22
[剧情简介]
柳生一族派柳生鞘香率残酷的柳生女子堂追杀拜一刀,黑鳅族忍者把大五郎掠为人质引拜一刀上钩。拜一刀最终救回儿子,其视死如归的魄力和舔犊情深的护子亲情令柳生鞘香感动。鞘香溺水,拜一刀将其挽救,鞘香心生爱慕之情,拜一刀毫不犹豫地拒绝。
拜一刀受雇刺杀某反叛的藩士,他手下有三员武功高强的浪人兄弟,三兄弟在烧船劫难中相识拜一刀,表示愿意与其决一胜负。沙漠一战,拜一刀取胜。
[评述]
在上一集的暴力风格基本明确后,本集中三隅研次开始着力于对这种风格的捍卫和锦上添花:对鲜血、对肢体道具模型的渲染和进一步完善。柳生女子堂的登场,无疑为暴戾凌迟的加剧添风加火。影片刚开场不久,柳生女子们便抓住时机蜂拥而上,把困在中间的黑鳅族忍者残忍地剐成肉片。不过这种对同伙毫不手软的虐杀,更多是一种对血腥视觉见缝插针的刻意显示。因为在拜一刀面前,她们毕竟不会有所作为。
继前集中妓女对拜一刀的暖昧暗示,本集中的女性角色柳生鞘香也很快被拜一刀征服。我们那个潦倒落魄的拜大侠,所到之处却总是经意与不经意间吸引来一大批女性,然后再大义凛然地将其谢绝。而这也似乎是日本时代剧中颇多出现、趋于流行化的一个一相情愿的情感描写。(就连《座头市》中那个邋遢残疾的“盲侠”也不时地流露一下自己的情圣魅力。)
本集中浪人三兄弟与拜一刀之战,三隅研次把它打造成一场英雄间的侠义之战。影片最初交代拜一刀与三浪人在火烧客船中“下战书”式的初次逢面,便可见这场决斗的光明磊落。而三隅研次对战败者死亡前夕的凄凉描绘,更是诗情画意。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异样抒情:喉咙中刀的他说:“我听到我的脖子在哭泣,声音很动听”。
二十多年后,这个场景被王家卫在《东邪西毒》中发扬光大。
(3)
中文片名:带子雄狼Ⅲ:独闯鬼门关
英文片名:Lone Wolf and Cub: Baby Cart to Hades
导演:三隅研次
主演:若山富三郎、富川晶宏、浜木绵子、加藤刚
上映日期:1972.09.02
[剧情简介]
拜一刀父子在途中跟落魄武士孙村官兵卫不打不相识,同时邂逅了被拐卖的农家妇女。拜一刀可怜其身世,遂为她出头,甘愿承受酷刑。而他的勇气也令女头目西蔵刮目相看。
谁知西蔵也有难言之隐,在得悉拜一刀的身份后,请求为其铲除藩国奸臣。拜一刀应允,用计杀死奸臣那个擅使火枪的保镖,并在山谷决战中以一挡百,更首次向观众展示他手推车中的火炮机关。此时孙村官兵卫已受雇于藩国奸臣,不可避免地再次和拜一刀决一雌雄。结局中官兵卫虽然败给了拜一刀,却以死验证了自己真正的武士精神。
[评述]
本集中拜一刀极其少见地为素为谋面的落难女子打抱不平,袒护她甚至不惜忍受皮肉之苦,其实是出于女子那块不离身的前夫灵牌。孝忠和贞节,正是封建武士道德中极被重视的行为规范之一,我们可见拜一刀无疑存有对此礼教的坚信遵循。
本集中癫狂的打斗,可以说已经完全被超现实化了。导演为追求尽兴的暴力影像几乎已经不择手段。拜一刀那超人一般的体力和不死之身,单枪匹马便砍死了一百个对手。而导演似乎也不再满足杀伤范围狭隘场面不够壮观的冷兵器,破天荒地为拜一刀那粗糙简陋的婴儿手推车装上了数枚火炮。某种程度上也不能不惹人发笑。
不过在撕杀的恶搞之余,导演也不忘刻画细节。我们知道,真正的武士是不耻于借助枪炮取胜的。但拜一刀对枪械的取舍却颇合时宜:对于火枪队的射击,他架起火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而在与孙村官兵卫作最后的对决时,他分明扔掉了手中的火枪。
值得注意的是本集对武士孙村官兵卫的塑造尤为精彩。这个原本优异正直却处境艰难的尴尬武士,无疑是对武士体制的一次讽刺。
(4)
中文片名:带子雄狼Ⅳ:刺青雪姬
英文片名:Lone Wolf and Cub: In Peril
导演:齐藤武市
主演:若山富三郎、富川晶宏、东三千、林与一
上映日期:1972.12.30
[剧情简介]
拜一刀受尾张藩藩士之妻所托为夫报仇,刺杀胸口纹有刺青的女杀手阿雪。途中儿子大五郎与父亲走散,在寺庙中撞见了父亲昔日的对手柳生军兵卫。大五郎靠勇气和智慧躲过劫难,却被军兵卫识破身份。拜一刀及时赶到,侥幸战胜了军兵卫。
拜一刀在阿雪父亲乞胸仁太夫的指引下找到了阿雪,了结了阿雪父女俩的夙愿(原来阿雪也有一段伤心的往事)。徳川义直手下刀客孤冢被阿雪刺死后,徳川派人缉拿拜一刀归案,这时柳生烈堂也带着大队人马前来围剿。
继上一集的“山谷决战”,又一场“百人斩”上演。拜一刀借助地形打游击战,杀得柳生人马片甲不留,柳生烈堂被他刺瞎了右眼,他自己也身负重伤。
