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isi8597yy(Jammie)
整理人: sisi8597(2004-08-17 20:07:06), 站内信件
|
宁峰的技巧真的非常好, 但偶有一感觉: 像在看杂技表演...
说到同是以技术著称的Heifetz, 呵呵, 那一直是偶非常敬仰的大师. 在他那个年代, 他孤傲和独裁的个性是世上一绝, 正是这样一种特别的个性塑造出他的音乐神韵. 相比之下, 宁峰给偶的感觉只是一个初出江湖的小毛孩. 所谓大师, 又怎可能是一朝一暮就能达到的呢?! 暂先撇开Heifetz老人家不说, 说说当今在世的几位小提琴界的大师:I.Perlman, Anne-sophie Mutter, G.Kremer, Maxim Vengerov.
首先是Perlman, 他老人家演绎的<<引子与回旋>>与<<茨冈>>味道之"骚", 把西班牙舞曲的"浪漫"与吉普赛音乐的"放"彻底挥发出来, 那种犹太式的滑音恰恰拨动了听众心中的那条弦, 那种兴奋是遍身地烧啊烧...相比之下, 宁峰的演奏除了炫技部分充分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之外, 丝毫没有掌握到西班牙与吉普赛的风格, 尽管他在舞台上挥舞地摆动, 但似乎那些音符旋律并没有触动到偶那颗脆弱的小心,偶在想,这个音乐演奏"家"不免有点不到家哦...
再来说说 Anne-sophie Mutter, 这个由Karajan亲手提拔出来的小女孩, 除了小提琴之外也精通钢琴, 尽管她并不以技术著名, 但是她一直刻苦地转研并不断提高自己, 无论从演奏技巧上还是音乐修养上. 当她苦心录制了老贝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出来后, 尽管评论有褒有贬, 但是里面不难听出她所花的心思, 每一句每一个音符都是雕塑过出来, 而她一直存在的音准问题明显被解决了, 还有尽管她的演绎别具一格, 但却是跳出了Karajan的影子, 真正地展现出她的音乐深度. 相比之下, 宁峰的勃拉姆斯奏鸣曲就太随便了, 只是把乐句清清楚楚的做了出来, 强弱对比没有一点夸张度, 尽管偶尔出现一两个美丽的音符, 但就像流星一样一闪即逝, 西方音乐的精髓--和声变化被草草带过, 偶在想, 难道这样的音乐韵底还能称之为"家"哦......
这时候, 偶想起了Kremer录制的勃拉姆斯奏鸣曲, 虽然被他演绎中的"自以为是"所吓到, 但后来他花尽心思搞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室内乐团, 然后致力于新音乐, 现时在新音乐方面成为一有力的权威, 偶真的不得不敬服于他的事业智慧, 相比之下, 宁峰演绎的曲目流派分差很大, 让偶在想, 学生嘛,确实应该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曲子...
说到最后加演的小曲, 这时候偶想起偶心目中的神--Maxim Vengerov. 这个才30岁的演奏大师, 当年他19岁时候录制的Camen Fantasy( Waxmann), 让偶听得像醉酒般兴奋...他的门德尔松小协如此轻松地在168的Tempo下完成(当然, 偶可是用节拍机对过的!!!), 让偶拿着谱子发呆...偶等啊等啊, 终于等到他的Solo音乐会:4首Ysai的Solo sonata( Nr.2, 3, 4, 6),改编自J.S.Bach的Variantion(作曲家被邀请到音乐会上), 还有也是自Bach的一首solo. 偶那个汗啊......当他演奏完Ysai第二 solo Sonata的时候, 偶不禁捏了自己的大腿一下, 怎么跟在家里听CD一样?! 偶不是在听Live吗? 当Vengerov 文雅地谢幕时候, 偶确定刚才听到的完美演绎确确实实真真实实是Live!!! 他的技巧当然就是出神入化, 最不可思议的是Heifetz老人家尽管以惊人技术著称, 但依然在Live或是录音中有瑕疵的地方, 但这个30岁的男人在没有一个音符让人可挑剔的情况下, 竟然在音色, 在音乐理论, 在舞台魅力, 在艺术修养, 在乐感各个方面都是让人无从挑剔!!!!偶那个感动啊感动, 原来世上真的有完美的演奏!!!! 相距两年, 当时现场满座的Bravo声音依然让偶怦然心跳...让偶清楚感受到Vengerov的大师魅力是去年在维也纳与J.Rachlin, Bashmit, Rostropovich的室内乐音乐会, 当他翩翩文雅地走出舞台的时候, 那眼神已经清清楚楚地告诉台下"这个舞台是属于我的", 依然是亲切的笑容, 依旧是完美无暇的演绎, 尽管只是重奏, 但是在两天下把Schostakovich的第二Piano Trio和第八string Quartett在互相配合上完成得近乎完美(咳咳, Rostropovich老人家出了N多错误, 也应该体谅体谅, 听闻他老人家已经八十呢....所以不能称为完美....)足以让人目瞪口呆了, 而Vengerov把两代演奏家(Rachlin是20出头的小伙子, 足以当Rostropovich的孙子了)恰当地柔合在一起, 冷静地带领他们完成音乐会, 如此王者气魄连如今在欧洲当红的Rachlin在他身旁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学生代表...噢, 相比之下, 宁峰..... 唉, 偶现在只剩下一个想法: 宁峰是个优秀的学生.......
至于黄老师的伴奏, 偶只想说: 如果他是中国第一钢琴伴奏的话, 那么偶下次该建议宁峰带上他在Berlin的伴奏老师或者Berlin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同学.....
宁峰在音乐会上表现得很好, 以他的厉害技巧加上德国现在当红的老师, 他日必有一番作为. 但当然, 路要怎么走, 也要看他的主观意向, 到底是流落为商业世界中的一件附属品还是在艺术群峰中独占一岭, 偶拭目以待......
最后带上一句Heifetz的学生, 当今小提琴界的教育家M. Fuchs在大师班上的话: We play music, but not our violin. (我们演奏的是音乐, 而不是小提琴)
----
再见, 再也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