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en_shen(伊面)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7-20 18:10:36), 站内信件
|
《十面埋伏》:中外记者评价迥异(西安日报)
17日,张艺谋武侠新作《十面埋伏》在戛纳电影节巴赞电影厅进行小规模的媒体首映。从首映情况来看,《十面埋伏》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开场
提前排队众人惊叹
放映《十面埋伏》的巴赞电影厅位于戛纳电影宫3楼,是座位比较少的一个厅。前几日几部重要影片都在此首映,且场场爆满。所以,为了能第一时间看上《十面埋伏》,许多记者早早地赶到厅门前排队,除了大批中国记者外,还有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的记者。13时15分左右,《十面埋伏》正式开演,在牡丹坊设计擒小妹是影片第一个高潮,其后几个情节,也让场内观众对影片精彩的动作设计发出惊叹。
中场
有人退场有人笑场
然而,当影片刚演到一半,也就是我们在宣传海报中见到过的“金捕头与盲女竹林飞奔”那场戏时,坐在第三排的4名外国记者便起身退场。随着剧情的发展,大概由于中国武功太玄了,以至于几名西方记者开始大笑。影片演到结尾时,又有几名西方记者发出一阵嬉笑,但始终未见有人感动得流泪。而此前,制片方曾声称影片会让人感动得落泪。
终场
中外记者评价迥异
散场后老记们的现场评价形成了典型的东西方差异,不少西方记者都用“great”“beautiful”“wonderful”来形容影片,一名法国记者强调这是“我的最爱”,并表示“《英雄》的情节太复杂、看不懂,这部影片就毫无问题。”一名丹麦记者则认为比起《英雄》情节的虚无,《十》片的故事更贴近现实生活。
而中国媒体则并未表现出太多的激动,大多数人对该片反应一般。一名台湾地区的电视记者直言不喜欢《十面埋伏》,“故事太松散,甚至沦为了画面的配角,我觉得故事性甚至比《英雄》还弱。”而香港有线台的主持人则表示更喜欢张艺谋早年充满中国风情的片子,“《十面埋伏》或许更容易让外国人喜欢。”
十问《十面埋伏》:戛纳专访张艺谋和三大巨星
来源:新闻晨报
采访刘德华的时候,他说:“我有一句话,其实很想当面对导演说,我想说你的《英雄》其实可以好很多,《十面埋伏》增加了一些人物性格的戏,要比《英雄》多一点,但是在情感方面,还没有达到他(张艺谋)早先的水平。”那个时候,记者其实挺佩服刘德华的大胆。
在戛纳马丁内斯酒店的游泳池旁采访完《十面埋伏》的四位“大腕”,晨报记者整理出了以下“十问”。之所以写“十问”,记者的想法是:在目前的中国,记者认为应该充分鼓励张艺谋从事商业大片创作的尝试。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媒体同样应该让观众在进电影院之前得到恰如其分的有关影片的讯息。问一问,又何妨?
1、章子怡的舞跳得好吗?答案::√
章子怡原先学的就是舞蹈,但她告诉记者,自己从没试过用3米长的水袖跳舞,而且轻盈的水袖还要舞动出沉重的感觉来,更要命的是,她演的是一个盲女。她说:“舞蹈演员很重要的是通过眼神来传递情绪,但我这次却不能。第一场舞蹈,我是被‘金捕头’逼着跳的,所以表情必须压抑。有一次我跳着跳着,导演突然说:‘停!’我问为什么停?导演说:‘你中间笑了。’”这段戏大约10分钟,章子怡模仿盲人整整跳了两个月。
2、金城武是不是够帅?答案:√
金城武在影片中右手使刀,左手拉弓,显示了帅哥本色。不过金城武付出的也不少。因为武术指导程小东强调要表现“实在”,所以在乌克兰,金城武每天早上一起来就琢磨:今天他要设计什么样的高难度动作对付我?金城武说:“练刀花了大约一个月,中间除了不断受伤外,还从马背上摔下过。”