[评述]
本集的导演换上了齐藤武市,本集相较前几集看只能算中规中矩。颇有些类似于第三集的结构,前部分叙事铺垫,迎接片围“百人斩”的高潮,可惜却不够紧凑。由于回忆的篇幅较多,略给人沉闷乏味之感。尽管“百人斩”部分场面宏大,却没有以往三隅研次营造的那种灵犀。拜一刀继续无止境地向观众展示他那“百宝车”(手推车)中更夸张的现代秘密武器,这简直成了一部东洋版的“007”。
柳生军兵卫与拜一刀的撕杀稍显唐突,且收场的也过于匆忙。而对阿雪这个人物长篇累牍的描写,更难逃卖弄情色的嫌疑。倒是拜一刀向阿雪语重心长地道出乞胸仁太夫对女儿“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默默承受,很能让人感受到这份沉重。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这也是拜一刀自己的真实写照。
(5)
中文片名:带子雄狼Ⅴ:冥府魔道
英文片名:Lone Wolf and Cub: Baby Cart in Land of Demons
导演:三隅研次
主演:若山富三郎、富川晶宏、安田道代、佐藤友美
上映日期:1973.08.18
[剧情简介]
黑田藩请求拜一刀夺取关乎该藩存亡的文书,不惜派出五位高手以死相试拜一刀的武功。
大五郎和父亲在集市走散,与号称千面观音的女扒手小叶相识。大五郎因涉嫌协助扒窃被捕块严刑拷问,但他人小志高,为遵守诺言不惜忍受皮肉之苦。此举令众人极其倾佩,小叶也被感动得不再做贼重新做人。拜一刀在暗中看到儿子的勇气很是欣慰。
一场水中大战,拜一刀用计夺回了黑田藩的文书,破坏了柳生一族的诡计,再次令柳生烈堂恼羞成怒。同时,拜一刀在女忍者不知火的协助下,识破了黑田藩内部一出不可告人的黑幕。
[评述]
本集导演又换回了三隅研次,影片水准较上集有了很大的回升。不过本集从故事上看过于单薄,叙事逻辑也不是很明析。
片头黑田藩五位勇士悲壮的自我毁灭,可以说这种“惨烈”提前渲染了整个故事,让观众热情高涨。可惜头重脚轻,最终衔接的微不足道的故事,不足以承载五名勇士此前的视死如归。他们刻意的死,尽管是武士道忠烈精神的见证,却严重缺乏真实感。而拜一刀对他们的死亡“明知故犯”的成全,不免给人乱杀无辜之感。
片尾拜一刀在塌塌米卧室中大战黑田藩长矛军,空间的狭隘没能发挥出这场战事的精彩。
值得注意的是本集对大五郎为履行诺言袒护小叶的描写尤为感人。这个本该享受童年欢快与幸福的少年,在和父亲的出生入死中磨练了一份同龄人不拥有的坚定信念。
(6)
中文片名:带子雄狼Ⅵ:雪原生死道
英文片名:Lone Wolf and Cub: White Heaven in Hell
导演:黑田义之
主演:若山富三郎、富川晶宏、木村功
上映日期:1974.04.24
[剧情简介]
徳川政府决定对拜一刀进行全国通缉,令拜一刀感到自己的杀手生意不好做了。柳生烈堂派出家族最后一员战将小女柳生香织前去行刺,亦难逃一死。无奈中烈堂去深山中造访私生子土蜘蛛兵卫,不想兵卫仍不敌拜一刀。
兵卫手下的土蜘蛛一族好生厉害,五行遁地术逼得拜一刀父子既无粮食,亦无栖身之所。最后拜一刀逃往雪山,依仗地势才得以摆脱土蜘蛛三兄弟的纠缠。此时柳生烈堂率大队人马赶来,皑皑白雪中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
[评述]
本集的风格较之以往差异很大,可以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前几集竖立的嗜血风格。导演黑田义之是日本著名特技师,本片是他为数不多的几次胜任导演的作品之一,亦是他最后一部导演作品。
鉴于黑田义之的专职,本集在特技方面做足了工夫。尤其是结尾雪山大决战的一场戏动感十足,雪橇追逐、白雪中的鲜血,场面处理得非常不俗。不过文戏方面,没有了三隅研次的那种漫画般的流畅质感。而且冲突明显不足却又拖沓不前。
1974年,“带子雄狼”没有像“座头市”“寅次郎”那样在日本影坛保持住常青的生命力,而是于银幕间急促而猛烈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次年,三隅研次与世长辞,宣告了一个时代剧的结束。庆幸的是,他的暴力美学并没有流失。七十年代末,跻身于时代剧的深作欣二成了新一代的暴力美学大师。2003年,深作欣二走了,不过又出现了北村龙平,还有三池崇史。遗憾的是《带子雄狼》始终没有被延拍下去。
文/不一定驴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