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他山之石>>张艺谋,你终于让我失望了(ZT)

主题:张艺谋,你终于让我失望了(ZT)
发信人: marco_0708(闭上眼睛讲再见)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9-29 09:52:50), 站内信件
作者:阿朱     转自网易娱乐

    记得在刚刚看完《英雄》的时候,我激动得要死要活,完全被优美的景色、庞大的场景、华丽的画面、精致的细节、逼真的音效、苍凉的音乐……蒙蔽了双眼,因而彻底忽略了其中苍白的内涵和傀儡一样的人物,以至于振聋发聩地发出如下口号:张艺谋,你永远不让我失望! 

    当然,在看过几遍《英雄》之后,我终于明白过来,发觉它是如此经不起推敲——里面的人物个个像弱智,不仅说出来的话像,办出来的事也透着弱(所以只能骗骗像我这样的傻瓜)。幸好还有国内难得一见的优秀摄影技术支撑画面,否则《英雄》真成了一无是处的烂片!由此,那些一开始就对《英雄》嗤之以鼻的观众也得到了我崇高的敬意——都是生活在一起的中国人,我跟人家的审美差距咋就这么大涅? 

    虽则如此,《十面埋伏》的上映消息还是在第一时间吸引了我的眼球。没办法,谁让张艺谋以前奉献过那么多优秀的电影,而我又是个纯粹的“影院迷”呢?(注意是“影院迷”而非“影迷”)连文艺片我都得去电影院看才舒服,只要能让我安安静静地坐在黑漆漆的电影院里(旁边一定不能有人,别管是说话还是吃零食,连呼吸声我都不愿意容忍),再放上立体声音响,那么无论银幕上演什么,我都可以津津有味的看下去!包括广告!(厉害吧!!!) 

    遗憾的是,《埋伏》我没有看到开头。一进电影院,就看见金城武歪着身子斜躺在牡丹坊左拥右抱,宋丹丹正在向他介绍头牌舞伎章子怡。小金如此浮浪不得不予人一深刻的色狼印象,没过五分钟果然在大庭广众之下上去就扒章子怡的衣服,更让这种印象迅速升华成了一个活生生饿急了眼的色痨鬼。周围众乐女吓得魂飞魄散,一拥而上“奋不顾身”地抢救小章——也难怪,人家是“伎”又不是“妓”,卖艺不卖身。不过问题出现了:小章那身又是绸又是缎又是纱的唐式舞衣,薄如蝉翼,滑不留足,搁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质(弱智?)女流,估计三五下也就能扒得干干净净;金城武这么一个“左手使刀,刀法出众;右手使箭,箭术非凡”的壮年男子,扒了半天居然只露了半拉肩膀,比剥马三立大师的治痒绝招“挠挠”还费事,看得我那份“怒其不争”啊,恨不得眼睛里长出两只手替他扒,这么半天他都忙活啥了?!当然后来我看了网上的介绍,好像小金佯醉大闹牡丹坊是有用意的,为了揪出章子怡,那他装模作样扒了半天衣服也不是“不得其门而入”,倒是有意为之——可是就算是“有意”吧,这戏也太过了不是?倒是跟金章二人光着上身穿着长裤野合的镜头有得一拼,见过含蓄遮掩点到为止的床戏,也见过狂野大胆背面全裸的床戏,就是没见过这么两面不讨好里外不是人哪儿也不挨哪儿的床戏!更荒谬的还有千年不死的章子怡,当她顽强地第N次睁开那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时,估计搁谁都得崩溃:天啊,她还不死,我跳进去补一刀成不成? 

    顺便说一句,牡丹坊的布景倒是极尽奢华之能事,但见流光溢彩、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美仑美奂,不定砸进去多少钱,飞刀门够下本的哈~~~让人于垂涎欲滴中品出盛唐味道——想追忆盛唐的同志就多看看这一段吧,后面想看也看不着了。另外章子怡跟刘德华的“仙人指路”也颇为可观,衣饰华丽、舞姿大气,节奏也很快,犹如嫦娥舒广袖,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个人认为比后面的武打好看多了,虽然不太符合力学原理。这一段充分展示了小章的舞蹈功底。大家都看过宋丹丹黄宏在某年春节晚会上的小品《秧歌情》吧,宋丹丹说她年轻的时候,“前腿一抬,到这儿;后腿一抬,到这儿;旁腿一抬,到这儿”——这有什么,看人家小章,整个儿就是这段话的绝佳注解!对了,还有整部电影里我最爱看的宋丹丹,在小章表演“仙人指路”时也有几个特写镜头,每次表情变化都能引起观众的笑声——估计这是仅有的几次,观众按照张艺谋的意图,在该笑的时候笑了。 