3、刘德华是否有突破?答案:×
拍摄《十面埋伏》之前,刘德华曾经表示,自己的角色类似于《英雄》中的陈道明。记者问他,电影拍完后是否觉得戏要多一点呢?刘德华表示,角色功能仍和“秦王”差别不大,为的是突出章子怡和金城武的感情。不过他说:“我没想到,导演居然给了我很大的发挥空间,让我的人物性格层次更加丰富。”不过,记者看来,在武打场面为主要卖点的《十面埋伏》中,刘德华演技的发挥仍受到限制。
4、宋丹丹能否代替梅艳芳?答案:×
我们来评价一下影片中重要的配角,宋丹丹扮演的飞刀盟帮主——宋丹丹尽心了,但她更像八面玲珑的老鸨,缺乏君临天下的气派。张艺谋率直地表示:“如果是梅艳芳来演,‘盟主’的戏可能要重很多,决战关头都会有她的戏。但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梅艳芳过世了,大约有一个星期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临时决定,请宋丹丹救场。”
5、“唐朝”台词是不是好?答案:×
张艺谋使用了半文不白的台词。本来金城武、刘德华这样的港台同胞说国语已经很勉强了,让他们念半文言就更难了。金城武说:“我演的人说话比较夸张,我只能勉强自己去做。”张艺谋说,影片中的人物其实已不是原声,而是处理过的,比如一句话6个字,会用配音换掉3个,尽量接近。
6、原声音乐好听吗?答案:√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二顾倾人国,宁复倾城和倾国,佳人难再得”。这就是影片中根据中国古代诗歌改编的《佳人曲》,章子怡在影片中首次献声演唱《佳人曲》令人意想不到。
影片中所有的音乐都使用了日本著名作曲家梅林茂的音乐,相对于《英雄》来说,影片中音乐的层次变得丰富了很多。
7、影片画面漂亮吗?答案:√
对于老谋子在画面上的功夫,记者觉得观众绝对可以完全放心。影片中无论是牡丹坊、花海还是雪地,都很值得一看。不过花海和雪地其实是“天赐”的。章子怡说,导演本来准备在乌克兰草原上种各色鲜花,但因为天气,高价买来的花种却长不出来,导演在犹豫了很长时间后仍然决定拍摄。记者观看影片时发现,那些素雅的野花其实很自然,很有活力。至于雪地,金城武描述:“昨天还是草地,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从天到地居然全部白了。后来我觉得其实下雪给影片增加了很多色彩。”
8、“动物的爱情”自然吗?答案:×
张艺谋认为影片中金城武和章子怡3天逃亡生活中产生的爱情很自然。他说:有时候3天里的电光石火,也可以产生矢志不渝的爱情,有时候即使相处30年,也未必有撕心裂肺的感觉。
不过事实如此吗?金城武说他没有经历过这种爱情,只能完全听导演的,试图表现出那种张艺谋教导下的“在走投无路的条件下,动物雌雄相吸”,但是很多时候不得要领,他说:“尤其是在影片后半部分,很难掌握。”在雪地里演激情戏时,不管张艺谋怎么说,金城武都很尴尬,找不到感觉,于是他就如同请教语言问题那样向张艺谋提议“你示范一下给我看”,倒把张艺谋羞了个大红脸。
9、外国人能看懂吗?答案:?
记者提问:“李安的《卧虎藏龙》有很多外国观众喜欢,因为李安有西方文化背景,但你是东方人,你怎么保证外国人能够欣赏你的武侠影片。”张艺谋反问记者:“那么多外国电影,你怎么就喜欢呢?”他认为影片讲述的是一段三角恋,不论什么国家,人性的东西不分彼此。他笑说:“从这方面来说,《英雄》反而不大好懂:西方人对我说,很难理解中国人所谓的‘天下’,我们可以为自己家的一条狗跟别人拼命,但是不会为‘天下’拼命。”实际上,外国观众都表示,吸引他们的主要是匪夷所思的动作场面。
10、张艺谋是否寄托“野心”?答案:?
