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社区互动>>焦点新闻事件>>第十期热点话题"奥运大赢家">>【奥运大家谈】>>[奥运杂谈]要以成败论英雄

主题:[奥运杂谈]要以成败论英雄
发信人: 22-33-66(逍遥·客)
整理人: matmay(2004-08-22 01:05:57), 站内信件

    “成则王候败则寇”这是自古以来的“定律”,虽然在民间往往“同情”失败的英雄,但事实上失败的英雄不成其为英雄,便是老百姓的同情分再高,也并不能改变什么。不说历史上的楚霸王项羽之流,在今天,我们给成功的英雄们鲜花掌声、名誉利益的时候,有无将同样的待遇给了失败者呢?显然是没有的。 

    记得上届悉尼奥运会中看到过央视的一档节目,节目的佳宾是刚获得了女子举重比赛金牌的山东运动员。她在节目里说,平时她们只有与普通打工者一样的工资,每个月几百元钱。以此类推,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她没机会参加奥运会,如果参加了奥运会她没得到金牌,那么她还与所有普通的打工者一样默默无闻,何来“英雄”? 

    “失败也是英雄”只是老百姓的一种同情分。作为参与者个人,或许更可能成为一种阿Q式的“自慰”。这种心态在竞技体育中是有害的。如同样的悉尼奥运会上男子团体花剑决赛中我们的运动员在法国队队员受伤的情况下放弃了进攻,结果将到手的金牌拱手让出。事后连萨玛兰奇也不赞成这样的“体育精神”。也许这个宿命般的决定,导致了今天这批将要老去的中国击剑男队员们永远与奥运金牌无缘。 

    咱们国人最缺少的,就是永远争胜的精神。要让国人懂得,不管何种情况下,胜利应该成为最高目标。“温良恭俭让”虽然是一种不错的修养,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已经不适于现代充满竞争的世界。中国要崛起,就要改变这种道德修养的预期,必须要有冲天一怒的勇气,面向世界去夺取理应属于自己的那份地位和利益。有人对姚明第一场比赛失利后的“愤怒一吼”不以为然,其实我们正需要这种“愤怒”! 

    在现代充满各种竞争的社会里,事实上本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作为一种个人失败后自我调整心态的“武器”,或许是可以的,但我们不能以此来麻痹人们的进取欲望。所以我们应该理直气壮的高喊“我们就是要以成败论英雄”,以使每个人都明白:只有取得胜利(无论是体育的还是生活中其它事)才是体现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也只有这样,我们国人的千百年来顽固不化的“惰性”,或许才会逐渐得到改变。 


PS:这是在央视“网评天下”敲的一篇回帖,主帖是[**芳草**]网友发布的《勿以成败论英雄》。 



----
http://img14.photo.163.com/.....p/1437306/18480600.gif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