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stupidyoyo>>不只是生存,还有生存的尊严.

主题:不只是生存,还有生存的尊严.
发信人: stupidyoyo(stupidyoyo)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48:38), 站内信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爱尔兰布鲁克林区.
    到处弥漫着盲目的迷信,顽固,伪善,失业,反新教徒,抗英情绪,排挤,歧视......以及,连绵不断的降雨.
    这就是<<Angela's Ashes>>描述的时代.
       Angela是一个母亲的名字,她有一个不争气的丈夫,没有工作,嗜酒如命.她有很多孩子,但天使把他们一个个带回天堂.于是只剩下三个.Frankie是老大.他很早就承担起照顾兄弟的责任.不过有一天,他会攒够船票钱,离开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回到他们一家出发的地方:自由的美国.
    本片根据Frank McCourt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Alan Parker  

    这是一部关于生存的电影,多的是苦涩,艰辛.比如无法养家糊口的父亲靠整日酗酒逃避责任,学校的同学嘲笑Frankie兄弟用自行车胎补的鞋底,Frankie的初恋情人死于肺病......
    当然也有欢乐和温情.比如童年的Frankie设计溜进电影院看电影,看上去尖酸刻薄的姨妈为了让Frankie体面的工作特意买了一套新衣服;牧师在Frankie最绝望的时候开解他的灵魂......
    影片中,个体的悲剧被置于时代/社会的洪流之中.省略了百科全书式的全景勾画,我们仍然可以通过Frankie一家同外界的接触/互动管窥全豹.导演尤其对当时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给与关照.比如Frankie去煤厂帮助叔叔打工,为了不被辞退拼命的扛煤球,烧煤灰,整日烟熏火燎,没过多久便患了严重的眼疾.Angela让Frankie照镜子,结果看到的是发炎后布满血丝的双眼.尽管大人们不再叫他Frankie而是Frank(男子汉的称呼),但暂时的失明也使他无法再看电影.在矿工们聚会的小酒吧里,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双双同样血红的眼睛,同样熏黑的面容.所谓"两鬓苍苍十指黑",到这里,却是轻松的描绘了.
    通观全片,我们可以明确的感受到Frank对母亲Angela的尊敬与热爱.题目<<Angela's Ashes>>有股"腊炬成灰泪始干"的味道.Angela坚强,勇敢,但难逃宿命的悲哀.这似乎是一切伟大母性的共同点.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她带着Frank去教会学校时被傲慢的神甫拒之门外,于是自尊心受到打击的Angela对Frank说:"永远不要让别人在你面前摔门!"
    是的.不只是生存,还要有生存的尊严.

    不知道Frank本人对祖国爱尔兰怀有怎样的感情.我总觉得(至少当时的他)是恨多于爱的.影片的结构给了一些暗示.开头,Frank一家从美国乘船返乡(形成对比的是,大批的爱尔兰移民正在泳向美国),随即展开漫长的成长过程(其间可谓阅遍人间无数),最后Frank终于苦尽甘来,返回美国.这一循环结构很明显的把美国作为归宿,而爱尔兰不过是炼狱般的中间站.
    还有一处视觉象征为证.在Frank离开家人的前一个晚上正好是月食.于是万人出巷争看天文奇观.而Frank则在人群散尽的街道看到了童年和少年时的自己(当然是幻觉),在月光下静静的凝望,似乎是道别和送行.此时Frank的脸上露出笑容:该是向过去说再见的时候了......
    影片最后,他终于登上了开往美国的渡轮.阳光,第一次倾泻而下.美国,不只为他带来财富,还有梦想.

    为了牢记这个爱尔兰的"悲惨世界",请在一个下雨的傍晚看这部影片.还有,省下你的早饭和午饭.这样,当你在经受145分钟的忍饥挨饿之后,我保证,你会像Frankie吃掉报纸一样狼吞虎咽掉餐桌上的一切.
    不要忘记,在那之前祈祷:感谢上帝赐予我食物......