金城武眼中的张艺谋是一个满脑子都是电影的人,“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对电影这么有热情的人。”为了这部影片这么用心,张艺谋是不是有什么野心呢?张艺谋说:“这种类型的电影,要制造3分钟一个的高潮,可能最后被记住的只是其中一个片段,但是这3分钟是观众没有见过的,就够了。”
大洋网
《英雄》在市场运作和票房上取得的空前成功,让人对同是出自老谋子之手的商业巨制《十面埋伏》充满了期待。这部号称耗资3亿元的电影,经历了偷拍官司、梅艳芳病故、戛纳参展、重调院线分账比例、档期不公、全球同步播放的首映式等等风波和活动,已经将观众和媒体的热情吊到了最高点,预料7月16日该片首映日前后,《十面埋伏》将会在银幕上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
文/烟视
《十面埋伏》首映式在北京热热闹闹的结束了,一大堆如刀郎、童安格似的新老明星纷纷捧场,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又是张伟平一次精心的谋划,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照顾到了。在中国,能将以一部电影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办成像春节联欢晚会般热闹,张艺谋算得上是第一人。尽管,张艺谋在《英雄》的艺术层面上招来了太多的负面评价,但他在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进程上无疑是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回顾张艺谋的电影创作生涯,可以发现他从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导演。早年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就是国内国外一冷一热,国人都骂张艺谋热衷把民族丑陋面揭开给外国人看,而外国的电影节都给予了张艺谋的电影极高的评价。到近年,“张艺谋制造”是票房飘红但诟病不断。但是,张艺谋始终以一种坚定的姿态做着自己认为优秀的电影,不管这种优秀体现在艺术上还是体现在商业上。《英雄》在创造了票房奇迹的同时,也使得影评界对张艺谋的艺术评价降到了最低谷。然而,《英雄》却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面旗帜,它在中国电影业所引起的轰动和产生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这种使命感一直延续到了《十面埋伏》,就连电影局也以“扶持国产电影的典范”之名将《蜘蛛侠2》等好莱坞大片圈在了《十面埋伏》的竞争范围之外。7月的《十面埋伏》是独孤求败。
从录像厅里成长起来的怪才导演昆汀曾大骂《黑客帝国》的特效会在十年之内毁了电影。这般的痛心疾首像极了我们对《英雄》、《十面埋伏》的过度炒作的指责。其实,谁也不必杞人忧天,市场就是调控杠杆,特效也好,炒作也好,一旦过了腻了也就自然没有谁会买帐了。其实,把电影与工业相提并论并不是一件可耻的说法,电影只有工业化了以后,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场面。产量更大,观众更多,导演的意图也才会有更多更广泛的渠道来体现和传播。好莱坞就是一个电影高度工业化的地方,投资上亿美金的商业巨片大把,投资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的实验性、独立电影也不在少数,大片和小制作,谁也没有毁了谁。
我们丝毫不必觉得《英雄》、《十面埋伏》是狼来了,张伟平的炒作手腕搅乱了中国电影的一池静水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张艺谋个人来说,如何避免他的艺术创作力被电影工业体制化,如何面对“后张艺谋时代”才是他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十面埋伏》
戛纳好评如潮
《十面埋伏》是今年戛纳电影节上最美丽、最令人震惊的影片,电影中的画面就像一幅幅美丽的油画。无论是电影中演员的造型、服装以及画面的布景都令人赏心悦目,电影中令人惊艳的武打场面,是迄今为止在同类武侠电影中看到的最好的,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十面埋伏》在摄影方面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效果,剧中美丽的东方风情将会给西方观众留下最深刻的记忆。这部电影将会震惊整个世界,它的票房和舆论无疑将会挑战李安当年获得奥斯卡的武侠大作《卧虎藏龙》,西方观众对此种题材的影片一直处在渴望和期盼的观影热情中。
———《好莱坞报道者》
影片中的飞刀特技变幻莫测,就像是精确制导弹一样百发百中。
———《国际综述》