    如果说牡丹坊的华丽、唐装的繁复、舞姿的唯美给了观众一份新的期待,那么后面的剧情实在不堪此等重负,与牡丹坊相比着实乏善可陈。没有了唐三彩的描金绣银,浓墨重彩,基本上就剩下自然风光+追杀+三角恋。竹林追杀尤其是化竹为牢倒是满有创意的,州府捕快们一个个比猴还灵,在竹林间辗转腾挪,上窜下跳,手里的武器竹子根本不用看,刷刷刷投出去就能把敌人夹在里面动弹不得,又不伤半根汗毛,真乃神功也!(后来看了片尾字幕,果然是杂技团的优秀选手)可惜犯了完美主义者的轻敌错误,还没落地呢,一个个就开始削竹子(你带着叶儿就不能用么?)最后果然没躲过那些长了眼睛带着雷达的飞刀。然而再出神入化的武打动作也掩盖不了内容的空洞无物,全片只有六个演员有台词,就那么一条主线,直眉瞪眼贯穿始终。整个电影放映过程中,我一直拼命说服自己投入进去:苦不苦,看看帅哥金城武,为了红颜知己,别说是自己的命,连兄弟的命都不要了;傻不傻,看看酷男刘德华,为女伤,为女忙,为女作了卧底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多么令人感动,多么令人悲愤,多么令人痛惜,多么令人……可我怎么就丝毫感应不到呢?!观众的情绪始终无法被演员调动起来,完全游离于剧情之外,屡屡笑场就是个明证。对了,《埋伏》唯一胜过《英雄》的地方,大概就是这观众笑场的次数更多了~~ 

    在《埋伏》里,《英雄》的优点被弱化了,或者说经过《英雄》的洗礼,大家对张艺谋华丽的摄影画面已经失去第一次的“惊艳”感觉,转而把更高的期待值放在剧本、台词和演员表演上,可惜这样的观众注定是要失望的。连《英雄》里给我印象深刻的音乐和音效,在《埋伏》里也不复存在。虽然某些细节精致依然,然而看来看去,怎么都有《英雄》的影子。整部片子除了画面依旧美丽、景色依旧迷人之外,几乎再无可圈可点之处——惜哉那景又不如《英雄》,何况还不是咱家的大好河山。如果单单为了看景,还不如重温一遍《英雄》。 

    而《英雄》的缺陷却在《埋伏》里继续发扬光大,那剧本和台词的莫名其妙被发挥到了极致。不知道是我年龄大了理解力差,还是老张越活越抽抽?《英雄》至少还能勉强自圆其说,《埋伏》看了半天却还是一头雾水——飞刀门到底要干啥?几次“卧底”身份的揭露,因为前面没有任何铺垫而显得格外突兀和古怪,观众没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恍然大悟,却统统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当金城武惊问“弟兄们呢?”而刘德华无奈答“中了埋伏!”的时候,全场大笑——谁能说我们笑的不是自己?也许千古佳话便从此流传下来——“观众们呢?”“中了埋伏!” 

    记得有人形容过《埋伏》的台词是半文盲半白话。没错,看的时候屡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感。当刘德华抱着濒死(BTW:这“濒而不死”的功夫可真厉害,估计以后能成为《埋伏》的经典桥段)的章子怡声嘶力竭地狂喊:“你为何如此?为何如此?为何如此?为何?为何啊?”我没觉得痛苦,倒觉得搞笑。刘德华和宋丹丹的几声“兄弟”一出口,观众的笑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我就纳闷了:都是古装片、武侠片或枪战片中惯用的台词,为什么到了老谋子这儿就没有“效果”只有“笑果”?最经典的是宋丹丹一句“小妹用美色做诱饵,又不是第一次”,让人于哑然失笑中联想到“章子怡用‘美色’炒作爆料搏出位,也不是第一次”。 