关于演员 
Emily Watson 【饰 母亲Angela McCourt 】
   艾蜜莉结业于伦敦戏剧中心,曾参与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以及皇家国家剧团演出。于1996年以《破浪而出》一片首次登上大荧幕,并荣获世界各大小影展的最佳女主角提名及殊荣。其它的电影作品包括与丹尼尔·戴·路易斯主演的《The Boxer》.有着演出三部影片即被奧斯卡提名两次最佳女主角的荣誉。这次演技仍是相当耀眼,有影评人说:“看她的每次演出都是完美地诠释痛苦与悲哀,真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位演员。”《天使的孩子》使她在伦敦影评人协会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无疑是对她的演技再一次的肯定!

Robert Carlyle【饰 父亲Malachy McCourt Sr.】
  卡莱尔自苏格兰皇家音乐戏剧学院毕业后,便活跃于舞台、电视及电影界。他在电影《Silent Screams》、《Riff Raff》、《Being Human》、《Priest》中的演出倍受瞩目。并以《Transpotting》和《脱线舞男》等片,登上世界电影舞台。《抢翻天》是他最新的电影作品。卡莱尔也是各英国电视剧中的常客,其所主演的《麦克白》警匪剧,更是让他成为全英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个得奖不断的导演 
Alan Parker  
  身兼导演、剧本作者及制作人的艾伦·帕克,在1975年推出了第一部电影作品《Bugsy Malone》,该片改编自1920年的帮派电影,全部由小朋友担纲演出。这部充满创意的电影共获得英国国家电影奖八项提名,抱走五项大奖。   
  他的第二部电影是倍受争议的《午夜快车》(1977)。该片获得两项奧斯卡金项奖的殊荣、六项金球奖奖项、以及四项英国国家电影大奖。紧接着在1979年,帕克拍摄以青春艺术为主题的电影《Fame》,并再度获得两项英国国家电影奖及四项金球奖提名。该故事后来还被翻拍成电视剧。 
  在1981年,帕克执导《Shoot the Moon》,由黛安基顿和艾博特·芬尼担纲演出。同年又推出改编自热门搖滾专辑的电影《Pink Floyd the Wall》。 
  1984年,帕克执导改编自威廉·沃頓原著的电影《鸟人》,由尼可拉斯·凯基和麦修莫汀演出。该片获得当年坎城影展的评审团大奖。他的下一部片子《Angel Heart》,维持其作品一贯的争议性,在1986年推出時,引起了大众对于美国电检处分级制度中限制级的广泛讨论。 
  1988年,帕克执导以民权为主題的剧情片《Mississippi Burning》,由金贺曼和威廉·德夫担纲演出。该片获得七项奧斯卡金像奖提名,荣获最佳摄影奖。并获得三项英国国家电影奖的殊荣。在柏林影展中,更是勇夺银熊奖。 
  1989年,帕克撰写并执导电影《来看天堂》。该片敘述“二次大战”时,日本女子与美国大兵之间的爱情故事。由丹尼斯·奎德演出。 
  1990年,帕克以爱尔兰劳工青年乐队为主题,拍摄《The Commitments》。该片获得金球奖最佳影片、东京影展最佳导演奖、以及英国国家电影奖的剪接、剧本、导演及最佳影片大奖。 
  1993年,他撰写并执导由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The Road to Wellville》。 
  1996年,帕克撰写、执导并制作改编自安德鲁·伟伯音乐剧的《Evita》。该片演员阵容庞大,包括歌手麦当娜,安东尼·班德拉斯,和強纳生·普莱斯。并获得三项金球奖殊荣。   
  除了在电影方面的成就外,帕克也热衷电视节目制作及写作,并创办了英国导演公会,受邀在本国及世界各地的电影学校演讲。自1998年一月起,帕克接任英国电影协会主席,同年11月,荣获英国导演公会颁发终生成就奖。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