中国最著名的导演张艺谋为戛纳电影节带来了他最新的武侠电影《十面埋伏》,它将在各个层面上赶超李安的《卧虎藏龙》。
———路透社
十面埋伏千金買笑 “零點行動”全國票房170萬 (北京青年報 )
昨日淩晨,《十面埋伏》展開了熱熱鬧鬧的“零點行動”,本報記者分赴四家影院進行現場採訪,總的來說,上座率都很不錯。此前,《十面埋伏》製片方曾說這部影片將會把觀眾感動得淚流滿面,甚至說“看了電影不哭來找我”,可是,在電影放映過程中,觀眾卻由於某些情節和臺詞不時發笑。這部號稱投資2.9億元的影片真稱得上是“千金買笑”。從觀眾的評價來看,基本上是肯定影片的畫片和特效,但對於故事、角色持批評態度。
據片方透露,“零點行動”創造了170萬元的全國票房,超越了《英雄》當初的80萬元。新影聯院線經理高軍說,北京零點票房是15萬,高過《英雄》當初的12萬。此外,據影院的工作人員說,在放映之前,製片方通知各影院:任何一個觀眾都必須憑票入場,如果違反規定,製片方當即收回拷貝。據稱,這次為杜絕無票觀影的現象,有200個檢票員負責清查各影院的購票情況。以大華影院為例,4個檢票員也是以觀眾的身份買票入場的。
對於《十面埋伏》的總票房能否超過《英雄》,影院經理們持謹慎態度。但畢竟,到8月初之前各影院沒有其他大片與《十面埋伏》爭鋒,各影院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盜版,派出專人“盯”拷貝。
現場
地點:華星影院
上座率:90%
現場氣氛:
華星影院的“零點行動”放映場共開了三個廳,兩個普通廳有800多人,VIP廳則擁有32個座位。普通廳的票價是90元,VIP廳的票價是180元。據了解,昨晚三個廳的票幾乎全部售出,票房達到6萬元。據介紹,昨晚的零點放映規模跟《英雄》差不多,比《指環王3》零點上映的規模大,因為《指環王3》只開了一個大廳。觀眾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說起原因,以三種答案居多:“對電影感興趣”、“想看第一場”、“一個人沒事幹”。
截至昨日,《十面埋伏》的票已預售到18日,其中黃金時間的票已基本預售出。影院的5個廳,每天共放映39場,其他的影片則為《十面埋伏》讓路。
觀影反應:
影片引發觀眾笑聲的尷尬時刻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第一,與宋丹丹有關。宋丹丹以牡丹坊阿母的身份在電影開始幾分鐘後即以小碎步登場,觀眾看見她便忍不住要笑,“您消息可真靈”,這句字正腔圓的京腔跟在金城武的台灣普通話後,尤讓人忍俊不禁。宋丹丹第二次亮相是在竹林中解救章子怡,觀眾依然笑了出來,她的功夫實在是“花拳繡腿”,還是像拍小品的樣子。宋丹丹在抓住劉德華後,惡狠狠地對他說:“走!”這個走字說得依然是她的腔調。宋丹丹放走劉德華時說:“好兄弟,你辛苦了。”影院笑聲響起,原來劉德華是臥底,重現《無間道》情節。
第二是激情戲。片中出現了好幾場激情戲,有章子怡和金城武的,有章子怡和劉德華的,但說實話這幾場激情戲真是敗筆,一點也不美,且根本沒有必要。不但對影片沒有幫助,而且讓觀眾心生反感。
第三是章子怡之死。章子怡因與金城武相戀,劉德華因妒生恨,用飛刀打中章子怡,章子怡表現出垂死狀態,但她一次次醒來,以至於有觀眾說“還沒死啊”。
觀眾評價:
喜歡:1.視覺上確實讓人過癮,感官上很刺激,從第一場重頭戲牡丹坊開始,真是每5分鐘一個高潮,竹林那場戲好看,所以我總盼著文戲趕緊過去,出現武戲。
2.這麼大的投資必然有其優勢,目前國內只有張藝謀的電影能作出這麼棒的特效來。
3.我喜歡裏面的聲音,電影的錄音師是陶經,那場“仙人指路”,蕓豆聲、鼓聲,真是美妙。
不喜歡:1.同《英雄》一樣,這個故事依然講得很差,不能自圓其說,且沒有什麼意義。由於故事差,所以整部影片沒有靈魂,三人的感情一點也不打動人,不明白何以要拼個你死我活。
2.在畫面、視覺等形式方面,沒有什麼比《英雄》高明的地方,缺乏創新。
3.最後的主題歌與電影不相稱,不明白為什麼要請美國歌星來演唱這首歌。
4.不明白為什麼要選宋丹丹來演,她對這部影片沒有任何貢獻,只是一個敗筆。
5.整部影片試圖模倣《臥虎藏龍》,想獲得外國人的首肯。
文/本報記者肖揚
現場
地點:大華電影院
上座率:25%
現場氣氛:
大華影院昨天只在大廳放映《十面埋伏》。對於零點行動,看起來媒體記者比觀眾更加積極:上海電視台北京記者站的一位同行告訴記者,因為害怕買不到票,他們15日下午3點就去了紫光影院,後來發現紫光影院是在16日淩晨一點多才開始放映《十面埋伏》,於是又趕到大華影院買了三張票,“其實票不緊張,我買的時候才出到第13張。”
電影結束後,記者從影院工作人員處得知,最終賣出120張票,上座率四分之一強。工作人員說,上座率與《英雄》比有相當差距,與選擇週四夜裏公映有關,相信週末的情況會很火爆。
觀影反應:
放映過程中有三處地方引發了大多數觀眾的笑聲:第一處是認可的笑:小妹在水池沐浴時,金捕頭在旁偷看,他抓了一個松鼠和挎刀綁在一起,透過松鼠跳動帶著刀撞擊樹榦的聲音營造金捕頭在遠處的假像;第二處是善意的笑:劉捕頭被綁得結結實實推到宋丹丹演的大姐面前時;第三處有點哄笑的味道:劉捕頭和金捕頭在雪地決戰,被認為已經死去的小妹從雪地裏爬出來,這時觀眾小聲說:“章子怡怎麼這麼能活?”