    说到章子怡,我一直很关注她,因为她在娱乐新闻里出现的频率和内容让人不能不关注。没看过《卧虎藏龙》,只看过《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和《武士》。最难忘的是《我的父亲母亲》里的她,肤色白里透红,明眸皓齿,乌黑的头发和眼珠映衬出如雪肌肤,两个可爱的麻花辫,声音清脆,笑容甜美,整个人就俩字儿:纯情。连海岩在《玉观音》中都把小章作为“纯”的代名词。可惜美好的形象没被她保持多久,现在电影里的章子怡多数是一脸苦相,电影外的章子怡泰半是一身风骚,而《英雄》和《武士》更看不出她的演技有何长进——万恶的娱乐圈呀!这刚几年啊,就把一个至少外表还算清纯的孩子生生给毁了!不过还好还好,《埋伏》里我发现小章的演技有了那么一点点进步——当然不是激情戏,你想什么呢?也不是出浴戏,就露俩肩膀,还是背面,真不知金城武在那儿偷看什么呢?而是——小金小章在树林里逃跑,小金去捡刀囊的功夫,小章就被四名捕快袭击。幸亏小金及时赶到,连发四箭(注意这组镜头,帅呆了,跟所谓弯弓射雕的李哑鹏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捕快们应声倒地。且看小章这时的表情——又是激动,又是崇拜,又是感激,又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是英雄救美的感动……嗯,如此复杂,诠释得还不错。不过整部电影里小章的表演也就这么一个亮点,前面的舞戏、中间的武戏、后面的床戏,表情木木呆呆,基本上都不怎么入戏。最让我痛心的是,居然让她唱了那首《北方有佳人》,沙哑而业余的嗓音,活活糟蹋了李延年!我多么期待我最喜欢的女歌手叶蓓的声音呀,清亮如水,自然如风,透明如玻璃,纯净如水晶,如活泼的鱼儿在水底遨游,如灵动的飞鸟在天空翱翔……哎~~~~~~~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了“打入国际市场”,除了章子怡,张艺谋是不可能用国内女歌手唱主题曲的。片尾的英文歌、日本的服装设计师(忘了是不是和田惠美,自从《英雄》开始就跟张艺谋合作的)、俗套而缺乏说服力的三角恋、生搬硬套《无间道》的卧底安排……让武侠电影渐渐变了味。越来越多所谓的“时尚因素”像油盐酱醋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地加入武侠这道大菜之中,不仅作料的味道尝不出,就连本身那道菜的灵魂——武侠的侠义精神,也最终堕落成了小儿女的睚眦必报。马景涛式的痛苦呐喊在这里艺术地化为武打动作,只因爱人变心便杀之而后快。不过也好,至少这部电影教会大家一个道理: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脚踏两条船的下场就是等着被剁! 

    一个人,就是再聪明,也不可能样样精通。看得出来张艺谋这次是铆足了劲想编个好故事,以雪《英雄》的耻辱,只可惜最后还是弄巧成拙。这“唐(朝)三角(恋)+无间道”的故事讲得比《英雄》还要更“生(硬)”一筹,充分印证了“只有更差,没有最差”。毫无疑问,张艺谋是一流的摄影师、二流的导演,末流的编剧。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跳出自己为自己设下的“武侠情结”怪圈,再去买下好小说的版权,拍出《红高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哪怕是《有话好好说》和《幸福时光》呢?!


----
Stop all the clocks,cut off the telephone, 
Prevent the dog from barking with a juicy bone, 
Silence the pianos and with muffled drum, 
Bring out the coffin,let the mourners come. 
Let aeroplanes cricle moaning overhead, 
Scribbling on the sky the message He Is Dead, 
Put crepe bows round the white necks of the public 
doves, 
Let the traffic policemen wear black cotton gloves. 

He was my North,my South,my East and West,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My noon,my midnight,mu talk,my song; 
I thought that love vould last forever:I was wrong. 

The atars are not wanted now;put out every one; 
Pack up the moon and dismantle the sun; 
Pour away the ovean and sweep up the wood; 
For mothing now can ever vome to any good. 


W.H.Auden(1907-1973)  




海湾对面的哈瓦那--Wim Wenders

Marco电影日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