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jxwjh(逍遥*彩霞)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4-08-02 23:49:55), 站内信件
|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重多,语言极为丰富,这是人所共知的,先不说56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一个汉族各地方的方言就够人受的,正所谓南腔北调。
乘车离开大上海,奔人间的另一个天堂—苏州而来。早就听说苏州的“吴侬软语”动听无比,仰慕已久,一直没耳福享受。所以,尽管心里有些腻烦了旅途的劳顿,但还是坚持着,就为了一饱耳福。
下了火车就被旅行团的导游接到了大巴,由于人多嘴杂,没有仔细的听周围的苏州人讲话的强调,等上车后才发现,一车的人除了司机和导游小姐,就没再有真正的苏州人,而一直印象不好的上海人到有几个,虽说上海话与苏州话差不多,但内心的反感让我听那“阿拉阿拉”的腔调就讨厌,更不愿意和拿自高的眼光看别的地方人的他们搭讪,只好郁闷的掏出手机,给朋友通告自己的行程,道一声平安。
车上的导游小姐通报了一天的行程,苏州甲天下的园林,也没吊起我的胃口,可能是走的地方多看的东西多心里产生了厌倦感了,到是那小姐要教大家学说苏州话的提议,让我精神了起来。
她那嗲嗲的语调,柔柔的动人无比,听得我骨头都酥了,真的象她所说的: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那那的人讲话。(我知道这那那指的是东北人,可能是知道我等是传说中不好惹的东北人吧,她没感如实讲出来)而她教了车上的人讲的苏州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爱你”,并不是我色,而是按她的音译,就跟东北人想打人时说的一样,只不过从她嘴里说出来后,有股晕人的嗲味道罢了,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偶戽(hu)死霓”,就是我戽死你嘛,偶不就是网上流行的我的意思嘛。
我为自己的发现沾沾自喜,大家也笑闹着学得怪怪的。游览景点,我特别留意了,到还真的听到了当地人的软语,可惜是从几个大男人嘴里说出来的,那软绵绵的吴侬话,从大老爷们的嘴里讲出来,嗲中透着股怪怪的味道,听着很不舒服。
听导游小姐嗲嗲的讲苏州话是种享受,因为漂亮的脸蛋、可爱的腔调、迷人的身材,时时让人有一种娇娇的媚气,可看着雄气十足的男人,也用那软软的口气讲话,不免让我有点肉麻的感觉,说背后冒凉风有点过分,但头皮还真的麻了,可能是被那动听的软语给电到了。
领略了苏州的园林和软语,到让我真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地域的不同决定了文化语言的不同,如果把秀美的苏州园林,放到冰天雪地的东北,肯定会失去它别样的韵味,而让出生在小桥流水的苏州的那些被江南秀气的山水陶冶得也温柔好多的男人,操一口冲劲十足的、带大楂子味的东北话,也会让江南美景逊色不少的。
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软语、没学会,道理到懂了几多,可见行万里路真的是好处大大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