觀眾評價:
喜歡:1.張藝謀把《英雄》的漂亮畫面繼續發揚光大。不管是滿地野花,還是深山中綠竹環繞,都透著一種“詩一般的美感”。人物身份的層層揭秘也做得很好,給人很新鮮、很意外的感覺。持這種觀點的多為女性觀眾。
2.前半部分還可以,牡丹坊一場拍得很好,但到了烏克蘭有點接不上。當記者問這一家三口60元一張票值不值時,做父親的回答說不值,但緊接著補了一句,“人家宣傳做到位了。”
不喜歡:1.與《英雄》相比水準滑坡。場面設計沒有《英雄》的大氣磅薄,聽幾個現代偶像故意模倣古代人說話,覺得彆扭。劉德華的角色缺乏鋪墊,猛地就弄出跟章子怡三年前的戀情,有點兒接受不了。
2.章子怡露得太頻繁。跳舞、洗澡,還有幾次跟男演員的親熱戲,也毫不吝惜地露出肩背等部位,過於頻繁,有點兒“審美疲勞”。
3.重復從前作品。箭、飛刀等動作特技和《英雄》一脈相承,而飛刀門始終沒有露過正臉的幫主則讓人想起《大紅燈籠高高挂》裏的老爺。可以說,張藝謀把他在以前影片中的精妙招數毫不吝嗇地運用到《十面埋伏》中。
文/本報記者劉江華 實習記者於靜
現場
地點:東方新世紀影院新東安影城
上座率:90%
現場氣氛:
《十面埋伏》“零點行動”,東方新世紀影城售出280張票,新東安影城售出260張票,上座率均超過90%。截至記者昨日下午發稿時止,這兩家影院的票房分別達到12萬和8萬。記者在東方新世紀影城發現,觀眾中年輕人為主,最“年長”的一位不過是四十來歲的女士。觀眾頗有耐心,平日觀眾最煩的片頭廣告也沒有招來非議之聲。
觀影反應:
觀眾對一部影片如此“愛憎分明”還不多見。人們一邊為影片的華麗所傾倒,一邊為故事情節中“埋伏”之離奇不時爆笑。第一陣笑聲是說做了臥底的“金捕頭”剛剛逃過一場假戲真做的盾牌軍的殺戮,他懷著沉重的心情偷偷回去向“劉捕頭”報告自己與兄弟們“自相殘殺”的經過,劉捕頭不但沒有安慰他,反而告訴他“還有好幾撥人要繼續追殺你”———幾年的好兄弟怎能就這樣在關鍵時刻“閃了”呢?
更離奇的地方還在後面———劉捕頭一身狼狽被“飛刀門”抓到,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要被殺時,原“牡丹坊”的“阿母”把他押至竹林深處,突然劈開他身上的繩索說了句“好兄弟”,頓時全場譁然,誰也沒想到劉捕頭原來是“臥底”,這武俠故事怎麼整得跟《無間道》似的呢!
觀眾評價:
喜歡:張藝謀在這部電影中想向觀眾展示太多的“中國元素”,從服裝歌舞到俠義精神,他可能希望借助電影把每一樣都做得完美。影片開始時為章子怡度身定做的那段在“牡丹坊”中的舞蹈,簡直太精彩了。以前印象裏她只是個“打女”,但原來她如此多才多藝!
不喜歡:幾位觀眾都表示結尾中了飛刀的“小妹”居然在愛的感召下,在雪中“死而復活”,拔出身上的刀上演“美女救英雄”,實在太離奇了
|
|